学术投稿

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及护理

赵春芬

关键词:骨盆骨折, 创伤性, 休克, 失血性, 急救, 护理
摘要:创伤性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多由直接暴力挤压骨盆所致.其中半数以上伴有并发症,其中严重的是失血性休克,如救治不当有很高的病死率[1].因此如何急救护理相当重要.我院2007-2010年共救治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48例,抢救成功45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分泌性中耳炎的误诊原因分析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鼓室积液和传导性耳聋[1].分泌性中耳炎早发现早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预后效果.如果诊治延误,将会导致中耳粘连或形成胆脂瘤,对患者的听力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探讨分泌性中耳炎误诊的原因,并提出有效地解决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琴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护理行政查房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护理行政查房是护理管理基本、重要的活动之一,护理管理的核心是护理质量,通过护理行政查房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难点、疑点问题,是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促进护理质量不断改进的有效途径.我院在分管护理副院长领导下,对各临床科室实施了护理行政查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辛红梅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孟鲁司特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联合维生素AD滴剂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及雾化吸入等治疗).治疗组加用孟鲁司特片和维生素AD滴剂;对照组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均治疗3周,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观察2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复发率.结果 2组临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维生素AD滴剂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与布地奈德相当,且可预防复发,不良反应少,患儿依从性好.

    作者:李雪萍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护理对策

    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脊髓牵拉、圆锥底位、脊髓病理改变而引起的一组神经损害征候群,包括多系统畸形、下肢运动感觉障碍和大小便功能障碍.MRI检查是诊断TCS的首选方法.治疗TCS唯一有效的手段是手术,目的是松解脊髓粘连,解除对脊髓的牵拉,恢复受损部位的循环,大限度地恢复受损神经功能.

    作者:陈凯琪;周土芬;李清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口咽通气管在危重患者中吸痰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口咽通气管在危重患者中吸痰的效果.方法 本组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使用口咽通气管吸痰,对照组按常规吸痰.结果 观察组放置口咽通气导管后患者呼吸频率低于放置前,SpO2高于放置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吸痰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口咽通气管在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患者供氧方面确实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吴敏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重度肺功能不全肺癌20例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体会

    肺癌是肺部常见的恶性肿瘤,首选手术切除.但当患者合并重度肺功能不全时,比较公认的治疗方法是积极创造条件实施手术治疗,以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53~72岁,中位年龄66岁.

    作者:夏晓琨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常因感染而急性发作,使气流受限进一步加重,加之呼吸肌疲劳,导致通气功能恶化发生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目前在呼吸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已广泛应用,目的是保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缓解COPD的症状.无创呼吸机是指不建立人工气道即可采用面罩或鼻罩进行呼吸支持的机械通气技术[1].

    作者:孟祥英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2组均接受冠心病的相应治疗措施的同时,观察组对患者加以支持性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以及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和疾病认识程度SAQ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提高其临床疗效.

    作者:李欢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食管癌术后护理体会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是由于各种刺激因素的长期作用,引起食道慢性炎症和上皮增生,后发生癌变,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1].2006-2010年我院收治食管癌患者46例,经过术后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谭媛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咪喹莫特乳膏的皮肤刺激性和过敏性研究

    目的 探讨咪喹莫特乳膏皮肤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用12只白兔做皮肤刺激性试验,分为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各6只,连续给药14d后取给药皮肤进行病理检查;用40只豚鼠做皮肤主动过敏性试验,分为咪喹莫特乳膏组20只、空白乳膏对照10只及2,4-二硝基氯苯阳性对照组10只,于第0、7、14天用封闭片局部给药以诱导,第27天在未给药的肋腹部贴6h以局部激发,观察咪喹莫特乳膏是否引起豚鼠皮肤或全身过敏反应.结果 在给药过程中引起新西兰白兔皮肤产生红斑刺激性症状,但在给药9d后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右侧对照未见异常.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咪喹莫特乳膏对新西兰白兔皮肤的敏感个体有轻度局部刺激作用;皮肤主动过敏试验未引起豚鼠皮肤过敏反应和全身过敏反应.结论 咪喹莫特乳膏引起动物皮肤的轻微刺激性,但未引起动物的过敏性反应.

    作者:候艳;白文霞;龚英菲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联合检测乳酸脱氢酶和腺苷脱氨酶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和腺苷脱氨酶(ADA)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186例胸腔积液患者分为结核组75例和非结核组111例,分别进行血浆和胸腔积液LDH和ADA检测.结果 结核组血浆和胸腔积液LDH及ADA水平均高于非结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和胸腔积液LDH、ADA联合检测,对临床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蒋鹏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脐带绕颈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32例CDFI初诊为胎儿脐带绕颈的晚期孕妇追踪观察,研究其动态变化的因素,并依据脐动脉血流参数判定其缠绕程度,评价胎儿预后.结果 本组脐带绕颈孕妇332例,合并胎儿宫内窘迫228例,S/D值(3.05±0.45);无宫内窘迫104例,S/D值(2.31±0.31),S/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32例经分娩证实脐带绕颈309例,孕32周绕颈332例;孕36周绕颈314例,转变率为5.42%(18/332);孕40周绕颈309例,转变率为1.59%(5/314),2个时间点转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FI能较准确地诊断脐带绕颈,判断其缠绕程度,为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更多的信息,是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

    作者:张雨;马红英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器械清洗质量探讨

    医疗器械的清洗工作是消毒和灭菌前重要的一环[1],是影响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彻底清洗污染器械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2],若手术器械清洗后仍残留血迹、污垢等,形成细菌或芽孢的保护膜,即使进行了正确的消毒灭菌程序,仍有致病微生物存在的可能.

    作者:戴小凤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桔梗清咽合剂的薄层鉴别研究

    桔梗清咽合剂是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开发的医院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咽干涩痛,咽痒咳嗽,咽后壁有增生等症.桔梗清咽合剂由桔梗、木蝴蝶、僵蚕、旋覆花等八味药材组方而成,具有清利咽喉,化痰止咳之功效[1].为了更好地控制药品质量,建立该制剂完善的质量标准,本实验对方中的桔梗、木蝴蝶2味中药进行薄层鉴别研究.

    作者:李兵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肩难产原因及诊治分析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胎儿平均体质量相应增加,巨大儿也增多,肩难产的发生率升高,其情况紧急,如处理不当,将引起母儿严重并发症,尤其以新生儿并发症更为重要,如窒息、臂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颅内出血、肺炎,甚至新生儿死亡等,并可由此遗留远期后遗症.因此,产科医师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熟悉各种处理手法,做出正确而快速的处理.

    作者:马艳书;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百草枯中毒患者行血液灌流透析治疗护理体会(附1例报告)

    百草枯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目前治疗尚无特效解毒剂,且明确有效的救治措施较少.早期积极反复洗胃,血液灌流,促进毒物排泄,大剂量使用抗氧化剂,减少毒物吸收和对肌体的损害,同时维持内环境稳定,预防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和心理支持,有效可行.我们对收治的百草枯中毒1例患者行血液灌流,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马珊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血压测量方法的再探讨

    目的 探讨袖带内、袖带外血压测量方法对血压值的影响.方法 1800例患者分为正常血压组1000例,高血压1级组200例,高血压2级组320例,高血压3级组280例.对3组采用听诊器胸件分别放置于血压计袖带内和袖带外不同方法测量血压并记录.结果 正常血压组、高血压1级组和高血压2级组患者袖带外法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均高于袖带内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而高血压3级组2种方法所测血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袖带外法所测血压高于袖带内法,测量方法不同,对不同血压患者所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

    作者:郭新胜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我院15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探讨该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因素、一般规律及特征,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年收集整理的159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按患者年龄、性别、药物种类、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由抗菌药物导致的ADR多,共69例占43.40%;静脉滴注方式引起ADR 99例占62.26%.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普遍,共81例占50.94%.结论 临床应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特别应注意观察老年人用药过程,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作者:王俊山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临床药师参与神经外科抗感染治疗案例分析

    现阶段医院药学工作仍以供应保障为主体,停留在简单的劳作中,提供给患者服务的附加值很低.医院药学发展的滞后已经影响到医院整体诊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就要求医院药学工作必须尽快解放思想,迅速转变观念与工作思路,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安全、有效、经济用药为中心的药事管理工作上来,即开展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使医院药学工作服务前移,提高医院整体诊治水平,为患者提供新服务,创造新价值,创造新效益[1].

    作者:秦广东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合理输液及应用抗生素

    我院2010年12月25日实行医改后门诊量及门诊输液增加,输液危害和隐患也随之增加,现将其分析如下.1 我院门诊输液量增加2010年12月25日实行医改后,药物实行零利润,近几年,流动人口逐渐增多,我院7月份门诊量平均每天约250人次,门诊输液量在160人次,看病费用相对降低,患者自己要求输液的也相对增多,因此输液反应也逐渐增多.

    作者:吴凤萍;程敏 刊期: 2011年第3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