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跃章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应用以及患者对本种麻醉方式的满意程度.方法 择期行下肢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气管插管全麻组与腰硬联合麻醉组.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行腰硬联合穿刺,于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留置硬膜外腔导管待用.气管插管全麻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七氟醚和笑气维持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组采用丙泊酚和笑气维持麻醉.结果 相对于气管插管全麻组,腰硬联合麻醉组的血压心率变化不明显.对于手术麻醉过程,腰硬联合麻醉组的满意程度高于气管插管全麻组患者.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应用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程度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只口服润燥止痒胶囊.疗程均8周,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皮损PASI评分和复发情况评估.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痊愈率与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
作者:王媛;张建国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继发性滑膜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颞下颌关节继发性滑膜炎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自愿选择、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理疗、药物治疗等保守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透明质酸钠行关节腔注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明质酸钠行关节腔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继发性滑膜炎效果优于保守治疗,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诗合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乳腺肿瘤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目前检查乳腺肿瘤的常用方法是乳腺钼靶X线检查和超声检测,钼靶X线摄影适合年龄为40岁;我国年轻妇女以致密型乳腺为多,高频超声在乳腺肿瘤病灶与正常腺体组织的对比优于钼靶X线摄影;而且超声检查因简便、可重复性和无创伤性及费用低廉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乳腺肿瘤的诊断检查.
作者:苏丽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将140例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慢性咳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征;何挺;陈乐坤;甘凯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临床合理用药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节约医疗卫生资源、减轻患者及社会负担的重要举措.除了执行国家药物政策、规范医疗行为、加强药学服务等措施之外,在医院信息系统中通过临床合理用药审核、咨询系统来规范临床医师的用药行为,也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的有效措施.本研究探讨如何在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及应用合理用药审核咨询系统,达到规范医师处方行为、减少用药差错、提高医嘱效率、提高医院整体药学水平的目的.
作者:旃志勇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更昔洛韦组(对照组)和更昔洛韦、丙种球蛋白联合组(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更昔洛韦治疗;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加丙种球蛋白治疗.各组均予以常规保肝治疗.结果 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氯基转移酶、CMV-DNA转阴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3%,无效率为18.7%.对照组总有效率57%,无效率为43%.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挺;徐利;杨征;吴亚军;陈乐坤;甘凯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诺和龙与二甲双胍对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50例对磺脲类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诺和龙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25例,观察治疗3个月,每个月都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用餐2h后的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经3个月的治疗后,空腹血糖值、用餐2h后的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诺和龙组的治疗效果相对优于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组的患者治疗期间部分出现了腹部不适、腹泻等不良反应,诺和龙组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两种药物均有明显效果,诺和龙效果相对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镇永烽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应用简便、无创性的心电图探讨Q波型心机梗死(MI)后T波动态变化对左室收缩功能和心肌损害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住院80例有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AMI),常规记录12导联心电图,观察异常Q波导联T波的动态变化.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彩色心室壁动力分析(CK)和超声学定量(AQ)技术检测心室壁和左心室功能.结果 T波由倒置转为直立,即T正常化组的血浆CK峰值和心室壁运动得分指数(WMSI)明显低于T波持续倒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室短轴缩短率(FS)、峰值排空率(PFR)和射血分数(EF)显著高于T波持续倒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波正常化越早左心功能趋向于恢复越好.结论 心电图AMI异常Q波导联T波的动态变化,可作为评价左心功能和心肌损害程度的指标,对判定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庞春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方法 选取110例我院就诊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55例.A组患者采用穿孔修补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胃大部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A组疗效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手术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穿孔修复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效果十分明显,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鹏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1年8月自愿在我院妇科门诊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120例,分为丙泊酚组(经静脉给予丙泊酚,行人工流产术),对照组(局部麻醉下人工流产手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术中、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比局部麻醉下人工流产术安全有效.
作者:吴建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46例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23例.分别采用非手术和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B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手术方法对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周礼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益肾祛湿方对阴虚湿热型IgA肾病的作用.方法 将60例中医辨证为阴虚湿热型的IgA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以益肾祛湿方加西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西药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肾功能、血尿、蛋白尿、血清IgA、尿IL-6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明显优于对照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降低血尿、蛋白尿、血清IgA、尿IL-6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祛湿方能有效治疗IgA肾病.
作者:刘奔流;杨同广;杨剑;梁一鸣;郑宝林;余俊文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管理办法,采取有效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的对策.方法 用常规监测与目标监测相结合,总结我院的医院感染目标监测与管理的实践经验,并对2008-2010年我院发生医院感染的ICU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520例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6例(8.85%),主要感染部位是泌尿道、呼吸道、胃肠道,这与基础疾病、年龄、住院时间相关.结论 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控制ICU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健 刊期: 2011年第33期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一类药物,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本研究分析各类抗菌药物对机体各系统的不良反应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措施.
作者:赵明德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慢性荨麻疹采用依巴斯汀与雷尼替丁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依巴斯汀和雷尼替丁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替利嗪与雷尼替丁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巴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综合疗效良好,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颖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小儿肾病综合征与喘息样发作的关系以及肾病综合征合并喘息样发作的临床特点.方法 搜集我科2003年1月-2011年1月肾病综合征住院患儿57例,其中合并喘息样发作17例.结果 患儿冬春季发病12例,秋季发病4例,夏季1例.14例患儿在7~10 d喘息缓解;另外3例患儿中,1例外周血白细胞增高,给予抗感染治疗,3~4d喘息缓解;1例患儿水肿、蛋白尿严重,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6~7d喘息缓解,随访6个月,肾病未见反复;1例患儿因经济原因出院;其余16例患儿临床喘息得到控制和好转,尿蛋白转阴或好转.结论 防治呼吸道感染及预防过敏性物质是减少或阻止哮喘发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效.
作者:辛谭秀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剖宫产手术中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使用舒芬太尼对改善手术条件和提高产妇舒适度的效果观察.方法 120急诊剖宫产产妇分四组,I、II组硬膜外麻醉,III、IV组腰硬联合麻醉,II组病例硬膜外给予舒芬太尼20μg,IV组病例蛛网膜下腔给予舒芬太尼5μg.记录切皮开始时间、镇痛效果、肌松效果、术中血压波动、新生儿评分及术中舒适度.结果 II组病例切皮开始时间早于I组(P<0.05).II组病例较I组病例,IV组较III组术中肌松,镇痛效果,术中牵拉不适均有明显改善(P<0.05).各组病例新生儿产后1、5 min 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I组术中舒适度评分为0分病例较其他组多.结论 舒芬太尼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给药均能抑制手术牵拉不适,改善肌松和镇痛条件,提高产妇术中舒适度,且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作者:史晓燕;崔永康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总结11例急性阑尾炎并发门静脉炎患者诊治的临床经验,提高急性阑尾炎并发门静脉炎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我院收治急性阑尾炎3675例中并发门静脉炎11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结果 11例急性阑尾炎并发门静脉炎的病人术后经放置腹腔引流管、应用广谱抗生素、抗休克、保肝及支持治疗,平均治疗时间10d,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手术和早期诊断是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发门静脉炎的关键,是提高急性阑尾炎并发门静脉炎治愈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赵玉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评价社区健康教育在控制清晨高血压中的效果.方法 对68例有清晨高血压的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分析3个月后的控制效果.结果 经治疗及健康教育后3个月,高血压治疗有效率为91.2%.结论 对清晨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蔡文华 刊期: 2011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