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医院感染目标监测与对策

李健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交叉感染, 目标监测
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管理办法,采取有效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的对策.方法 用常规监测与目标监测相结合,总结我院的医院感染目标监测与管理的实践经验,并对2008-2010年我院发生医院感染的ICU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520例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6例(8.85%),主要感染部位是泌尿道、呼吸道、胃肠道,这与基础疾病、年龄、住院时间相关.结论 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控制ICU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噻托溴铵联合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联合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单药噻托溴铵治疗,治疗组采用噻托溴铵联合福莫特罗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田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整体护理在聋哑患者中的应用

    聋哑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语言沟通无效,病人不能表述自己的不适,我们很难理解和明白病人所要表达的内容,这也是我们护理工作的一项挑战,通过对聋哑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无缝隙的责任制护理,促进了护理人员学习新知识,拓宽知识结构,掌握多方面人文知识,提高护理技巧,丰富整体护理概念,使聋哑病人在术前、术中、术后得到连贯、安全的整体护理,顺利度过围术期,提高了病人及家属满意度,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谷翠萍;薛周艳;庞永春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脑梗死患者康复阶段的护理

    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决定了病人生存质量、决定了病人社会活动场所的转变、决定了病人生活空间的变化等,所以说康复期护理尤为重要[1].脑梗死好发于中年以后,多见于50~60 岁以上患有动脉粥样硬化者,多半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男性多于女性,通常患者可有某些未加注意的前驱症状,如头昏、头痛等,少数患者病前曾患有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史,多数患者在安静,休息时发病,抢救成功后,恢复期比较长.根据临床资料统计100 例脑血栓形成的患者中,出现偏瘫者96 例,占96%;除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外,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心理和情感障碍等.经过系统健康治疗及护理,生活能自理83 例,占偏瘫人数86%以上.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艳秋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新时期如何做好医院离退休干部工作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按照这个要求,如何做好老干部工作,切实落实好他们的政治、生活待遇,照顾好他们的晚年生活,让老干部晚年安康幸福,是我们老干部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全党和社会共同所承担的责任.下面结合实际浅谈做好我院离退休干部工作.

    作者:石燕燕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鼻唇沟皮瓣修复鼻唇部畸形缺损的应用

    目的 探讨鼻唇沟皮瓣修复鼻唇部畸形缺损的应用.方法 应用鼻唇沟皮瓣对18例患者修复鼻唇部皮肤缺损,皮瓣沿鼻唇沟走行方向设计,根据缺损的部位,蒂部分别设计在上方或下方,蒂宽1.5~3.0cm,长度根据缺损范围确定,长宽比例不超过5:1.掀起皮瓣,然后在无张力情况下旋转皮瓣覆盖创面.结果 18例皮瓣全部成活,切口I期愈合,皮瓣色泽均匀,与周围皮肤接近,外形恢复满意.随访半年,皮瓣周围及鼻唇沟手术瘢痕不明显.结论 应用鼻唇沟皮瓣是修复鼻唇部畸形缺损的理想方法.

    作者:曹宁;许和平;郭炜然;林广民;郑美莲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门诊患者静脉输液方法的应用体会及改进

    目的 分析门诊患者静脉输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方法 对我科2010年5-7月1000例静脉输液患者按常规要求进行输液,观察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改进的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完成输液,但部分患者输液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患者或技术问题等血管一次穿刺不成功;穿刺部疼痛、肿胀,拔针后皮下淤血;加药后输液瓶中产生大量气泡,影响加药量;微量空气进入静脉.通过输液方法的改进,问题均得到解决.结论 临床输液技术虽然容易掌握,但仍有许多细节值得不断探索和改进.

    作者:刘冬秀;熊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B-Lynch缝合术在救剖宫产产后出血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B-Lynch缝合术在急救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2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B-Lynch缝合术止血,评价缝合后效果.结果 12例产妇中11例成功止血,子宫得以保留,另1例因妊高症改行子宫全切除术.结论 B-Lynch缝合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费用低,对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效果显著,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洪梅;杨春霞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免气腹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疗效可靠等微创治疗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但腹腔镜术中需要充入CO2来建立气腹,近年来CO2气腹对机体的影响已引起众多学者的重视.而无气腹条件下施行腹腔镜手术是对气腹下手术的一项重要革新和完善,它可以消除气腹对患者和操作的不利影响.

    作者:李莉;黄华勇;谭俏菊;何姿;蒋民鸣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难治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86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的方法;治疗组在西医基础上给予真武汤、五苓散为主加减治疗.结果 治疗组68例,显效34例(50.0%),有效30例 (44.1%),无效 4 例 (5.9%);对照组62例,显效17例 (27.4%),有效37例 (59.7%),无效8例(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王钦文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四联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四联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诊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3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四联方案治疗组和常规方案治疗组,四联方案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丽珠得乐、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四联疗法;常规方案治疗采用奥美拉唑、磷酸铝凝胶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愈合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四联方案治疗组明显高于常规方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奎生;邓素芳;陈燕珊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只口服润燥止痒胶囊.疗程均8周,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皮损PASI评分和复发情况评估.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痊愈率与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

    作者:王媛;张建国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对策

    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日趋增多.护理工作者不但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而且要确保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安全.我院于2007年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建立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和分析制度,从护理角度出发,确保病人生命安全.本研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及护理工作中防范风险的能力.

    作者:田彩燕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方法 选取110例我院就诊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55例.A组患者采用穿孔修补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胃大部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A组疗效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手术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穿孔修复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效果十分明显,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鹏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诺和龙与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诺和龙与二甲双胍对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50例对磺脲类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诺和龙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25例,观察治疗3个月,每个月都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用餐2h后的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经3个月的治疗后,空腹血糖值、用餐2h后的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诺和龙组的治疗效果相对优于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组的患者治疗期间部分出现了腹部不适、腹泻等不良反应,诺和龙组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两种药物均有明显效果,诺和龙效果相对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镇永烽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西瓜霜喷雾剂与思密达口腔局部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瓜霜喷雾剂与思密达口腔局部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普通手足口病患儿200例,随机分成3组,治疗1组加用西瓜霜喷雾剂外用;治疗2组加用思密达口腔局部涂敷;普通治疗组(对照组)仅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洁口腔,对比3组疗效.结果 治疗1、2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局部用药可快速缓解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

    作者:王海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手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AO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8月-2011年2月收治的60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AO双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采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术,采用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愈合时间短、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AO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显露充分,复位良好,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谭赞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钩活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CSA)是以椎动脉受压迫或痉挛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一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一种常见类型,以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视物不清、突然摔倒、心悸、颈部活动时症状加重等为特点.我科自2009-2010年采用钩活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0例,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桂忠诚;史加全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肝硬化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分析

    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科收拾4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塞用综合方法,如出血、补充血能力量、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维持水电平衡及营养支持治疗,治愈38例,死亡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青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高频超声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439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腹部淋巴结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和临床特点,探讨高频超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439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100例健康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行常规腹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多切面扫查,记录淋巴结形态、大小及数量,对二维及彩色血流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例组患儿右中下腹淋巴结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儿童脐周淋巴结的比例显著高于病例组(P<0.05).病例组患儿肠系膜淋巴结纵径、横径及纵径/横径的比例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频超声可作为临床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陈慧明;张丽范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

    对异位妊娠未破裂患者制订了中西医结合护理计划,采用中西医理论和实际操作互相结合方法,既应用了中医传统方法,又结合了现代化护理手段.使计划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并增加了患者对本病的相关知识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痛苦,避免手术创伤.

    作者:于爱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