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明;张丽范
目的 了解目前处方质量现状,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7月-2010年6月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处方总合格率为86.3%.结论 医院应高度重视处方质量的管理,建立全覆盖的长效干预措施,强化医药人员对处方质量的法律意识.
作者:张玉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对异位妊娠未破裂患者制订了中西医结合护理计划,采用中西医理论和实际操作互相结合方法,既应用了中医传统方法,又结合了现代化护理手段.使计划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并增加了患者对本病的相关知识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痛苦,避免手术创伤.
作者:于爱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老年阑尾炎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并手术治疗证实的89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确诊为急性阑尾炎79例,术前诊断为腹痛待查,腹膜炎,而术后确诊为阑尾炎10例.并发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高血压48例.结论 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合并症较多,且合并症常表现为主要矛盾,对其应高度警惕,早诊断、早手术.
作者:刘中扣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对手术室护理存在的隐患进行探讨,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针对笔者所在医院的手术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以及相关的管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手术室的护理相比病房护理,呈现很大的不同,有着更高的技术含量,更高的工作强度,更多的安全隐患等,因而,维持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是维持医院医疗安全的重中之重.结论 制定并健全针对手术室护理隐患预防举措的相应制度条款,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室的安全风险,提升手术室的护理水平,更好地保证手术安全进行,降低医疗纠纷的风险.
作者:何继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之一,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炎性细胞浸润从局限胃小凹和黏膜固有层的表层向深处发展累及腺体区,进一步发展到腺体破坏、萎缩、消失及黏膜变薄,导致上皮细胞失去分泌黏液能力;导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而中度及中度以上的不典型增生目前被医学界认为是癌前病变,需积极治疗.
作者:孔文霞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中病原菌感染的现状和危险因素分析、研究护理人员干预在医院感染控制上的意义.方法 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中病原菌感染情况、感染部位的构成情况,根据监测和分析的结果发现存在的高危因素,并探索相应的护理人员干预措施.结果 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共收治病人2210例,682例病人为院内感染者,感染率为30.86%.所有病原菌阳性的标本中,以呼吸道感染率高,380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检出阳性,占所有感染者的55.72%.在682例病原菌阳性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较高;纵向分析发现呼吸道感染率呈现上升的趋势.重症监护病房的病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复杂,医护人员应立即探索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感染发生较多的地方,病原菌检出率较高,其中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所有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发生率高,对于护理人员来说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是预防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感染的有效的防控手段.
作者:曾金莺;吕彩霞;吴艳春;李晓霞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在绝经期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4年10月-2011年5月在我中心门诊实施绝经期取宫内节育器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用药组术前1h给予米索前列醇片2片(400mg),舌下含服,1h后给予取宫内节育器;对照组常规检查后直接行取环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用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经期妇女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片,有刺激宫颈纤维细胞、软化宫口作用,使取环术中,扩宫变得容易,通过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片,能避免术中扩张宫颈带来的牵拉刺激,机械损伤、缩短了取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轻患者痛苦,降低了取环难度,使患者容易接受.
作者:马素萍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手术时机.方法 2006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重症胆源性胰腺炎47例,根据有无胆道梗阻分为两类:重症非梗阻型;重症梗阻型,对其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重症非梗阻型22例,重症梗阻型25例.重症梗阻型和重症非梗阻型早期手术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平均住院日长,与延期手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症梗阻型胰腺炎早期手术死亡率明显低于延期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时机对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有重大影响,早期宜行保守治疗,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适当时机进行手术治疗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易金培;邱志强;陈飞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与各自单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合理性.方法 将2008年8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46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划分为贝那普利组,氯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对3组患者治疗后的尿蛋白下降程度予以对比研究.结果 联合治疗组与其他两组尿蛋白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联合治疗组血压下降明显.结论 贝拉普利和氯沙坦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不但减少蛋白尿、并且控制血压较理想,疗效比单一用药显著.
作者:夏庆丽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并发心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 将26例妊娠期高血压并发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折.结果 26例患者中,14例在24h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行剖宫产终止妊娠,10例在心功能衰竭控制后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另有2例未得到有效控制紧急行剖宫产(死1例).新生儿情况:共娩出新生儿25例,其中早产儿7例(死1例),其余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并发心功能衰竭应早期诊断、治疗,终止妊娠的方式以剖宫产为宜.
作者:鲍永梅;王雅莉 刊期: 2011年第33期
卫生部2006年颁布实施了<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各级人民政府对血液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加大了血站建设的投入力度,广大人民群众对血液安全日益关注,血站开展采供血业务应当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我站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为主框架,将两个规范的要素和条款融汇到体系内,完善血站质量体系文件,并建立日常质量监控、内审、外审、管理评审等各种方式的监督机制,持续改进质量体系,保障各级质量目标的实现,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及时、有效.
作者:李天官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评价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专业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主观总满意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身心状态,对缩短、降低患者不愉快的程度有一定效果,对患者的主观感受有一定影响.
作者:贾丽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卡马西平常可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其所引起的过敏反应有时是严重甚至致命的.对使用卡马西平等患者,应详细询问过敏史,给药应遵循个体化给药原则,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避免药物过量产生不良反应.
作者:唐晓兰;罗薇;何蕾;谭倩 刊期: 2011年第33期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按照这个要求,如何做好老干部工作,切实落实好他们的政治、生活待遇,照顾好他们的晚年生活,让老干部晚年安康幸福,是我们老干部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全党和社会共同所承担的责任.下面结合实际浅谈做好我院离退休干部工作.
作者:石燕燕 刊期: 2011年第33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迟发性脑病是ACMP经抢救治疗意识清醒以后的一段时间(2~60d)即假愈期,又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的临床状态,发生率可达20%.此病一旦发生治疗较为困难,所需疗程长、费用高,且大多恢复不佳或(和)遗留后遗症,因此,强调预防为主,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关键.我科自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共收治ACMP患者78例,采取综合治疗后,与2008年1月之前未采取此法治疗的64例患者相比,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极大降低,特将诊治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邓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服清咽利膈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体温、扁桃体及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P<0.05);且治疗组体温、扁桃体及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清咽利膈汤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兰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管理办法,采取有效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的对策.方法 用常规监测与目标监测相结合,总结我院的医院感染目标监测与管理的实践经验,并对2008-2010年我院发生医院感染的ICU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520例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6例(8.85%),主要感染部位是泌尿道、呼吸道、胃肠道,这与基础疾病、年龄、住院时间相关.结论 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控制ICU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健 刊期: 2011年第33期
在护理工作中,笔者通过对患者及家属传授所患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知识.调动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医疗护理活动,认真分析患者患病后的心理反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1],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保健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红英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腹壁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高分子材料合成补片修补腹壁疝15例,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6min.手术第2天下床活动,术后恢复快,均在8d内拆线,切口I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排斥反应,局部感染和复发等并发症.结论 无张力疝修术简单易行,痛苦小,应当成为目前疝修术的首选.
作者:朱金林;马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甘露醇加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12月经诊断确诊为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120例患者.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同时行地塞米松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用量不改变,在安全范围下由少量到足量地静滴甘露醇.动态监测患者夜间平均心率、呼吸次数、咳嗽次数.结果 随甘露醇静滴量增加,患者夜间心率异常,呼吸异常的发生率减少,同时咳嗽次数明显降低.结论 甘露醇加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中效果显著,减轻患者炎症方面尤为突出.故推荐甘露醇加地塞米松在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时作为辅助治疗的优选.
作者:周舸 刊期: 2011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