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科意外事件的防范及护理措施

耿开兰

关键词:精神科, 意外事件, 防范, 护理
摘要:精神疾病患者可出现一些特殊症状,如自杀、自伤、外走、暴力行为等,此类症状不仅对患者本身具有危害性,同时也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在精神科要加强对此类意外事件的防范.精神科护理人员必须时刻警惕和具有高度责任心,将预防意外事件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只有保证安全,才能使其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酊剂外搽治疗小儿头癣85例疗效观察

    笔者从2005-2010年采用自制复方土槿皮酊局部外搽治疗小儿头癣85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头癣患儿85例,其中男62例,女23例;年龄1~5岁9例,6~10岁63例,11~15岁13例;居住分布:城市22例,农村63例;病程:<1个月51例,1~2个月20例,3~5个月8例,≥6个月6例.

    作者:孙晓莉;李宗民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翼状胬肉109例临床治疗分析

    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表疾病,不仅可引起眼部的刺激症状、外观缺陷,还可不同程度地影响视力.到目前为止,翼状胬肉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翼状胬肉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笔者分别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改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单纯切除治疗翼状胬肉,以对比观察术后复发问题,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邑平;王刚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手术室职业防护探讨

    手术室是外科系统手术患者手术治疗的场所,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是各种病原体集中的场所[1],也是危重患者和先进监护抢救设备集中的科室,因此工作繁重、紧张,无固定规律,突发状况多,且经常接触血液、化学消毒剂、吸入麻醉药物粉尘、噪音、射线等有害因素,将产生诸多不利于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的生理、心理、生物、理化、社会因素,若防护不当将造成医护人员的职业性损伤.

    作者:尹小玲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体外循环中尼卡地平和硝酸甘油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目的 比较尼卡地平和硝酸甘油在体外循环中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拟行单瓣膜置换患者40例随机分为尼卡地平组和硝酸甘油组各20例.分别在体外循环(CPB)中平均动脉压(MAP)升至80mm Hg以上时给予尼卡地平或硝酸甘油治疗.观察2组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情况及CPB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 尼卡地平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显著高于硝酸甘油组(P<0.05).2组CPB 30min后每搏量(SV)、心指数(CI)水平高于CPB前,体循环阻力(SVR)及肺循环阻力(PVR)水平低于CPB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酸甘油组CPB 30min后,HR水平高于CPB前(P<0.05).且尼卡地平组CPB 30min后SVR及PVR下降较硝酸甘油组明显,SV和CI水平升高较硝酸甘油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PB中应用尼卡地平控制高血压效果优于硝酸甘油,可降低心肌氧耗,对患者静脉容量血管影响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志国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降压治疗中使用β受体阻滞剂对血脂的影响

    目的 研究降压治疗中使用β受体阻滞剂对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101例高血压病1~2级患者随机分为普萘洛尔组51例和比索洛尔组50例.普萘洛尔组给予普萘洛尔5~10mg,每天3次;比索洛尔组给予比索洛尔5~10mg,每天1次.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采空腹静脉血检查血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普萘洛尔组治疗后TG升高、HDL-C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索洛尔组治疗后TG、HDL-C水平改变不明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LDL-C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降压治疗中使用β受体阻滞剂对血脂有一定影响,而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对血脂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陈俐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消化科护士的自我防护

    近年来护士的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护士随时都有可能被病原菌感染,因此加强消化科护士的防护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的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如下.

    作者:饶婷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乳腺囊肿穿刺抽液后注射无水乙醇联合理疗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237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乳腺囊肿穿刺抽液后注射无水乙醇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机理疗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的疗效.方法 将237例单纯性乳腺囊肿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130例和对照组107例.对照组采用触诊法乳腺囊肿穿刺抽液后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HG-2000体外高频热疗机理疗.术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86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囊肿穿刺抽液后注射无水乙醇联合理疗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庞翠红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养心氏辅治心血管疾病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养心氏辅治心血管疾病时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氏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为(3.8±1.4)mg/L低于对照组的(4.4±1.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心氏在辅治心血管疾病时,可通过抗炎、降血脂等机制改善患者不适症状,且能降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

    作者:杨锐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颅脑外伤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麻醉10例

    早在1874年Nathnage首次报道了实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可发生急性肺水肿,1918年Medutier再次报道战中颅脑外伤后并发致命性肺水肿,这种由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引起的肺水肿称为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ANPE),是颅脑外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该病起病急、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我院2002年1月-2007年8月共抢救麻醉此类患者1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鹏;戴卫红;付红霞;王立民;张克勇;张毅;苏秀霞;万里;李彩云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深静脉导管是进行血液透析的重要血管通路.我科近年对5例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深静脉置管,予以血液透析治疗.对其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岳菊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低剂量氨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低剂量氨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低剂量氨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明显为53.33%高于对照组的20.00%(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低剂量氨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俊泰;冼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胰岛素过敏反应2例

    例1.女,65岁.患糖尿病4年,脑梗死半年,近3个月血糖波动较大,并出现进行性视力下降.既往无明显过敏史,一直服用二甲双胍片,1片/次,每天3次;格列齐特片,每次1片,每天2次.查体:体温36.5℃,呼吸22次/min,脉搏80次/min,血压120/80mm Hg.体质量指数21kg/m2.神清,消瘦,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啰音.心界无明显扩大,心率8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无明显异常.监测空腹血糖12~14mmol/L,餐后血糖16~18mmol/L,糖化血红蛋白8.5%.胰岛素抗体阴性;眼底检查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刘美云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中药辅治尖锐湿疣39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辅治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尖锐湿疣患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微波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煎水薰洗湿敷.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 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辅治尖锐湿疣疗效可靠,且能降低治疗后复发率,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旭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婴儿期患儿门诊输液的心理护理探讨

    在门诊输液中,针对婴儿穿刺成功率的问题,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难题之一.婴儿在静脉穿刺时,首选头部静脉[1],以正中静脉、颞浅静脉为主,优点是易于固定、保留时间长.传统观点,婴儿在静脉穿刺时要固定好头部及肢体,以免患儿哭闹或身体扭动,造成穿刺失败,此时常需2~3人进行协助.这样操作不仅浪费人力资源,并且让患儿缺少安全感,在心理上对静脉穿刺形成抗拒,哭闹加剧,加大穿刺失败率.

    作者:陈英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的佳制备工艺.方法 对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处方中人工牛黄的性状、加入方式、混合时间进行正交优化;对盐酸金刚烷胺、色素的加入方法进行统计学研究.结果 通过优化处方中人工牛黄、盐酸金刚烷胺等的性质和混合加入方法,得出了优化的制备工艺.结论 该制备方法解决了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半成品中性状、溶化性不符合要求的问题,优化了制备工艺.

    作者:屈云萍;贾严征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护理记录存在的缺陷分析及改进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医疗纠纷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医疗事故处理条件>第十条规定:护理记录是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2],其直接反映护理工作的内容步骤、质量与效果,并为医疗提供第一手资料,但受到了传统观念的影响,护理人员缺乏系统培训,更由于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未充分认识到护理记录书写的法律效力,未认识到这是重要的法律依据,现将国内目前护理记录存在的缺陷及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徐锦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奥替溴铵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3例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替溴铵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腹痛、腹泻型IBS患者12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予奥替溴铵片40mg口服,每天3次;黛力新1粒晨服.对照组仅予奥替溴铵片40mg口服,每天3次.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66.7%高于对照组的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替溴铵能有效缓解IBS患者的腹痛、腹泻、腹胀症状,对以腹痛、腹泻、腹胀为主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IBS患者加用黛力新可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

    作者:孙惠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如何使患者在疾病状态下保持应有的健康水平,是新时期护理服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1].为降低糖尿病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我院对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9例实施康复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海仙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手术室护士压力来源与对策

    手术室是进行手术诊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在医院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内容有了更广的范畴,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手术室护士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1].有调查表明,因手术室护士高风险的职业和多种压力的影响,造成护士抑郁症状和焦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我国普通人群和普通护理人群,因此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维护是很重要的.

    作者:杨宝成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玻璃酸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58岁.因患退行性关节软骨疾病膝关节炎就诊.遵医嘱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上海景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10507)25mg关节腔内注射.用药后5min,患者出现呼吸急促、胸闷及面颈部皮肤潮红等症状.测血压120/70mm Hg,呼吸24次/min;心率103次/min.立即给予吸氧,遂给予苯海拉明20mg肌内注射,10min后症状好转.

    作者:卢艳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