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赵庆军
目的 分析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近年来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并经半年以上随访的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72例(64.29%),好转34例(30.36%),无效6例(5.36%),总有效率为94.65%.并发症6例,发生率为5.36%.住院天数3.5~20d,平均6.5d.结论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总体效果较好,术中要彻底清除病变,尽可能恢复鼻功能,同时注意鼻腔各种异常解剖结构纠正,切勿盲目切除钩突,妥善处理手术中各种问题,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守先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为探讨崩漏中医饮食疗法,查阅了临床文献报道,检索了关于崩漏饮食疗法的临床研究内容.认为崩漏饮食疗法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的辅助疗法,主要从饮食原则、止血、辨证施食几方面进行研究.中医饮食疗法对于崩漏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张聪;李柳骥;侯中伟;邢建民;翟烨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中应用较传统方法 之优势.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9月-2011年1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40例,并随机分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组和胸腔穿刺组各20例,进行疗效、操作次数、吸收天数、胸膜反应、并发症等情况对比.结果 中心静脉引流组在胸液吸收天数、操作次数及并发症例数等指标均明显少于胸穿组.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闭式引流在胸腔积液中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术.
作者:顾书杰;张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肌持久、严重缺血而引起部分心肌坏死,绝大多数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合并血栓形成,使血管径发生持续性痉挛而致急性阻塞,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1].因此,应着重抓好常规护理 ,控制活动、心理护理、缓解疼痛、合理治疗、保持大便通畅等环节的重点护理,而且患者出院后能坚持服药、定期复查,是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和好转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梁会英 刊期: 2011年第36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慢性疾病.我科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将一次性50ml注射器与吸痰管联合应用于该项操作中,药液保留时间长,局部黏膜损伤小,减轻了患者痛苦,舒适感增强,且疗效满意.
作者:缪志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针对门诊输液强度大、个体差异大的特点,设置宽敞明亮的开放式工作场地,病人集中进行输液穿刺,然后在舒适的环境中完成治疗,从接诊、配药、输液至巡回观察实行程序化服务.对比以往实行的床旁静脉穿刺,集中静脉穿刺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人力消耗、提高工作效率、切实改善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纠纷、提升病人满意度.
作者:刘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医院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即抽取我院2011年1-4月门诊处方200张,并对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总抽查处方数的4%,其中主要包括配伍或联用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滥用药物等.结论只有医师、药师及医院管理多方面积极主动配合,建立合理用药的监督机制,努力开展药学监护,才是解决临床用药不合理的关键.
作者:池美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我院中药饮片应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检索我院2008-2010年中药饮片使用数据,对年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C)及年销售中药饮片前10位的临床科室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我院中药饮片的总销售量和总销售金额呈逐步上升趋势;年用量和销售金额排序前30位的中药饮片及所占比例基本相同;前10位使用饮片的科室虽有变化,但主要科室未变.结论我院中药饮片的使用逐年增加,使用科室增多,日用药金额合理,说明我院中药饮片在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充分体现了我院中医药优势.
作者:王纯玉;范胜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骨科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病,由于关节软骨变性和软骨丢失,导致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质再生.多发于老年人,尤以女性肥胖者多见.关节软骨的退变是其病理基础,进而累及软骨下骨、韧带、关节囊、滑膜和关节周围肌肉,终导致关节软骨退变、纤维化、断裂、溃疡及整个关节面的损害[1].笔者自2008年以来采用独活寄生汤内服外洗配合牵引治疗本病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锋 刊期: 2011年第36期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往往需要急诊手术来处理,如果发现早,手术往往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如果未及时诊治,容易出现合并症,手术处理相对困难,并发症也较多.自2003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对50例复杂性阑尾炎采用特殊手术方法,术后恢复较顺利,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俊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门诊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患者使用地佐辛复合异丙酚,对照组患者单用异丙酚麻醉.记录用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术中、术毕的MAP、HR、RR、SpO2,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异丙酚总用量.结果 睫毛反射消失时、术中,对照组的MAP、HR、RR、SpO2均较术前下降,各时点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AP、HR、RR、SpO2较术前稍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睫毛反射消失时、术中,MAP、HR、RR、SpO2均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异丙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6例出现一过性呼吸抑制.结论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麻醉效果确切,对呼吸循环抑制轻,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叶秀丽;周洁民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在肺部疾病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6例肺部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及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结果 286例患者中,确诊肺癌116例、炎症111例、结核52例、异物4例、痰栓3例.单纯予钳检、刷检、支气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对肺癌诊断率分别为56.9%、40.5%、13.7%,而三者联合细胞学检查阳性率达84.5%,较单纯钳检、刷检、灌洗液检查阳性率显著提高(P<0.01);单纯予保护性毛刷、支气管灌洗液行细菌学培养,病原学检测率分别为49.5%、42.3%,而两者联合病原学检测率达67.6%,较单纯保护性毛刷、灌洗液培养阳性率显著提高(P<0.01).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支气管镜检查是肺部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且安全可靠,患者易于耐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芳;夏明成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隐匿性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近5年本院诊治的68例隐匿性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检查偶然发现甲状腺占位21例.术前B超检查诊为甲状腺癌或怀疑恶变41(41/62,66%)例.术前经64层螺旋CT薄层扫描检查49例,诊断甲状腺癌或怀疑恶变37(75%)例.术中均行冰冻切片,其中术中冰冻切片确诊57(57/62,92%)例,可疑恶变3例,假阴性2(3%)例.结论 B超检查是筛查和发现甲状腺病变的首选方法,CT薄层增强扫描对隐匿性甲状腺癌的术前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可提高诊断率,减少漏诊.分化型隐匿性甲状腺癌临床上恶性程度低,生长缓慢,治疗效果好.手术治疗是分化型隐匿性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王俊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慢性肺心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病程长,且反复发作.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紫绀等症状,严重者并发肺性脑病,预后差,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一种疾病.做好病人的观察及护理,对于尽快改善病人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至关重要.
作者:李秀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洋地黄制剂对窦性心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60例窦性心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利尿剂、ACEI类治疗同时给予小剂量地高辛口服治疗.在治疗前、治疗两周后及停止地高辛治疗4周后,三个时间点进行评价.结果 洋地黄治疗两周后,活动耐量、射血分数均增加 (P<0.01)、心功能分级、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减少(P<0.05),且为洋地黄依赖性,停药四周后各项指标均有恶化(P<0.05).结论对于窦性心律充血性心力衰竭(中、重度)患者小剂量地高辛治疗能明显改善心衰症状,提高活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有效,且有洋地黄依赖性.
作者:黄春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采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的方法 对患有支气管炎的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76例支气管炎患者,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38例.在急性发作期分别采用氨溴索和利多卡因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采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镇永烽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对跟骨骨折手术后早期并发症影响,探讨血府逐瘀汤对跟骨骨折术后伤口恢复的效果.方法 收集分析了成都骨科医院2007年1月-2011年2月60例跟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25~55岁,平均34.5岁.骨折按照Sanders分型[1]:Ⅱ型33足,Ⅲ型15足,Ⅳ型12足.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围手术期给予血府逐瘀汤组30例(A组),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未给予血府逐瘀汤)组30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早期并发症情况的不同.结果 两组病例均得到3~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4个月.两组病人在治疗后伤口皮肤裂开、皮缘坏死、张力性水泡、伤口感染率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可预防SamdorsⅡ、Ⅲ、Ⅳ型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
作者:唐小波;周奉皋;邱斌;刘宇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采用非药物护理方法 对患有急性阑尾炎的学龄期儿童进行护理后对疼痛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78例患有急性阑尾炎的学龄期儿童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9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进行护理;B组患者采用非药物护理方法 进行护理.对患者在手术后的疼痛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患者在手术后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A组患者.结论采用疼痛非药物护理方法 对患有急性阑尾炎的学龄期儿童进行护理,可以使该类患者在手术后的疼痛症状进一步减轻.
作者:周亚琴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乳腺癌是一种以多中心发生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也是常见和重要的乳房疾病,好发于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1],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心健康.早行手术治疗并配合化疗其效果较好,按患者的需求实施个体化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树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希罗达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中晚期结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中晚期结肠癌确诊病例50例(均行肿瘤切除术).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奥沙利铂130mg/m2,静滴3h,d1;希罗达1250mg/m2,2次/d,口服,d1~14;21d为1周期.对照组仅用单药希罗达1250mg/m2,2次/d,口服,d1~14,21 d为1个周期.两组均总共进行8个周期.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分期,并进行治疗效果评价,再分别对50例患者进行1年和5年随访,记录生存率和复发、转移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2.0%(23/25)、36.0%(9/25)和80.0%(20/25)、12.0%(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2、7.10,P<0.05);局部复发率两组为32.0%(16/50)、60.0%(30/50)有统计学差异(χ2=5.89,P<0.05).结论希罗达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中晚期结肠癌患者,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不良反应较小,患者能耐受,临床获益较大.
作者:张健 刊期: 201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