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英;苏桂娣
通过总结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院19例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诊疗过程,发现此术式创伤较小、安全性及肿瘤全切除率高、手术后并发症少、麻醉时间短、病人恢复快且内分泌功能恢复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东;郝贝贝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造影剂肾病(CIN)是指血管内注射碘对比剂后48~72h内发生的急性肾功能损害.近年来,随着临床中接受碘对比剂检查的患者逐渐增多,尤其是目前我国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水平的高速发展,使得碘对比剂的使用愈来愈广泛,而CIN 这一与对比剂使用密切相关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心血管医生的重视.据了解,CIN 已成为医院获得性肾功能衰竭的第三大病因.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应对于PCI患者使用造影剂进行一定的药学监护,以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
作者:张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笔者对2008年1月-2011年5月年间由120急救到本院的24例上消化道穿孔病人,进行回顾总结,体会到:该类病人(特别是老年患者),常常在穿孔发生前就有慢性心肺疾病或其他系统疾病,诸如恶性肿瘤等,病情重、疗效差,所以在救治时应及时急救,防重于治.
作者:杨双魁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经腹输卵管结扎术是目前国内应用广泛的女性绝育术,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操作简易、安全、方便等优点.本中心从1988年10月-2008年10月共做输卵管结扎术8610例,发生术中及术后近期并发症96例,现分析原因如下.
作者:武巨盆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在肺部疾病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6例肺部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及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结果 286例患者中,确诊肺癌116例、炎症111例、结核52例、异物4例、痰栓3例.单纯予钳检、刷检、支气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对肺癌诊断率分别为56.9%、40.5%、13.7%,而三者联合细胞学检查阳性率达84.5%,较单纯钳检、刷检、灌洗液检查阳性率显著提高(P<0.01);单纯予保护性毛刷、支气管灌洗液行细菌学培养,病原学检测率分别为49.5%、42.3%,而两者联合病原学检测率达67.6%,较单纯保护性毛刷、灌洗液培养阳性率显著提高(P<0.01).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支气管镜检查是肺部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且安全可靠,患者易于耐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芳;夏明成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治疗无症状性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无症状性蛋白尿患者20例,给予来氟米特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起效时间约4周,治疗12周时完全缓解3例,占21.1%,显效10例,占23.7%,有效5例,占18.4%,无效2例,占36.8%,总有效率63.2%;治疗6个月时疗效明显,完全缓解7例,占23.7%,显效8例,占28.95%,有效3例,占18.4%,总有效率71.1%;无效2例,占28.95%.20例患者在治疗4周后24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下降,血白蛋白得到显著升高,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来氟米特治疗无症状性蛋白尿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是治疗无症状性蛋白尿的理想药物.
作者:丁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与克拉霉素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方法 抽取114例慢性胃炎患者,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57例.分别采用奥美拉唑和奥美拉唑与克拉霉素联合的方法 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奥美拉唑与克拉霉素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胃炎较单用的效果好.
作者:吴德存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降低危险因素的对策.方法 收集本院收治的50例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真菌感染组,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同期住院的50例未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合并症、入院治疗情况及转归,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真菌感染组发生肺部真菌感染与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低蛋白血症、并发糖尿病相关,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期使用抗生素、机械通气、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是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尽早脱机治疗、控制血糖和营养支持可降低真菌感染几率.
作者:秦和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盐酸赛庚啶片联合气管炎咳喘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标准的4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盐酸赛庚啶片等药物,治疗组加用气管炎咳喘方,接受8周2疗程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75%,治疗组远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联合疗法可很好地控制临床症状,修复病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利巴韦林联合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小儿慢性腹泻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07年5月-2010年3月收治小儿慢性腹泻患儿19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1例,采用纠正脱水、酸碱平衡紊乱、肠黏膜保护剂及营养支持等一般治疗以及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实验组97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赖氨葡锌颗粒口服治疗;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3.3%;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8%;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患儿经治疗后止泻时间及治疗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利巴韦林联合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蔡延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8月-2010年8月间收治4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治疗组)与硝酸异山梨酯组(对照组),每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心绞痛缓解情况与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有效率比较方面,治疗组92.1%,对照组7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ST-T段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86.8%,对照组总有效率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在心绞痛症状患者以及对患者心电图改善方面具有显著作用,美托洛尔作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理想与安全的药物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连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洋地黄制剂对窦性心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60例窦性心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利尿剂、ACEI类治疗同时给予小剂量地高辛口服治疗.在治疗前、治疗两周后及停止地高辛治疗4周后,三个时间点进行评价.结果 洋地黄治疗两周后,活动耐量、射血分数均增加 (P<0.01)、心功能分级、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减少(P<0.05),且为洋地黄依赖性,停药四周后各项指标均有恶化(P<0.05).结论对于窦性心律充血性心力衰竭(中、重度)患者小剂量地高辛治疗能明显改善心衰症状,提高活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有效,且有洋地黄依赖性.
作者:黄春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伴有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糖尿病治疗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50mg口服,3次/d;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基础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症状疗效、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症状积分高(P<0.01),尺神经、胫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MNCV 、SNCV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帕司他可以改善DPN的症状,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
作者:乌仁塔娜;杨冰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在近期日常监控工作中发现我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呈不断增高趋势,尤其是在ICU病房,其已成为首位的感染病原菌.ICU患者往往患有严重的原发病或多种疾病并存,常伴有营养不良与免疫功能低下,加之大量侵袭性操作以及病区空间拥挤,感染与非感染患者缺乏有效隔离,大量使用光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和镇静剂等,因而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较其他科室病人高5~10倍[1],同时也形成了ICU医院感染病原学的特殊性,许多具备特殊耐药性的医院感染菌株正逐年增多,并常导致严重感染,增加了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这正成为全球普遍面临的难题.
作者:李学升;姜守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医院感染管理是社区医院管理中薄弱的一个环节,依托三级医院的管理资源、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进行规范管理,切实把好社区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关,保障社区医院的医疗质量.
作者:邹亚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一个医院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完善的制度文化、丰富的精神文化,就会创立出独特专业,培育出优秀人才,提供出特色服务,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传承优秀的医院文化,坚持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上求创新、求进步、求突破,持续增强医院的向心力、凝聚力,构建新时期的医患关系,不断提高管理、技术和服务水平,东台市人民医院在培植优秀医院文化、增强核心竞争能力上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作者:尹洪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改良B-Lynch缝合术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性.方法 对16例运用改良B-Lynch缝合术的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该16例患者在运用改良B-Lynch缝合术后均成功止血,且术后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改良B-Lynch 缝合术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安全可靠,比传统剖宫产止血方法 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是目前用于宫缩乏力性大出血止血有效的方法.
作者:唐立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在特需病房应用护理文化,提高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方法 在特需病房加强环境文化建设,规范护理行为服务流程及应用一体化全方位个性化延伸服务和中医文化.结果 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在特需病房应用护理文化有利于医院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信誉.
作者:吴春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米非司酮治疗2006年1月-2011年6月间我院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30例,10mg/d,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经过米非司酮治疗后,复查患者血红蛋白、子宫肿瘤体积、月经周期、月经量,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好转(P<0.05),其中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肌瘤无改变或改变较小者5例,无效率为16.7%,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临床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好、安全可靠,为子宫肌瘤患者提供了一种保守、安全的治疗方案.
作者:陈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对社区内0~7岁儿童的贫血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方法 搜集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我社区医疗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0至7岁儿童的资料,对该类人群每年和每一年龄段贫血患病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我社区0~7岁贫血儿童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0~2岁的儿童患贫血的几率高于2~7岁的儿童.结论虽然社区贫血患儿的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该病仍然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障碍的一种主要疾病,在今后的社区医疗工作中必须加强对该年龄段儿童的贫血防治工作,使社区医疗服务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张志琴 刊期: 201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