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分析

陈静

关键词: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究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米非司酮治疗2006年1月-2011年6月间我院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30例,10mg/d,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经过米非司酮治疗后,复查患者血红蛋白、子宫肿瘤体积、月经周期、月经量,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好转(P<0.05),其中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肌瘤无改变或改变较小者5例,无效率为16.7%,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临床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好、安全可靠,为子宫肌瘤患者提供了一种保守、安全的治疗方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交班表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交班表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51例使用胰岛素泵交班表的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例患者通过使用胰岛素泵交班表,来检查胰岛素泵的工作状态,能及时处理发生的各种状况,均顺利完成胰岛素泵的强化治疗.结论通过严格使用胰岛素泵交班表,监测胰岛素泵的工作状况,加之护理人员对胰岛素泵熟练操作与全方位的护理,51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顺利完成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护士通过使用胰岛素泵交班表,每天三次对胰岛素泵的使用情况严格进行床边交接,检查胰胰岛素剩余量、基础量、末次追加量、穿刺处皮肤情况、电池电量等,并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配合医生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保证了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的疗效及安全.

    作者:杨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舒适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头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头痛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疼痛的语言描述评分法(VRS)评估,根据自身感受将疼痛分成4级.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的头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头痛减轻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及时给予舒适护理能有效减轻头痛,促进康复.

    作者:张蓓蓓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慢性疾病.我科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将一次性50ml注射器与吸痰管联合应用于该项操作中,药液保留时间长,局部黏膜损伤小,减轻了患者痛苦,舒适感增强,且疗效满意.

    作者:缪志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在近期日常监控工作中发现我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呈不断增高趋势,尤其是在ICU病房,其已成为首位的感染病原菌.ICU患者往往患有严重的原发病或多种疾病并存,常伴有营养不良与免疫功能低下,加之大量侵袭性操作以及病区空间拥挤,感染与非感染患者缺乏有效隔离,大量使用光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和镇静剂等,因而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较其他科室病人高5~10倍[1],同时也形成了ICU医院感染病原学的特殊性,许多具备特殊耐药性的医院感染菌株正逐年增多,并常导致严重感染,增加了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这正成为全球普遍面临的难题.

    作者:李学升;姜守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中医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使用中医治疗方法 对慢性前列腺炎进行临床治疗研究,以指导后期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前列腺炎治疗的患者1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9例患者,治疗组采用中医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化学药物治疗,记录各组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痊愈81例,好转10例,未愈8例,有效率91.91%;对照组:痊愈62例,好转16例,未愈21例,有效率84.86%.将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u检验,得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在对慢性前列腺炎进行治疗时,中医治疗方法 较之西医治疗方法 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俊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慢性病病案管理模式对老年抑郁症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病病案管理模式对老年抑郁症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实行慢性病病案管理模式;对照组实行目前的医学模式.分别在治疗前、治疗期间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症状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12周后,干预组患者HAMD17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有效率、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小,且无显著性差异.讨论应用慢性病病案管理模式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较好,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刘春忠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30例脓毒症患者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广谱抗生素作为经验性首选单一疗法对脓毒症的疗效.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纳入30例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的脓毒症及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分别首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静脉注射(各15例),总疗程7d.结果 经治疗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患者具有较低的降钙素原(PCT)和革兰阴性菌脂多糖(LPS)水平,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2和0.0001).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1)组3例患者死亡,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1)组6例死亡,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而两组ICU住院日、呼吸机使用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5例患者痰培养发现鲍曼不动杆菌,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仅3例,两组鲍曼不动杆菌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 对于非院内感染菌所致脓毒症,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疗效优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但可能增加院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风险.

    作者:陈怀生;王薇;温隽珉;吴胜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了解其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5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心病的临床有效率为92.00%,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是治疗慢性肺心病高凝状态的一个理想药物,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赵素萍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DAIN)的疗效.方法 9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组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少尿期、多尿期、蛋白尿和血尿消失时间和肾功能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疗效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EPO联合甲泼尼龙治疗DAIN,具有协同作用,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建兵;李翠平;杨玉凤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二甲双胍治疗奥氮平所致药源性肥胖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治疗奥氮平药源性肥胖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 34例奥氮平药源性肥胖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在第0、2、4、6、8w测定FBG、血浆中炎症因子IL-6、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并作临床评价.结果 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第8w FBG、IL-6、TNF-α和CRP水平分别是(4.95±0.18)mmol/L,(42.67±3.89)pg/ml,(22.83±3.96)ng/ml,(9.04±0.36)mg/L,与治疗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二甲双胍通过其降糖和抗炎的干预治疗,能使奥氮平所致的药源性肥胖患者血浆中炎症因子IL-6、TNF-α和CRP水平降低,减缓患者炎症状态的发展,并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李轶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19例诊治体会

    通过总结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院19例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诊疗过程,发现此术式创伤较小、安全性及肿瘤全切除率高、手术后并发症少、麻醉时间短、病人恢复快且内分泌功能恢复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东;郝贝贝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逆行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原发性翼状胬肉58例(74眼),复发性翼状胬肉6例(6眼)共64例(80眼)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逆行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10~18个月.结果 80眼中76眼(95.00%)治愈,4眼(5.00%)复发,其中2眼为复发性,2眼为原发性.结论逆行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能有效防止术后胬肉复发.

    作者:刘玲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讨论利用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本院2006年-2010年利用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患者46例,男37例,女9例,年龄25~63岁,平均45.8岁.结果 46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12 ~24个月,平均15.6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 ~6个月,平均3.8个月.其中优32例,良10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91.3%.结论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对于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具有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好,患肢功能恢复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满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俊青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8月-2010年8月间收治4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治疗组)与硝酸异山梨酯组(对照组),每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心绞痛缓解情况与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有效率比较方面,治疗组92.1%,对照组7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ST-T段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86.8%,对照组总有效率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在心绞痛症状患者以及对患者心电图改善方面具有显著作用,美托洛尔作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理想与安全的药物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连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甲亢伴周期性麻痹21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21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患者发作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双下肢或四肢软瘫,同时伴有钾降低.其中20例均有T3、T4升高、TSH降低,1例仅有TSH降低.结论甲亢并周期性麻痹以年轻男性多发,补钾治疗可很快改善症状,但易复发,抗甲亢治疗是控制复发的关键.

    作者:范绍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超普疝修补装置在腹股沟疝修补中的应用

    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在我国开展已经十余年了,医师和病人不再仅仅关注术后复发率问题,开始注意术后慢性疼痛、异物感、舒适度等远期疗效.本研究分析2007年3月-2009年3月我院应用超普疝修补装置治疗腹股沟疝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该装置的优越性及应用价值.

    作者:戴立胜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意义及其应用.方法 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97例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97例糖尿病患者有57例患者检测出尿微量白蛋白超过正常范围,其阳性率为58.7%,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部分定性分析尿蛋白阴性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却为阳性,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早期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诊断及程度评价有重要价值.

    作者:候栓桃;高晋鲜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腹部外伤的急救处理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间收治的腹部外伤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我院医护人员及时正确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56例患者获得获救.结论对腹部外伤患者急救处理,除做好对症处理外,快速出诊,全面检查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与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顾连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广西壮族和汉族人群HLA-G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目的 探讨广西壮族和汉族人群人类细胞抗原G(HLA-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 对广西79名汉族人和37名壮族人,采用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了HLA-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型,比较其差异.结果 rs1704,rs1736936,rs1632947,rs1736933,rs1233333,rs1063320位点,壮族和汉族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西壮族和汉族人群在HLA-G 5′和3′非编码区SNP的基因频率分布存在差异.

    作者:甄宏;秦岭;谢庆玲;洪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三级医院办社区医院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与优势

    医院感染管理是社区医院管理中薄弱的一个环节,依托三级医院的管理资源、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进行规范管理,切实把好社区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关,保障社区医院的医疗质量.

    作者:邹亚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