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壮族和汉族人群HLA-G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甄宏;秦岭;谢庆玲;洪梅

关键词:HLA-G, 多态性, 单核苷酸
摘要:目的 探讨广西壮族和汉族人群人类细胞抗原G(HLA-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 对广西79名汉族人和37名壮族人,采用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了HLA-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型,比较其差异.结果 rs1704,rs1736936,rs1632947,rs1736933,rs1233333,rs1063320位点,壮族和汉族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西壮族和汉族人群在HLA-G 5′和3′非编码区SNP的基因频率分布存在差异.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8例疗效分析

    目的 采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的方法 对患有支气管炎的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76例支气管炎患者,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38例.在急性发作期分别采用氨溴索和利多卡因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采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镇永烽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闭合性腹部损伤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对患有闭合式腹部损伤的患者进行诊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24例闭合式腹部损伤的患者病例,对诊断和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体会.结果 22例患者在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在预计的时间内完成治疗方案康复出院,另外2例患者由于治疗无效死亡.24例患者中9例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各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 可以对闭合式腹部损伤进行有效治疗,但应注意对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控制.

    作者:杨茂成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与分析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效果,以期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6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且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本次治疗总有效率达96.88%,胆碱酯酶平均恢复时间为(7.80±2.0)d、临床症状平均消失时间为(17.00±5.00)d.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重点在于早期、快速、彻底的洗胃和早期、足量给予抗胆碱药、胆碱酯酶复能药以及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同时遵循个体化差异的治疗原则,这样方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作者:韦武延;柏星海;符可胜;林裕灼;陈文强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供应室带教方法分析

    在供应室教学中采用3种不同教学方法,经比较表明教师认真备课并将讲议公开,让学生尽早对供应室的实习内容有所了解、讲课灵活的Z法明显优于讲议不公开的X法和公开而又不加以引导的Y法.

    作者:刘玉叶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中联合使用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以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5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显效者为18例,有效者为8例,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中显效者有12例,有效者为9例,总有效率为75.0%,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联合使用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安全有效.

    作者:樊雪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广西壮族和汉族人群HLA-G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目的 探讨广西壮族和汉族人群人类细胞抗原G(HLA-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 对广西79名汉族人和37名壮族人,采用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了HLA-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型,比较其差异.结果 rs1704,rs1736936,rs1632947,rs1736933,rs1233333,rs1063320位点,壮族和汉族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西壮族和汉族人群在HLA-G 5′和3′非编码区SNP的基因频率分布存在差异.

    作者:甄宏;秦岭;谢庆玲;洪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30例脓毒症患者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广谱抗生素作为经验性首选单一疗法对脓毒症的疗效.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纳入30例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的脓毒症及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分别首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静脉注射(各15例),总疗程7d.结果 经治疗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患者具有较低的降钙素原(PCT)和革兰阴性菌脂多糖(LPS)水平,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2和0.0001).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1)组3例患者死亡,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1)组6例死亡,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而两组ICU住院日、呼吸机使用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5例患者痰培养发现鲍曼不动杆菌,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仅3例,两组鲍曼不动杆菌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 对于非院内感染菌所致脓毒症,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疗效优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但可能增加院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风险.

    作者:陈怀生;王薇;温隽珉;吴胜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住我院的116例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20U静脉推注,观察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米索前列醇400μg,舌下含服,对比观察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4%,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平均出血量为(142.4±3.6)ml,对照组产后2h平均出血量为(218.3±4.5)ml,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潘金凤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围生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对母婴的影响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条件致病菌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多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据资料统计,有75%的女性一生至少患病一次,其中50%反复感染发作,且孕妇感染较高.

    作者:崔红香;周顺延;王雅倩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早期梅毒治疗时吉海反应中的体温升高与RPR滴度关系的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梅毒患者在首次驱梅治疗时出现的吉海反应中的体温升高与患者血清RPR滴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门诊符合早期梅毒的诊断标准及病例入选条件的患者共109例,对其进行首次驱梅治疗后出现吉海反应的体温升高情况进行记录并与患者的血清RPR滴度进行比较以发现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结果 患者共109例,有31人(28.4﹪)未出现任何临床表现,有78人(71.6﹪)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发热.讨论早期梅毒患者首次驱梅治疗后出现吉海反应与否以及体温升高的程度与梅毒患者血清的RPR的滴度可能存在着一定的正比关系.

    作者:陈爱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培植优秀医院文化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一个医院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完善的制度文化、丰富的精神文化,就会创立出独特专业,培育出优秀人才,提供出特色服务,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传承优秀的医院文化,坚持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上求创新、求进步、求突破,持续增强医院的向心力、凝聚力,构建新时期的医患关系,不断提高管理、技术和服务水平,东台市人民医院在培植优秀医院文化、增强核心竞争能力上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作者:尹洪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乳腺癌是一种以多中心发生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也是常见和重要的乳房疾病,好发于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1],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心健康.早行手术治疗并配合化疗其效果较好,按患者的需求实施个体化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树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29例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患者的护理干预经验.方法 对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方式.结果 29例行手术的患者经过科学的护理干预,手术效果满意,顺利出院.结论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是一种成熟的治疗先天性无阴道的方法.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至关重要,能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姚冬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支持性心理治疗及行为干预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 社区医疗中对患有慢性病的患者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讨论.方法 抽取76例慢性病患者,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38例.分别采用常规慢性病管理方法,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的方法 进行管理.结果 B组患者的病情治疗和控制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对患有慢性病的患者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的方法 进行管理的效果比较理想.

    作者:丁晓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社区小儿贫血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目的 对社区内0~7岁儿童的贫血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方法 搜集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我社区医疗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0至7岁儿童的资料,对该类人群每年和每一年龄段贫血患病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我社区0~7岁贫血儿童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0~2岁的儿童患贫血的几率高于2~7岁的儿童.结论虽然社区贫血患儿的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该病仍然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障碍的一种主要疾病,在今后的社区医疗工作中必须加强对该年龄段儿童的贫血防治工作,使社区医疗服务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张志琴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5-氟尿嘧啶联合贞芪扶正胶囊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5-氟尿嘧啶注射液联合贞芪扶正胶囊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92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局部外敷5-氟尿嘧啶注射液,每个疗程3~5d,每次治疗1~3个疗程,同时口服贞芪扶正胶囊,疗程3个月;对照组予局部外敷5-氟尿嘧啶注射液,疗程同前.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结果 5-氟尿嘧啶注射液局部外敷治疗直径<0.5cm的尖锐湿疣疗效显著,联合使用贞芪扶正胶囊复发率明显降低,优于对照组.结论 5-氟尿嘧啶注射液局部外敷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显著,副作用较小,联合使用贞芪扶正胶囊复发率低.

    作者:屠辉辉;赵怀智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颈椎损伤并高位截瘫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颈椎损伤并高位截瘫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5月-2010年3月收治的18例颈椎损伤并高位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18例患者经保守及手术治疗后,好转17例,死亡1例,死亡率为5.6%;术后发生肺部栓塞1例,无切口感染、褥疮等并发症.随访结果:6例患者完全瘫痪,无法正常生活;11例患者四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颈椎损伤并高位截瘫在临床较为常见,在治疗过程中给予针对性护理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胡素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单纯性喉炎8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单纯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9年3月-2011年3月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治疗慢性单纯性喉炎80例,中医治疗:以破瘀为主,化痰为辅,佐以滋阴解毒、利咽消肿,方以通窍活血汤加减.西医治疗:咽喉部药物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80例患者治疗1~2个疗程后统计,治愈51例,占63.75%;好转22例,占27.50%;无效7例,占8.75%;总有效率为91.2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单纯性喉炎比单纯西药治疗效果好,且近期复发率低.

    作者:陆晓宇;何梦月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溶栓后早期T波倒置对心肌再灌注的研究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后2h内T波倒置对心肌再灌的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AMI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分为溶栓开始后2hT波倒置组和T波未倒置组,依据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临床判断标准观察心肌再灌注情况.结果 溶栓开始后2h内T波倒置组与T波未倒置组比较,ST段迅速回降≥50%出现率高于T波未倒置(P<0.01),心肌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提前发生率高于T波未倒置组(P<0.05),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与T波未倒置组(P<0.01),再通率T波倒置组高于T波未倒置组(P<0.01).结论 AMT溶栓治疗后2h内T波倒置可作为心肌再灌注判断指标之一.

    作者:张士文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学龄前儿童肥胖状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 研究学龄前儿童肥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入幼前体检的幼儿669名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计算出体质指数.结果 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学龄前儿童肥胖率为7.92%,男生为8.31%,女生为7.5%,男孩肥胖检出率高于女孩,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53例肥胖儿童中,轻度肥胖47.2%,中度肥胖30.2%,重度肥胖22.6%;儿童肥胖影响因素较为突出的为生活方式与膳食结构.结论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学龄前儿童肥胖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并及早予以预防和控制.

    作者:黄永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