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镇痛和血液稀释对兔耳再植后凝血及儿茶酚胺的影响

张涛;丁明

关键词:镇痛, 血液稀释, 儿茶酚胺类, 再灌注损伤, 微循环
摘要:目的 探讨超前镇痛联合血液稀释对兔耳再植后凝血及儿茶酚胺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家兔40只,随机分为4组:A(空白对照)组,B(镇痛)组,C(稀释)组,D(镇痛联合稀释)组.动态监测手术前后血儿茶酚胺、术后凝血指标及再植成活率.结果 A、C(非镇痛组)手术后儿茶酚胺明显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稀释组)较A、B(非稀释组)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有所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酯原时间(APTT)均有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植成活率D>B>C>A.结论 镇痛联合血液稀释在降低应激和逆转血液高凝状态,改善再植肢体血液循环方面,比单独各自应用效果理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医保处方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医保处方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度我院医疗保险门诊处方3 351张,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总处方中不合理处方1 239张占37.0%.结论 增加了临床医师合理用药知识,提高了其用药水平,并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作者:杨永榆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气管插管术在抢救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术抢救危重患者的插管时机.方法 需抢救患者92例,将插管前呼吸和(或)心跳未停止者58例作为研究组,将已停止者3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抢救的成功率和失败率.结果 研究组成功率89.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争取在呼吸和心跳停止前进行插管治疗,插管愈早,预后愈好.

    作者:蓝荣叁;蓝英平;吴江;刘桂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多排CT 3期扫描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肝血管瘤是肝脏的良性肿瘤,以肝海绵状血管瘤常见.因本病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肝内占位性病变,故临床上要与肝癌相鉴别.我院2006年4月-2009年8月对56例肝血管瘤患者行螺旋CT普通扫描加3期增强扫描,就其扫描方法、影像特点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信飞;陈祥芝;李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乳腺癌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 通过开展工休会了解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2例乳腺癌患者,通过召开工休会讲解与提问和患者之间交流以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来测定患者感受来自家庭及社会支持的程度,测量患者的压力水平及压力源.结果 乳腺癌患者心理状况评分(4.89±1.78)分,家庭社会支持程度中等,压力水平得分(43.13±4.77)分.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康复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素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床旁应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应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观察治疗前后体温、痰菌、胸部影像学(X线胸片或胸部CT片)表现,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痰细菌学转阴率显著提高;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部炎症吸收加快.结论 应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对重症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奕;卓安山;冯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及合理性分析

    目的 评价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外科168例围手术期患者出院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适应证基本合理,但选用药物起点过高,在未做药敏试验的情况下,盐酸克林霉素磷酸酯应用率达34.8%;各类切口二联用药比例达60.0%;初次给药时机不当,50.0%为术后用药;用药持续时间过长.结论 该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存在不合理性,需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作者:董建明;邓尚林;胡家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咪达唑仑可预防氯胺酮麻醉下小儿疝气术后躁动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用于氯胺酮麻醉下行小儿疝气手术后预防躁动的效果.方法 80例择期氯胺酮麻醉下行疝气手术的患儿,采用咪达唑仑加氯胺酮组(A组,40例)和氯胺酮组(B组,40例),观察术后患儿有无躁动的发生.结果 A组躁动发生5例,B组躁动发生38例,B组躁动发生率较A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用于氯胺酮麻醉下小儿疝气手术后预防躁动有显著疗效.

    作者:陈亚男;唐秀晨;宋正亮;赵新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加强药学服务提高窗口用药依从性

    目的 探讨医院药学服务的方式,促进合理用药,加强用药依从性.方法 结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药品说明书及相关医学、药学资料对患者不遵医嘱用药的形式和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不遵医嘱用药的形式中过早停止服药占31.19%;患者感觉好转自行停药占48.01%.针对引起用药不依从的原因,提出改善用药依从性的建议.结论 药师积极开展药学服务,提高用药依从性,为患者合理用药和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夏应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联合川芎嗪辅助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商品名:辅舒酮)联合川芎嗪辅助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辅舒酮气雾剂吸入治疗,早晚各1次,每次1揿,在此基础上口服川芎嗪胶囊50mg,每天3次;对照组单纯吸入辅舒酮气雾剂,早晚各1次,每次1揿.疗程均为3个月.2组在治疗过程中如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加用抗生素;有哮喘急性发作,加用硫酸沙丁醇气雾剂,12周后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可提高辅舒酮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

    作者:王雪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体会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性痴呆(AD)患者日益增加.AD是大脑高级聚合过程的慢性功能障碍,由于起病隐匿,故使早期症状易被忽略.目前,AD的病因不清,尚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因此,AD患者的护理对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1].现将AD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积极预防甲型H1N1流感——我院为驻昆某部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相关情况

    随着北半球秋冬季节来临,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持续迅速蔓延,全球已累计报告5 000余死亡病例.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全球实际发病和死亡人数远远超过报告数.

    作者:王月兵;王国民;李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前列康贴治疗早泄6例疗效不满意的临床观察

    早泄是男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原因主要是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殖器官的炎症、前列腺疾病等,其发病率为35%~50%[1].由于性传播疾病的增加导致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伴随而来的早泄问题也呈不断上升趋势.笔者运用前列康贴治疗前列腺炎引起的早泄患者98例,其中6例效果不满意,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李聪华;杨彩风;柳美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下肢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新辅助化疗并发症的处理

    新辅助化疗开展以来,恶性骨肿瘤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将5年生存率由10%~20%提高到70%[1].新辅助化疗在肌骨系统恶性肿瘤的保肢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史福东;马玉霞;李长江;闫少茹;刘颖;郑淑红;刘闻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药物热20例浅析

    目的 探讨导致药物热的药物分类情况及症状发生的特点.方法 查阅2006~2008年住院相关患者病历,分析典型病例中导致药物热发生的症状情况及其用药情况.结果 致热药物15种,分属不同的药物种类,而其中抗菌药物与中药注射剂所致病例多.结论 导致药物热这一不良反应的药物所属种类比较多,而且中药注射剂致药物热反应有增加趋势.因此药物热应引起临床重视,应慎用可能引起致热的药物.

    作者:陈娟;雷艳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生物力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生物力学作为新兴的一门交叉学科,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现代生物力学划分为很多门类与学科,已经不仅仅简单作为力学的一个分支,更成为各个研究机构独立划分出来的研究领域,而由于研究对象--人体的客观的复杂性,促使了生物力学快速的发展,出现细胞生物力学、骨生物力学、组织生物力学、心脑血管生物力学等诸多的分支研究.

    作者:杨建鑫;马超;张春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卵巢癌手术后腹腔化疗患者的护理

    卵巢癌是妇科肿瘤中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多以手术为主,辅以抗癌化疗.针对卵巢癌盆腔播散转移的特点,腹腔化疗是治疗卵巢癌的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

    作者:刘桂娟;王富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辨证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80例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所引起,多系原发感染后的复发.原发感染后病毒就在三叉神经节内长期潜伏下来,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患感冒、肺炎、疟疾等热病之后,全身或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即可复发.

    作者:张彬;庞荣;贾海波;董素亭;李焕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病情急,变化快,可在短期内危及患者生命[1],不仅如此,即使经医师抢救暂时脱险,也会因大出血给机体各方面带来严重的影响,导致一系列并发症,而使病情复杂化.

    作者:苟爱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Survivin、Angiogenin-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目的 研究Survivin、Angiogenin-2(Ang-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其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41例NSCLC组织、15例癌旁组织中Survivin、Ang-2的表达.结果 NSCLC组织Survivin、Ang-2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Ang-2表达与肺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癌组织中,Survivin、Ang-2表达成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91,P<0.05).结论 Survivin和Ang-2的增强表达与NSCLC的浸润性发展和肿瘤血管生成有密切关系,Ang-2可能参与Survivin对肿瘤血管生成的促进作用.

    作者:夏洪梅;吴立平;郝敬林;李奎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11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8)和对照组(n=54),2组均给予常规抗脑水肿药物和脑保护剂,同时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用苦碟子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6ml入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苦碟子注射液40ml入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均14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1%高于对照组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刘荣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