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雷艳青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因素.产后出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将危及产妇的生命.我院于2008年1月-2009年1月抢救产后出血9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舒正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用于氯胺酮麻醉下行小儿疝气手术后预防躁动的效果.方法 80例择期氯胺酮麻醉下行疝气手术的患儿,采用咪达唑仑加氯胺酮组(A组,40例)和氯胺酮组(B组,40例),观察术后患儿有无躁动的发生.结果 A组躁动发生5例,B组躁动发生38例,B组躁动发生率较A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用于氯胺酮麻醉下小儿疝气手术后预防躁动有显著疗效.
作者:陈亚男;唐秀晨;宋正亮;赵新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患者,女,37岁,农民工,因反复高热3月余,伴有咳嗽、全身关节疼痛于2009年2月来院,查体:大腿内侧见皮疹,右侧口角皮肤破溃结痂,余正常.外院查血常规提示三系减低,骨髓细胞学示:粒系呈核左移骨髓象,予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无缓解.
作者:姚达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输入化疗药物在预防静脉炎时所起的作用.方法 对入院100例肿瘤患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心理;通过医患面对面交流、观看图片、幻灯片、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及护理,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和肘部中心静脉(PICC)导管进行静脉输液来预防静脉炎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结果 100例患者均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度过了化疗期.其中85例患者通过与医护的密切配合,未出现因化疗药物所致的静脉炎.而15例患者中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与心理负担.结论 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是预防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的关键.
作者:刘纯一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床旁应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应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观察治疗前后体温、痰菌、胸部影像学(X线胸片或胸部CT片)表现,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痰细菌学转阴率显著提高;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部炎症吸收加快.结论 应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对重症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奕;卓安山;冯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大隐静脉曲张是外科领域的常见病,传统术式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由于病程长,部分患者合并浅静脉血栓,手术治疗受限.针对此情况,笔者对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进,2004年10月-2008年7月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浅静脉血栓段两侧远端结扎后剥脱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焕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口服胺碘酮治疗非瓣膜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4例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n=42)和普罗帕酮组(n=42).随访时间为1年,比较2组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时间、阵发性房颤的发作次数和时间.结果 胺碘酮组总有效率85.71%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胺碘酮治疗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陆万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粉吸入剂(商品名:舒利迭)治疗,对照组予丙酸倍氯米松吸入剂(商品名:必可酮)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为60.5%和总有效率94.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4.2%和7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峰流量(PEF)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肯定,且使用方便.
作者:左振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在淋巴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54例初治淋巴瘤患者(治疗组)和30例非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对照组)的SF水平.结果 54例淋巴瘤患者铁蛋白检测水平(888.84±88.27)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1.35±34.9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瘤晚期(Ⅲ~Ⅳ期)患者铁蛋白检测水平(1 293.31±647.47)ng/ml高于淋巴瘤早期(Ⅰ~Ⅱ期)患者(343.68±168.3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瘤患者常规2个疗程化疗结束后观察疗效,完全缓解(CR)组化疗前SF水平(691.18±646.79)ng/ml明显低于非完全缓解(NR)组化疗前水平(1 199.44±648.2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淋巴瘤患者SF检测水平明显升高,且淋巴瘤越晚期及治疗效果越差者SF检测水平越高,提示监测观察淋巴瘤患者SF的变化有助于对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于云平;任翠爱;崔景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前,糖尿病患者正日趋增多,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重大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为常见和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重要的致盲眼病之一[1].
作者:梁春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卵巢癌是妇科肿瘤中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多以手术为主,辅以抗癌化疗.针对卵巢癌盆腔播散转移的特点,腹腔化疗是治疗卵巢癌的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
作者:刘桂娟;王富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生物力学作为新兴的一门交叉学科,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现代生物力学划分为很多门类与学科,已经不仅仅简单作为力学的一个分支,更成为各个研究机构独立划分出来的研究领域,而由于研究对象--人体的客观的复杂性,促使了生物力学快速的发展,出现细胞生物力学、骨生物力学、组织生物力学、心脑血管生物力学等诸多的分支研究.
作者:杨建鑫;马超;张春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糖尿病是我国第3大慢性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及人均寿命的延长,患病率在迅速增加[1].由于糖尿病产生多种并发症,可引起全身各个器官功能障碍.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胃肠功能紊乱,严重者出现胃轻瘫、胃潴留,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作者:王华卿;高丽华;赵新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食管癌的治疗目前仍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在临床上常根据肿瘤生长部位、长度、外侵情况、浸润深度、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决定手术术式[1].我院2004年1月-2008年8月共手术治疗食管癌108例,效果较满意,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勇;付立;程远建;彭丽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慢性传染病,而咯血又是肺结核常见的严重并发症.24h咯血量>500ml或一次咯血量>300ml为大量咯血,<100ml为小量咯血,100~500ml为中等量咯血.大咯血如抢救不及时可在数分钟内发生窒息,失血性休克和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
作者:张菊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促进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方法.方法 选择我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减压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应用维生素B1加胃管注入液体石蜡,对照组单一应用维生素B1做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72h内胃肠功能恢复者149例占99.33%;对照组在72h内胃肠功能恢复者43例占28.6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管注入液体石蜡对提早恢复患者胃肠功能有促进作用.
作者:李晓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所引起,多系原发感染后的复发.原发感染后病毒就在三叉神经节内长期潜伏下来,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患感冒、肺炎、疟疾等热病之后,全身或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即可复发.
作者:张彬;庞荣;贾海波;董素亭;李焕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开展工休会了解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2例乳腺癌患者,通过召开工休会讲解与提问和患者之间交流以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来测定患者感受来自家庭及社会支持的程度,测量患者的压力水平及压力源.结果 乳腺癌患者心理状况评分(4.89±1.78)分,家庭社会支持程度中等,压力水平得分(43.13±4.77)分.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康复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素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门诊处方存在问题,探讨合理用药方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处方1 406张,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书写存在问题的处方134张,主要表现为年龄未注明、无性别、涂改无签名、无临床诊断等;不合理用药处方125张,主要表现为给药次数、给药剂量、选择药物、联合用药、重复给药等方面不合理.结论 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要加强药学专业理论及<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处方质量,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赖晓云;陈祖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为了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对106例干眼症患者进行了治疗和对比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06例患者均为2003年1月-2008年1月的门诊患者,男60例,女46例,年龄15~78岁.诊断标准:(1)Schirmer泪液分泌度验<10mm/5min;(2)泪膜破裂时间(BUT)<10s;(3)角膜荧光素染色(染色点>10个).以上3项中具有2项以上说明异常.
作者:王成武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