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凤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在淋巴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54例初治淋巴瘤患者(治疗组)和30例非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对照组)的SF水平.结果 54例淋巴瘤患者铁蛋白检测水平(888.84±88.27)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1.35±34.9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瘤晚期(Ⅲ~Ⅳ期)患者铁蛋白检测水平(1 293.31±647.47)ng/ml高于淋巴瘤早期(Ⅰ~Ⅱ期)患者(343.68±168.3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瘤患者常规2个疗程化疗结束后观察疗效,完全缓解(CR)组化疗前SF水平(691.18±646.79)ng/ml明显低于非完全缓解(NR)组化疗前水平(1 199.44±648.2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淋巴瘤患者SF检测水平明显升高,且淋巴瘤越晚期及治疗效果越差者SF检测水平越高,提示监测观察淋巴瘤患者SF的变化有助于对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于云平;任翠爱;崔景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1年)的哮喘患者的肝脏B型超声检查异常情况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156例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哮喘患者的肝脏B型超声检查结果、血糖、血脂及身高、体质量值.结果 肝脏B型超声检查阳性的共21例,总患病率为13.5%.男性患者B型超声阳性率>女性,肝脏B型超声结果阳性者体质量指数、血脂、血糖均比B型超声阴性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肝脏可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曾雯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床旁应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应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观察治疗前后体温、痰菌、胸部影像学(X线胸片或胸部CT片)表现,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痰细菌学转阴率显著提高;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部炎症吸收加快.结论 应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对重症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奕;卓安山;冯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静脉给药是临床给药的一个主要方法,1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至关重要,它不仅保证了治疗药物及时有效的应用,还减少了患者痛苦.临床上静脉穿刺常用的部位是手部静脉,如何使手部静脉穿刺成功,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体会如下.
作者:张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卷曲霉素(CPM)联合其他抗结核治疗耐多药结核(MRD-TB)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结核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2CDLZ/6DL(C卷曲霉素、D帕司烟肼、L利福喷汀、Z吡嗪酰胺),对照组采用2SHRZ/6HR(S链霉素、H异烟肼、R利福平)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及空洞改变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M联合其他抗结核治疗MRD-TB取得良好效果,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膑;马书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以患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病变为特征的小儿头、面、颈部发育畸形的常见病,发病率为0.3%~2%[1].
作者:周晓南;曲昌锋;陆平;赵延峰;郭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68例SLE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2组均进行了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卫生宣教;观察组给予全面系统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出院后6个月给予电话、短信随访每月1次,比较2组患者的复发率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乐观心态、合理膳食、合理用药、有无感染发生、正确生活方式平、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实施全面多元系统的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正视疾病,配合治疗,树立信心,对减轻和避免SLE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一大隐患.虽然目前高血压治疗有了很大进步,但控制率仍不理想,单一药物治疗有一定局限性,联合用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1].
作者:苏明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动态监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中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ib).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分为低危险组24例,中危险组23例,高危险组21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CRP和Fib值;观察UAP患者出院时CRP和Fib与入院时比较结果.结果 UAP患者的CRP与Fib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UAP患者的CRP和Fib值均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Fib水平与UAP的危险级别的增加而增高,CRP和Fib水平升高的UAP患者是近期心脏病发作的高危人群,应加强监护.
作者:任国庆;付红霞;牛海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11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8)和对照组(n=54),2组均给予常规抗脑水肿药物和脑保护剂,同时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用苦碟子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6ml入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苦碟子注射液40ml入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均14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1%高于对照组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刘荣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所引起,多系原发感染后的复发.原发感染后病毒就在三叉神经节内长期潜伏下来,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患感冒、肺炎、疟疾等热病之后,全身或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即可复发.
作者:张彬;庞荣;贾海波;董素亭;李焕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口服胺碘酮治疗非瓣膜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4例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n=42)和普罗帕酮组(n=42).随访时间为1年,比较2组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时间、阵发性房颤的发作次数和时间.结果 胺碘酮组总有效率85.71%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胺碘酮治疗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陆万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为保证药品质量,确保用药安全,必须加强对医院药房的质量管理.本文对目前药房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凌青;陆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商品名:辅舒酮)联合川芎嗪辅助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辅舒酮气雾剂吸入治疗,早晚各1次,每次1揿,在此基础上口服川芎嗪胶囊50mg,每天3次;对照组单纯吸入辅舒酮气雾剂,早晚各1次,每次1揿.疗程均为3个月.2组在治疗过程中如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加用抗生素;有哮喘急性发作,加用硫酸沙丁醇气雾剂,12周后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可提高辅舒酮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
作者:王雪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完全埋伏骨阻生牙因存在骨阻力,一般位置都较深,手术难度较大.我科2008年4月-2009年3月使用涡轮机辅助拔除完全埋伏骨阻生牙12例,效果满意,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曹桂林;张梅;王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验证拉氧头孢(商品名:噻吗灵)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45例,应用噻吗灵治疗5~17d.结果 本组患者应用噻吗灵治疗(10.4±3.7)d,有效病例症状于(4.7±1.8)d缓解,体征于(7.1±2.9)d好转,有效率为97.7%,细菌清除率为86.7%,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噻吗灵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有良好疗效.
作者:后梅;刘彬;毕鸿雁;李兴德;杨皑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汶川地震中转运至医院的挤压伤患者的早期救治和院内治疗,为以后此类患者的救治提供经验.方法 挤压综合征患者14例,男2例,女12例,年龄11~35岁,中位年龄21岁.分析其病情特点、早期救援情况和转入院后的诊治情况.结果 10例患者患肢功能恢复良好,4例患者因并发气性坏疽而多次清创,患肢功能受损严重.所有患者肾功能指标都恢复至正常水平,伤口均二期闭合.仅有1例患者因肢体毁损严重在转入前已行右下肢截肢.结论 对于挤压伤患者,早期液体复苏并及时行筋膜切术开减压清创是预防挤压综合征和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关键;同时应积极防治感染,必要时进行透析治疗.
作者:向云;杨友刚;杨利;李爱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期妊娠与短P-R间期的关系.方法 采集早期妊娠者150例(早期妊娠组)和非早期妊娠者200例(对照组)在静息状态下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定P-R间期并比较.结果 早期妊娠组中P-R间期<120ms者48例占32%;而对照组中P-R间期<120ms者22例占1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妊娠可导致P-R间期在非早期妊娠时的P-R间期基础上相应缩短.
作者:苏小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抗菌药的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金额排序,用药频度排序,金额序号与用药人次数(DDDs)序号的比值排序对2004-2008年抗菌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使用率较高,其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合理用药仍是主流,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控和管理,提高临床抗菌药合理应用水平.
作者:崔颖;潘国雄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为了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对106例干眼症患者进行了治疗和对比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06例患者均为2003年1月-2008年1月的门诊患者,男60例,女46例,年龄15~78岁.诊断标准:(1)Schirmer泪液分泌度验<10mm/5min;(2)泪膜破裂时间(BUT)<10s;(3)角膜荧光素染色(染色点>10个).以上3项中具有2项以上说明异常.
作者:王成武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