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雯洁
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采用口服甘露醇治疗便秘86例,效果好、安全、简单易行,患者乐于接受,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粉吸入剂(商品名:舒利迭)治疗,对照组予丙酸倍氯米松吸入剂(商品名:必可酮)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为60.5%和总有效率94.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4.2%和7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峰流量(PEF)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肯定,且使用方便.
作者:左振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抗菌药的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金额排序,用药频度排序,金额序号与用药人次数(DDDs)序号的比值排序对2004-2008年抗菌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使用率较高,其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合理用药仍是主流,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控和管理,提高临床抗菌药合理应用水平.
作者:崔颖;潘国雄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患者,女,37岁,农民工,因反复高热3月余,伴有咳嗽、全身关节疼痛于2009年2月来院,查体:大腿内侧见皮疹,右侧口角皮肤破溃结痂,余正常.外院查血常规提示三系减低,骨髓细胞学示:粒系呈核左移骨髓象,予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无缓解.
作者:姚达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考察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在25℃下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和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4种常用输液液体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将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与输液配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孟多酯钠的含量变化,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变化.结果 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与0.9%氯化钠及5%葡萄糖氯化钠在室温下(25℃)配伍,0~8h内其外观、pH值及含量无明显变化.而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欠佳.结论 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与输液配伍时应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不宜与5%葡萄糖注射液和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
作者:刘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探讨黄芪与丹参注射液在治疗慢性肾炎中的疗效.方法 将住院治疗的慢性肾炎患者7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2组病例的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肾功能(BUN、Scr)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尿蛋白与血浆白蛋白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87.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黄芪与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实用价值,对减少蛋白尿的发生、提高血浆白蛋白、改善肾脏功能,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临床使用安全.
作者:唐新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用于氯胺酮麻醉下行小儿疝气手术后预防躁动的效果.方法 80例择期氯胺酮麻醉下行疝气手术的患儿,采用咪达唑仑加氯胺酮组(A组,40例)和氯胺酮组(B组,40例),观察术后患儿有无躁动的发生.结果 A组躁动发生5例,B组躁动发生38例,B组躁动发生率较A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用于氯胺酮麻醉下小儿疝气手术后预防躁动有显著疗效.
作者:陈亚男;唐秀晨;宋正亮;赵新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生物力学作为新兴的一门交叉学科,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现代生物力学划分为很多门类与学科,已经不仅仅简单作为力学的一个分支,更成为各个研究机构独立划分出来的研究领域,而由于研究对象--人体的客观的复杂性,促使了生物力学快速的发展,出现细胞生物力学、骨生物力学、组织生物力学、心脑血管生物力学等诸多的分支研究.
作者:杨建鑫;马超;张春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因素.产后出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将危及产妇的生命.我院于2008年1月-2009年1月抢救产后出血9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舒正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成人Still病(AOSD)是一种以突发性高热、皮疹、关节肿痛、血液中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由于本病多系统受累的病因尚不清楚[1],缺乏特异性的症状体征和客观特征性诊断指标,易造成误诊.现将笔者诊治的1例以长期反复皮肤疼痛为主要表现的AOSD报道如下.
作者:黄志勇;罗伟军;吴修信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结合文献复习,提高膀胱癌肉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例膀胱癌肉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1例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术后病理示癌肉瘤,3个月后复发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1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显微镜下为鳞癌和梭状细胞肉瘤成分,免疫组化显示CK及Vimentin反应均为阳性.结论 膀胱癌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男性,对分期较晚的病例,根治性切除是佳治疗方案.膀胱癌肉瘤的预后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而与组织学表现关系不大.
作者:徐友涛;徐建江;于海易;施国君;郭旭光;韩家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随着北半球秋冬季节来临,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持续迅速蔓延,全球已累计报告5 000余死亡病例.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全球实际发病和死亡人数远远超过报告数.
作者:王月兵;王国民;李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维生素A/维生素D(商品名:伊可欣)、珍珠粉联合应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AU)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100例RAU患者随机分成2组,利多卡因、伊可欣、珍珠粉联合应用观察组50例,溃疡面涂布,每天4次;对照组50例,溃疡面常规涂布双料喉风散,每天4次.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50.0%和总有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和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多卡因、伊可欣、珍珠粉联合应用是治疗RAU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林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口服胺碘酮治疗非瓣膜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4例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n=42)和普罗帕酮组(n=42).随访时间为1年,比较2组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时间、阵发性房颤的发作次数和时间.结果 胺碘酮组总有效率85.71%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胺碘酮治疗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陆万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病变,如得不到及时的康复治疗,往往造成患者并发症多、生活质量下降等不良后果.我科自2007年5月-2009年11月共收治截瘫患者18例,经康复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恶性浆细胞病(MPLD)中高黏滞综合征(HVS)发病的微循环学基础及治疗性血浆置换(TPE)治疗HVS的微循环学依据.方法 71例合并HVS的MPLD随机分为无贫血组(NAG组)和贫血组(AG组),行微循环学检测.其中42例应用TPE治疗,与治疗前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TPE治疗前HVS甲襞微循环积分显著增高(P<0.05),AG组高于NAG组.NAG组全血黏度、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及聚集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AG组可见全血黏度显著降低,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刚性及聚集指数显著增高(P<0.05).TPE后NAG组管襻形态及血液流态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AG组管襻形态及血液流态积分显著降低,但高于对照组(P<0.05).2组襻周状态及总积分显著降低,但高于对照组(P<0.05),AG组总积分高于NAG组.NAG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刚性及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5).AG组全血黏度显著降低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刚性及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 MPLD患者HVS的微循环异常主要是由M蛋白增高所致,贫血也可加重微循环异常.TPE可快速清除M蛋白,改善微循环异常,是有效治疗HVS的重要方法.
作者:李骏;杨新宇;柴铁;刘淑莲;王欢;褚金龙;刘洪涛;刘艳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完全埋伏骨阻生牙因存在骨阻力,一般位置都较深,手术难度较大.我科2008年4月-2009年3月使用涡轮机辅助拔除完全埋伏骨阻生牙12例,效果满意,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曹桂林;张梅;王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Survivin、Angiogenin-2(Ang-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其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41例NSCLC组织、15例癌旁组织中Survivin、Ang-2的表达.结果 NSCLC组织Survivin、Ang-2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Ang-2表达与肺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癌组织中,Survivin、Ang-2表达成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91,P<0.05).结论 Survivin和Ang-2的增强表达与NSCLC的浸润性发展和肿瘤血管生成有密切关系,Ang-2可能参与Survivin对肿瘤血管生成的促进作用.
作者:夏洪梅;吴立平;郝敬林;李奎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前镇痛联合血液稀释对兔耳再植后凝血及儿茶酚胺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家兔40只,随机分为4组:A(空白对照)组,B(镇痛)组,C(稀释)组,D(镇痛联合稀释)组.动态监测手术前后血儿茶酚胺、术后凝血指标及再植成活率.结果 A、C(非镇痛组)手术后儿茶酚胺明显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稀释组)较A、B(非稀释组)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有所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酯原时间(APTT)均有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植成活率D>B>C>A.结论 镇痛联合血液稀释在降低应激和逆转血液高凝状态,改善再植肢体血液循环方面,比单独各自应用效果理想.
作者:张涛;丁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患者,男,45岁,主因间断心悸2年,加重20h,于2008年7月30日9: 30入院.入院查体:T 36.2 ℃、P 148次/min、R 20次/min、BP 100/70 mm Hg(1mm Hg=0.133kPa),神志清楚.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作者:陈淑霞;薛华;吕妍琨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