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青;陆俊
目的 结合文献复习,提高膀胱癌肉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例膀胱癌肉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1例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术后病理示癌肉瘤,3个月后复发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1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显微镜下为鳞癌和梭状细胞肉瘤成分,免疫组化显示CK及Vimentin反应均为阳性.结论 膀胱癌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男性,对分期较晚的病例,根治性切除是佳治疗方案.膀胱癌肉瘤的预后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而与组织学表现关系不大.
作者:徐友涛;徐建江;于海易;施国君;郭旭光;韩家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脑外手术巾是脑外科手术的敷料,主要是保护手术的切口无菌.笔者运用脑外手术巾于肠道梗阻的手术,特别是在术前无法进行清洁肠道的直肠肿瘤手术和术中又要进行根治肠吻合的手术.
作者:张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外科168例围手术期患者出院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适应证基本合理,但选用药物起点过高,在未做药敏试验的情况下,盐酸克林霉素磷酸酯应用率达34.8%;各类切口二联用药比例达60.0%;初次给药时机不当,50.0%为术后用药;用药持续时间过长.结论 该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存在不合理性,需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作者:董建明;邓尚林;胡家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卵巢癌是妇科肿瘤中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多以手术为主,辅以抗癌化疗.针对卵巢癌盆腔播散转移的特点,腹腔化疗是治疗卵巢癌的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
作者:刘桂娟;王富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药汤剂含漱内服法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108例肿瘤放疗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实验组采用中药含漱内服;对照组采用制霉菌素片含化,每天3次,连用15d.对比2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汤剂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炎可增强免疫力、修复创面、缓解疼痛、改善饮食和睡眠等,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使放射治疗顺利进行,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作者:乔艳萍;王天松;邢玉梅;隋丽红;王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用注射器抽吸药液是护士临床工作基本、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也是包括医师在内的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1].目前,静脉输液有成倍增长的趋势,护士配制药液时,如何选用合适的加药注射器,将药液安全、及时、准确地注入患者体内成为护理工作者研究的焦点.近年来,国内同行对加药注射器抽吸药液方法及对药液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彦荣;张丽华;李贤;谷聚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验证拉氧头孢(商品名:噻吗灵)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45例,应用噻吗灵治疗5~17d.结果 本组患者应用噻吗灵治疗(10.4±3.7)d,有效病例症状于(4.7±1.8)d缓解,体征于(7.1±2.9)d好转,有效率为97.7%,细菌清除率为86.7%,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噻吗灵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有良好疗效.
作者:后梅;刘彬;毕鸿雁;李兴德;杨皑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临床使用甘露醇的不良反应.方法 对我院80例临床使用甘露醇患者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应用甘露醇1~12d,平均6.4d;其中静脉注射74例,口服6例;其中急性肾功能损害22例,肺及心血管系统损害20例,过敏反应15例(包括过敏性休克2例),静脉血管损害7例,局部组织坏死6例,中枢系统损害5例,体液失衡3例,心律失常2例.所有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临床应用甘露醇所致的不良反应应引起医护人员及药师的足够重视.
作者:魏定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多巴胺、硫酸镁联用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58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硫酸镁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巴胺、硫酸镁联用是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敬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Survivin、Angiogenin-2(Ang-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其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41例NSCLC组织、15例癌旁组织中Survivin、Ang-2的表达.结果 NSCLC组织Survivin、Ang-2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Ang-2表达与肺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癌组织中,Survivin、Ang-2表达成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91,P<0.05).结论 Survivin和Ang-2的增强表达与NSCLC的浸润性发展和肿瘤血管生成有密切关系,Ang-2可能参与Survivin对肿瘤血管生成的促进作用.
作者:夏洪梅;吴立平;郝敬林;李奎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商品名:辅舒酮)联合川芎嗪辅助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辅舒酮气雾剂吸入治疗,早晚各1次,每次1揿,在此基础上口服川芎嗪胶囊50mg,每天3次;对照组单纯吸入辅舒酮气雾剂,早晚各1次,每次1揿.疗程均为3个月.2组在治疗过程中如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加用抗生素;有哮喘急性发作,加用硫酸沙丁醇气雾剂,12周后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可提高辅舒酮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
作者:王雪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生物力学作为新兴的一门交叉学科,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现代生物力学划分为很多门类与学科,已经不仅仅简单作为力学的一个分支,更成为各个研究机构独立划分出来的研究领域,而由于研究对象--人体的客观的复杂性,促使了生物力学快速的发展,出现细胞生物力学、骨生物力学、组织生物力学、心脑血管生物力学等诸多的分支研究.
作者:杨建鑫;马超;张春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68例SLE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2组均进行了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卫生宣教;观察组给予全面系统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出院后6个月给予电话、短信随访每月1次,比较2组患者的复发率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乐观心态、合理膳食、合理用药、有无感染发生、正确生活方式平、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实施全面多元系统的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正视疾病,配合治疗,树立信心,对减轻和避免SLE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促进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方法.方法 选择我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减压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应用维生素B1加胃管注入液体石蜡,对照组单一应用维生素B1做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72h内胃肠功能恢复者149例占99.33%;对照组在72h内胃肠功能恢复者43例占28.6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管注入液体石蜡对提早恢复患者胃肠功能有促进作用.
作者:李晓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食管癌的治疗目前仍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在临床上常根据肿瘤生长部位、长度、外侵情况、浸润深度、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决定手术术式[1].我院2004年1月-2008年8月共手术治疗食管癌108例,效果较满意,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勇;付立;程远建;彭丽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前镇痛联合血液稀释对兔耳再植后凝血及儿茶酚胺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家兔40只,随机分为4组:A(空白对照)组,B(镇痛)组,C(稀释)组,D(镇痛联合稀释)组.动态监测手术前后血儿茶酚胺、术后凝血指标及再植成活率.结果 A、C(非镇痛组)手术后儿茶酚胺明显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稀释组)较A、B(非稀释组)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有所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酯原时间(APTT)均有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植成活率D>B>C>A.结论 镇痛联合血液稀释在降低应激和逆转血液高凝状态,改善再植肢体血液循环方面,比单独各自应用效果理想.
作者:张涛;丁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抗菌药的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金额排序,用药频度排序,金额序号与用药人次数(DDDs)序号的比值排序对2004-2008年抗菌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使用率较高,其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合理用药仍是主流,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控和管理,提高临床抗菌药合理应用水平.
作者:崔颖;潘国雄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雅安地区2008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情况,并对其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了解ADR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给药途径等的关系以及发生ADR的抗菌药物的分布情况,为临床医师进行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雅安地区207份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207例,涉及8大类,共35个品种,其中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报告多,分别为46例(22.2%)和38例(18.4%).结论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普遍存在,医务工作者应引起足够重视,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方案.
作者:但敏;袁勇;臧云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患者,女,37岁,农民工,因反复高热3月余,伴有咳嗽、全身关节疼痛于2009年2月来院,查体:大腿内侧见皮疹,右侧口角皮肤破溃结痂,余正常.外院查血常规提示三系减低,骨髓细胞学示:粒系呈核左移骨髓象,予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无缓解.
作者:姚达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以患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病变为特征的小儿头、面、颈部发育畸形的常见病,发病率为0.3%~2%[1].
作者:周晓南;曲昌锋;陆平;赵延峰;郭哲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