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剥脱术在大隐静脉曲张并浅静脉血栓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徐焕博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 剥脱术
摘要:大隐静脉曲张是外科领域的常见病,传统术式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由于病程长,部分患者合并浅静脉血栓,手术治疗受限.针对此情况,笔者对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进,2004年10月-2008年7月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浅静脉血栓段两侧远端结扎后剥脱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胸锁乳突肌起点切断配合颈托治疗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以患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病变为特征的小儿头、面、颈部发育畸形的常见病,发病率为0.3%~2%[1].

    作者:周晓南;曲昌锋;陆平;赵延峰;郭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咪达唑仑可预防氯胺酮麻醉下小儿疝气术后躁动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用于氯胺酮麻醉下行小儿疝气手术后预防躁动的效果.方法 80例择期氯胺酮麻醉下行疝气手术的患儿,采用咪达唑仑加氯胺酮组(A组,40例)和氯胺酮组(B组,40例),观察术后患儿有无躁动的发生.结果 A组躁动发生5例,B组躁动发生38例,B组躁动发生率较A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用于氯胺酮麻醉下小儿疝气手术后预防躁动有显著疗效.

    作者:陈亚男;唐秀晨;宋正亮;赵新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联合川芎嗪辅助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商品名:辅舒酮)联合川芎嗪辅助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辅舒酮气雾剂吸入治疗,早晚各1次,每次1揿,在此基础上口服川芎嗪胶囊50mg,每天3次;对照组单纯吸入辅舒酮气雾剂,早晚各1次,每次1揿.疗程均为3个月.2组在治疗过程中如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加用抗生素;有哮喘急性发作,加用硫酸沙丁醇气雾剂,12周后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可提高辅舒酮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

    作者:王雪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镇痛和血液稀释对兔耳再植后凝血及儿茶酚胺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前镇痛联合血液稀释对兔耳再植后凝血及儿茶酚胺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家兔40只,随机分为4组:A(空白对照)组,B(镇痛)组,C(稀释)组,D(镇痛联合稀释)组.动态监测手术前后血儿茶酚胺、术后凝血指标及再植成活率.结果 A、C(非镇痛组)手术后儿茶酚胺明显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稀释组)较A、B(非稀释组)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有所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酯原时间(APTT)均有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植成活率D>B>C>A.结论 镇痛联合血液稀释在降低应激和逆转血液高凝状态,改善再植肢体血液循环方面,比单独各自应用效果理想.

    作者:张涛;丁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军队离退休干部良性前列腺增生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军队离退休干部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用药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 调查军队疗养院和干休所26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2008年度本类药物的用药信息,以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高选择性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天然植物类、5-α还原酶抑制剂等3类药物在本组病例中使用为广泛,特拉唑嗪用药频度高.中途换药或中止治疗仍占一定比例.结论 军队离退休干部临床使用本类药物以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为主,天然植物类药使用频率较高,药物利用指数评价基本合理.

    作者:戴新民;王超君;骆海莺;李薇;陈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体会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性痴呆(AD)患者日益增加.AD是大脑高级聚合过程的慢性功能障碍,由于起病隐匿,故使早期症状易被忽略.目前,AD的病因不清,尚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因此,AD患者的护理对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1].现将AD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感冒用药分析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诸多症状,是基层医院日常诊治多的一种疾病.笔者收集了我院感冒患者120例,分析其用药发现存在一些欠妥之处,现分析如下.

    作者:徐国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传染科护士职业性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

    护士职业安全的危害因素及自身防护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随着不断更新的各种医疗设备和医药用品的广泛应用,护理人员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要面临各种危险因素.

    作者:何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床旁应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应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观察治疗前后体温、痰菌、胸部影像学(X线胸片或胸部CT片)表现,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痰细菌学转阴率显著提高;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部炎症吸收加快.结论 应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对重症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奕;卓安山;冯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碳酸氢钠盐水含漱预防放疗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碳酸氢钠盐水含漱用于预防放疗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62例放疗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试验组应用碳酸氢钠盐水进行口腔含漱,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含漱.结果 试验组在降低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和口腔黏膜反应程度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碳酸氢钠盐水含漱能够预防口腔真菌感染.

    作者:陈璐;李书梅;杨冬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卵巢癌手术后腹腔化疗患者的护理

    卵巢癌是妇科肿瘤中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多以手术为主,辅以抗癌化疗.针对卵巢癌盆腔播散转移的特点,腹腔化疗是治疗卵巢癌的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

    作者:刘桂娟;王富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食管癌手术治疗108例分析

    食管癌的治疗目前仍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在临床上常根据肿瘤生长部位、长度、外侵情况、浸润深度、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决定手术术式[1].我院2004年1月-2008年8月共手术治疗食管癌108例,效果较满意,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勇;付立;程远建;彭丽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手部静脉穿刺方法的改进

    静脉给药是临床给药的一个主要方法,1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至关重要,它不仅保证了治疗药物及时有效的应用,还减少了患者痛苦.临床上静脉穿刺常用的部位是手部静脉,如何使手部静脉穿刺成功,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体会如下.

    作者:张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多排CT 3期扫描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肝血管瘤是肝脏的良性肿瘤,以肝海绵状血管瘤常见.因本病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肝内占位性病变,故临床上要与肝癌相鉴别.我院2006年4月-2009年8月对56例肝血管瘤患者行螺旋CT普通扫描加3期增强扫描,就其扫描方法、影像特点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信飞;陈祥芝;李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浅谈医院药房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

    为保证药品质量,确保用药安全,必须加强对医院药房的质量管理.本文对目前药房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凌青;陆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

    患者,女,37岁,农民工,因反复高热3月余,伴有咳嗽、全身关节疼痛于2009年2月来院,查体:大腿内侧见皮疹,右侧口角皮肤破溃结痂,余正常.外院查血常规提示三系减低,骨髓细胞学示:粒系呈核左移骨髓象,予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无缓解.

    作者:姚达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参与汶川地震灾区现场救治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目的 调查参与汶川地震灾区现场救治医务人员与未参与现场救治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建立健全灾害事件发生后参与救援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地震发生后到极重灾区参与现场救治的医务人员为研究组,以未到极重灾区参与现场救治的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在震后第2周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在震后第6周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事件影响量表(IES)进行评定,比较2组的结果.结果 震后第2周研究组SDS评分(52.1±8.15)高于对照组(48.87±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震后第6周研究组SDS评分(48.05±7.41)和IES评分(24.61±11.28)分别高于对照组的(45.20±7.58)和(21.30±1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与汶川地震灾区现场救治医务人员存在明显的抑郁情绪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

    作者:朱彩文;郭琼;王娅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血清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动态监测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动态监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中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ib).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分为低危险组24例,中危险组23例,高危险组21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CRP和Fib值;观察UAP患者出院时CRP和Fib与入院时比较结果.结果 UAP患者的CRP与Fib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UAP患者的CRP和Fib值均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Fib水平与UAP的危险级别的增加而增高,CRP和Fib水平升高的UAP患者是近期心脏病发作的高危人群,应加强监护.

    作者:任国庆;付红霞;牛海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260例再次妊娠分娩临床分析

    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来医院剖宫产率达40%~50%,高甚至达80%~90%[1].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传统观点分为一次剖宫产和永远剖宫产[2].

    作者:欧阳晓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前列康贴治疗早泄6例疗效不满意的临床观察

    早泄是男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原因主要是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殖器官的炎症、前列腺疾病等,其发病率为35%~50%[1].由于性传播疾病的增加导致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伴随而来的早泄问题也呈不断上升趋势.笔者运用前列康贴治疗前列腺炎引起的早泄患者98例,其中6例效果不满意,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李聪华;杨彩风;柳美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