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肢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新辅助化疗并发症的处理

史福东;马玉霞;李长江;闫少茹;刘颖;郑淑红;刘闻尚

关键词:肌骨系统恶性肿瘤, 新辅助化疗, 并发症, 外科手术
摘要:新辅助化疗开展以来,恶性骨肿瘤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将5年生存率由10%~20%提高到70%[1].新辅助化疗在肌骨系统恶性肿瘤的保肢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60例临床护理分析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1],病情变化较快,尤其是大出血时,易导致出血性休克,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患者生命,所以护理人员应密切配合医师进行全力抢救,精心护理,使患者转危为安.

    作者:梁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生脉片佐治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脉片(党参方)佐治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2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片(党参方)8片,每天3次口服;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15d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2组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7.83%高于对照组的86.95%,LVEF改善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药联用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安全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义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感冒用药分析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诸多症状,是基层医院日常诊治多的一种疾病.笔者收集了我院感冒患者120例,分析其用药发现存在一些欠妥之处,现分析如下.

    作者:徐国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口服甘露醇治疗便秘86例

    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采用口服甘露醇治疗便秘86例,效果好、安全、简单易行,患者乐于接受,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糖尿病是我国第3大慢性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及人均寿命的延长,患病率在迅速增加[1].由于糖尿病产生多种并发症,可引起全身各个器官功能障碍.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胃肠功能紊乱,严重者出现胃轻瘫、胃潴留,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作者:王华卿;高丽华;赵新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胺碘酮静脉注射致不良反应1例

    患者,男,45岁,主因间断心悸2年,加重20h,于2008年7月30日9: 30入院.入院查体:T 36.2 ℃、P 148次/min、R 20次/min、BP 100/70 mm Hg(1mm Hg=0.133kPa),神志清楚.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作者:陈淑霞;薛华;吕妍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门诊医保处方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医保处方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度我院医疗保险门诊处方3 351张,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总处方中不合理处方1 239张占37.0%.结论 增加了临床医师合理用药知识,提高了其用药水平,并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作者:杨永榆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04-2008年我院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抗菌药的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金额排序,用药频度排序,金额序号与用药人次数(DDDs)序号的比值排序对2004-2008年抗菌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使用率较高,其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合理用药仍是主流,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控和管理,提高临床抗菌药合理应用水平.

    作者:崔颖;潘国雄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前列康贴治疗早泄6例疗效不满意的临床观察

    早泄是男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原因主要是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殖器官的炎症、前列腺疾病等,其发病率为35%~50%[1].由于性传播疾病的增加导致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伴随而来的早泄问题也呈不断上升趋势.笔者运用前列康贴治疗前列腺炎引起的早泄患者98例,其中6例效果不满意,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李聪华;杨彩风;柳美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肺结核大咯血的抢救及护理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慢性传染病,而咯血又是肺结核常见的严重并发症.24h咯血量>500ml或一次咯血量>300ml为大量咯血,<100ml为小量咯血,100~500ml为中等量咯血.大咯血如抢救不及时可在数分钟内发生窒息,失血性休克和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

    作者:张菊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胸锁乳突肌起点切断配合颈托治疗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以患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病变为特征的小儿头、面、颈部发育畸形的常见病,发病率为0.3%~2%[1].

    作者:周晓南;曲昌锋;陆平;赵延峰;郭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雅安地区2008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雅安地区2008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情况,并对其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了解ADR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给药途径等的关系以及发生ADR的抗菌药物的分布情况,为临床医师进行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雅安地区207份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207例,涉及8大类,共35个品种,其中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报告多,分别为46例(22.2%)和38例(18.4%).结论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普遍存在,医务工作者应引起足够重视,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方案.

    作者:但敏;袁勇;臧云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因素.产后出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将危及产妇的生命.我院于2008年1月-2009年1月抢救产后出血9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舒正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病情急,变化快,可在短期内危及患者生命[1],不仅如此,即使经医师抢救暂时脱险,也会因大出血给机体各方面带来严重的影响,导致一系列并发症,而使病情复杂化.

    作者:苟爱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地震转运伤员中挤压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汶川地震中转运至医院的挤压伤患者的早期救治和院内治疗,为以后此类患者的救治提供经验.方法 挤压综合征患者14例,男2例,女12例,年龄11~35岁,中位年龄21岁.分析其病情特点、早期救援情况和转入院后的诊治情况.结果 10例患者患肢功能恢复良好,4例患者因并发气性坏疽而多次清创,患肢功能受损严重.所有患者肾功能指标都恢复至正常水平,伤口均二期闭合.仅有1例患者因肢体毁损严重在转入前已行右下肢截肢.结论 对于挤压伤患者,早期液体复苏并及时行筋膜切术开减压清创是预防挤压综合征和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关键;同时应积极防治感染,必要时进行透析治疗.

    作者:向云;杨友刚;杨利;李爱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体会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性痴呆(AD)患者日益增加.AD是大脑高级聚合过程的慢性功能障碍,由于起病隐匿,故使早期症状易被忽略.目前,AD的病因不清,尚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因此,AD患者的护理对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1].现将AD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利多卡因、伊可欣、珍珠粉联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维生素A/维生素D(商品名:伊可欣)、珍珠粉联合应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AU)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100例RAU患者随机分成2组,利多卡因、伊可欣、珍珠粉联合应用观察组50例,溃疡面涂布,每天4次;对照组50例,溃疡面常规涂布双料喉风散,每天4次.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50.0%和总有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和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多卡因、伊可欣、珍珠粉联合应用是治疗RAU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林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及合理性分析

    目的 评价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外科168例围手术期患者出院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适应证基本合理,但选用药物起点过高,在未做药敏试验的情况下,盐酸克林霉素磷酸酯应用率达34.8%;各类切口二联用药比例达60.0%;初次给药时机不当,50.0%为术后用药;用药持续时间过长.结论 该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存在不合理性,需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作者:董建明;邓尚林;胡家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11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8)和对照组(n=54),2组均给予常规抗脑水肿药物和脑保护剂,同时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用苦碟子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6ml入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苦碟子注射液40ml入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均14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1%高于对照组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刘荣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药物热20例浅析

    目的 探讨导致药物热的药物分类情况及症状发生的特点.方法 查阅2006~2008年住院相关患者病历,分析典型病例中导致药物热发生的症状情况及其用药情况.结果 致热药物15种,分属不同的药物种类,而其中抗菌药物与中药注射剂所致病例多.结论 导致药物热这一不良反应的药物所属种类比较多,而且中药注射剂致药物热反应有增加趋势.因此药物热应引起临床重视,应慎用可能引起致热的药物.

    作者:陈娟;雷艳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