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守慧
护理管理工作包含着很多内容,预防医院感染则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医院感染是伴随医院的建立和发展存在的,以消毒、灭菌和隔离为主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都离不开护理操作.护理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重视护理的各个环节管理才能够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同时也能提高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我院是一所以传染病为主的综合性医院,非常重视护理工作中的环节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医院从未发生因护理环节管理不到位所致的医院感染流行和爆发.现将护理工作中应重视的环节管理介绍如下.
作者:刘金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方法 110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在膳食控制和适当加强锻炼的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10~20mg,每晚1次;治疗6~12周后将达到治疗目标的患者改为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隔日晚服1次,维持应用.每12周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肾功能、肌酸激酶(CK). 结果 治疗6~12周后TC、LDL-C达调脂治疗目标值为89例(80.9%),TC、TG、LDL-C下降,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持用药各时期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及不良反应. 结论 阿托伐他汀调脂作用肯定,在10~20mg每晚1次的剂量下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在调脂达到目标值后,改为阿托伐他汀10mg,隔日晚服1次,长期维持,临床达标率亦满意.
作者:马爱君;李秀娟;赵立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缬沙坦和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1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口服缬沙坦治疗.对照组为1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口服卡托普利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肾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2组治疗后血压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7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缬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患者对缬沙坦依从性优于卡托普利.
作者:魏新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患者,女,58岁,主因发现颈前肿物3年余入院.查体:甲状软骨上方能触及直径约3.0cm单个圆形肿块,光滑、界清,无分叶、无触痛,可随吞咽及伸舌动作上下活动.颈部彩色超声示:甲状腺上方囊性肿物,28.3mm×20.2mm×29.1mm,无回声,壁厚,内有中等回声沉积,考虑甲状舌管囊肿,甲状腺双侧叶内多发实性小结节.入院初步诊断为:甲状舌管囊肿.术前甲状腺功能测定正常.于2009年4月10日在颈丛麻醉下行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包膜完整,囊性肿物3.0cm×3.0cm大小,边界清楚,与周围无粘连.查舌骨后及原囊肿向上、向下部位均未发现瘘管.术后病理报告:(颈部正中)异位甲状腺肿.术后无甲状腺功能减退.
作者:李树霞;刘建平;马友龙;史丽民;郑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胸腰椎爆裂骨折是一种常见性骨折,发病率高,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2种[1].非手术治疗标准:胸腰椎爆裂骨折后凸畸形<20%,椎体压缩<50%,椎管残腔50%,神经功能无损伤.手术治疗标准:有神经系统损害,后凸20%,椎体压缩50%,椎管残腔<50%,脊椎严重不稳者[2].笔者自2008年6月-2009年6月行后路AF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30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文彬;周树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天麻为兰科多年生寄生植物,药用其干燥块茎,主产于云南、四川、陕西等地.近年来天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被广泛应用于药、食、保健等各方面.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天麻做了各种实验研究发现,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天麻素.天麻具有抗癫痫、镇静催眠、镇痛作用,此外还具有增智和延缓衰老的作用,对心血管和微循环系统的作用研究也较多.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的各类文献,现将天麻的药理作用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孟姝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中医心理疗法历史悠久,与现代医学心理学多有相通之处,并与现代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接近.中医的心理护理是指通过言语疏导和行为诱导的刺激方式来控制或治愈疾病,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应用更广泛而突出.
作者:隋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高科技在输血领域中不断使用,使输血工作从传统的输血观念逐步提升到科学、合理、安全、经济有效的使用成分输血,为保障输血工作健康发展,输血管理委员会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制定输血工作的持续发展目标,做到临床输血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达到安全、节约、合理、有效的输血目的.
作者:张若龙;李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将38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治疗组于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及EPO,而对照组仅注射EPO,疗程均为15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变化情况、EPO用量及高血压发生率. 结果 2组治疗后Hb、HCT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Hb和HC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高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EPO能提高治疗肾性贫血疗效,降低EPO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叶元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泪道疾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虽然不能直接致盲,但严重患者的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也可以带来一系列影响视功能的严重并发症,泪道激光成形术是治疗泪道阻塞简单而有效的手术方式,近3年来,笔者在泪道造影下行泪道激光成形术1 50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饶玉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住院患者跌倒是困扰医院护士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住院率逐年增加,为加强和保障住院老年患者的安全,避免跌倒事件的再次发生,现将我院2004年12月-2007年12月内科住院老年患者中12 例发生跌倒事件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葛利静;姜新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鼻腔泪囊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经典手术,而对于因为术后近、远期吻合口内的肉芽组织增生及骨孔面积缩小等原因所导致的复发泪道阻塞,临床上常采用重新手术再通,或者采用直接插管治疗.我科自2000年以来在门诊采用鼻内窥镜经鼻腔治疗复发泪囊阻塞的患者2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饶玉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发病率与性别、年龄及并发症的关系. 方法 对3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发病年龄、性别分布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年龄30~49岁及50~69岁的男性患者所占的百分比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梗死发病因素是多方面位的,故应采取综合性防治,争取早发现、早治疗,以降低发病率.
作者:路彦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AECOPD)呼吸衰竭患者行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价值. 方法 80例AECOP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 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经口插管机械通气,比较2组住院时间、治愈率、病死率. 结果 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AE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及时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可减少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吕秀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我院用药咨询情况,为临床药师做好用药咨询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对我院2009年药物咨询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整理461例药物咨询资料记录进行分析. 结果 咨询药物分类中以抗感染药多,占23.86%;咨询内容分类中以药物用法用量居多,占27.76%. 结论 药物咨询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专设药物咨询窗口,不仅能促进医护人员与药师之间的合作,而且在医护人员、药师和患者三方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经济、合理.
作者:陈丽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质量、服务态度等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居民更期望在此得到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然而医患关系的过度紧张,导致防御性医疗行为普遍存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中,进一步加剧了医患矛盾,本文针对不同情况探索防范对策,旨在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胡顺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应用临床路径对股骨头置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 通过制订临床路径,将186例行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前对每位患者进行住院天数、健康教育达标率、对护士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 结果 试验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和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结论 运用临床路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作者:王汉云;牟美丽;房永叶;王明英;李雪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老年糖尿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常有低血糖的发生,本文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09年10月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35例临床资料,探讨其原因及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爱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患者,女,53岁.中上腹部不适,腹胀、腹痛1年,反复发作黑便6个月入院.曾3次在本院内科以消化道出血住院治疗,纤维胃镜提示浅表性胃炎,纤维结肠镜提示乙状结肠轻度炎性改变,予对症、支持、制酸、止血治疗,病情无好转,妇科会诊,彩色超声检查以盆腔肿物转入妇科.
作者:何静霞;吴珂;栾广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化疗是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主要手段,特别是经过含蒽环类药物联合方案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患者,迄今尚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我院使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35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利宁;马廷建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