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瑜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始于1976年,由美国Radovan首先应用于临床并获得成功,是外科学领域继显微外科技术应用推广后又一开拓创新性的贡献.实践证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修复重建外科领域中是一项使用有效的新技术,解决了烧伤、创伤、肿瘤等临床修复中的诸多难题,提高了治疗效果[1].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自诞生以来即存在2个主要缺点:(1)疗程较长,少则也需2次手术;(2)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提高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效果的关键之一.本文回顾了2003年2月-2009年3月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探讨其防治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翟卷平;孙凯;蒲玉婷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如何做好门诊健康教育工作,是医院门诊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现将我院门诊健康教育的形式与策略报道如下.
作者:沈建亚 刊期: 2010年第10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身心护理、系统化护理、个体化护理等现代护理模式相继被提出,其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进行身心全面的整体护理,这就要求护士整体看待患者,既帮助患者解除躯体痛苦,又帮助患者心理健康,调动患者的良好情绪.而手术室护理以其专业特殊性有别于一般临床护理,其工作节奏快、强度大,患者病情复杂.因此,如何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患者在就医的全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也成了手术室护士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据笔者多年手术室工作经验,对手术室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陈丽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硫酸吗啡控释片口服或直肠给药对晚期癌痛的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70例中、重度疼痛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给药组和直肠用药组,各35例.分别采用硫酸吗啡控释片口服或直肠给药,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药物的起效时间、镇痛时间存在个体差异.口服给药组总有效率为91.4%高于直肠用药组的8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镇痛途径.
作者:曾荣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放射粒子植入(RPI)联合高频热疗(HFH)对兔肝VX2肿瘤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移植的方法建立兔肝VX2肿瘤模型,按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12只);RPI组(B组,12只);HFH组(C组,12只);RPI+HFH联合治疗组(D组,12只).18d后处理全部实验免并做切片标本,观测各组肿瘤生长率及MMP-2、MMP-9及CD34表达结果.结果 治疗18d后,B、C、D组肿瘤生长率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肿瘤生长率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d后MMP-2、MMP-9、CD34阳性表达:肿瘤中心组织和肿瘤边缘组织中,各指标阳性表达率均在D组中低,在A组高;B、D、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I、HFH 2种方法均可降低肿瘤的侵袭力,将二者联合运用,降低肿瘤侵袭力的作用更加明显.
作者:唐荣;李德卫;秦红军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肥胖孕妇对分娩结局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分娩的孕妇253例根据孕前及产前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190例,比较2组产程、分娩方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程异常率、手术助产率和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妊娠高血压率、妊娠糖尿病率、产后出血率及产褥期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肥胖孕妇需要加强孕期保健,合理进食,避免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计珍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20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成丙泊酚组(Ⅰ组)和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Ⅱ组),各100例.2组人工流产术中分别记录丙泊酚的剂量、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术中SBP、DBP、HR、SpO2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Ⅰ组术中SBP、DBP、HR及SpO2较术前均下降(P<0.05);Ⅱ组丙泊酚的诱导剂量、总剂量、意识消失时间少于Ⅰ组(P<0.05).2组不良反应满意率均为100%,2组术中肌阵挛、呼吸抑制及术后头晕头痛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用量少、呼吸循环抑制轻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袁智敏;金抒惠;李娜;赵建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克林霉素栓联合乳杆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给予克林霉素栓联合乳杆菌阴道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克林霉素霉素栓治疗,2组均以7d为1个疗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停药3~7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高于对照组的8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2%高于对照组的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林霉素栓联合乳杆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远期疗效好,应巩固治疗.
作者:裴计荣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由于实质脏器破裂手术(如脾破裂、异位妊娠),病情急、出血量大,来不急备血或血源紧张,手术中回收自体输血十分重要[1].且目前肝炎、爱滋病等传染病日益增加,使得回收式自体输血日益受到关注;另外基层医院设备简陋,回输未处理自体血更加符合我国国情.2005年1月-2008年1月,我科对20例急诊手术患者进行了术中未处理自体血回输,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聂俊成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 将1999-2003年SAP患者27例设为A组,按照SAP常规处理原则予监护、止痛、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抗生素、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及给予静脉注射奥曲肽100μg,以后持续以25μg/h的速度静脉滴注,连用5~7d;将2003-2009年SAP患者44例设为B组,B组在A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SAP较单纯西药治疗更高效安全.
作者:陈菊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病情长期未得到良好治疗的特有临床表现.糖尿病患者由于血液中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从而导致血糖高,有利于某些细菌繁殖;蛋白质合成障碍,抑制了抗体产生及细胞的吞噬作用,机体抵抗力低下,并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尤以下肢感染较为常见,可形成顽固性慢性溃疡,也可延蔓为骨髓炎及坏疽,甚至发展到截肢的地步.本科2007年6月-2010年1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32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建菲;王建茹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 对儿科门诊115例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1例因高热、精神差、呕吐、心电图提示ST-T段改变转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外,其余病例经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后均痊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HFMD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病例病情较轻,预后良好,但有少数重症病例进展迅速,死亡率高,故应重视重症病例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徐剑慧;谷丽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静脉应用乌拉地尔及硝酸甘油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 将36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乌拉地尔组和硝酸甘油组,各18例.2组分别予乌拉地尔及硝酸甘油10mg溶于5%葡萄糖液25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15d后复查.结果 2组治疗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心搏指数(SI)、HR、PaO2、PaCO2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乌拉地尔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波动很小(P>0.05),而硝酸甘油组却有较大波动(P<0.05).结论 乌拉地尔改善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效果较好,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值得推荐.
作者:林绍怡;钟声;邓智强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脑梗死患者发病率、致残率高,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给人和家庭造成极大的经济及心理压力.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和理解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特点,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家庭和社会状况,早期进行心理干预,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李冬芹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30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300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9类,其中抗感染药物占首位(23.67%).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41.67%),其次为免疫系统损害(23.67%).结论 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述耀;郑滢;陈娇玲;朱志伟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幼儿园是幼儿和学龄前儿童集体生活的主要场所,园中儿童健康状况是衡量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解本区集体儿童健康状况,明确今后儿保工作的重点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本文对2009年县直各幼儿园儿童进行体检并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云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疗效以及参松养心胶囊对异丙肾上腺素停减率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急性心肌梗死并Ⅲ度AV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激素、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激素联合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VB开始恢复时间及异丙肾上腺素开始应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异丙肾上腺素停减率分别为87.5%和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激素、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Ⅲ度AVB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可减少异丙肾上腺素的用量、延长作用时间、缩短使用时间及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赵英艺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引起的并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1].其特点为慢性反复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常并发肺心病和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尽管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氧疗等治疗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的主要方法,但合理、正确的护理亦是取得佳疗效的重要措施.我科2004年6月-2009年6月对住院的166例COPD患者,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及心理因素,组织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并给予实施,使患者得到大限度的恢复,生存质量得到提高.现将护理措施和康复锻炼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饶青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伤残或死亡后果的可能性[1].美国将胸外科、脑外科与妇产科、骨科并列为高风险科室,其风险是内科的10倍[2].胸外科患者发病突然,病情危重且变化快,在住院期间发生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建立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化解护理风险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将胸外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及管理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梁仕兰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的发展是当前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课题.空气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空气细菌污染直接影响医院的治疗质量.本文主要对面积相同而工作条件不同的3个手术室及2个产房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微生物监测.
作者:张明路 刊期: 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