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皮肤缝合方式改良200例临床观察

王俊婷;张瑞存

关键词:剖宫产, 皮肤切口, 缝合方式
摘要:目的 观察改良缝合方式对剖宫产后皮肤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5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00例采用改良后缝后方式缝合皮肤,对照组150例采用常规褥式缝合法缝合皮肤.术后2个月观察2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试验组甲级愈合率为100.0%,对照组为98.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缝线反应发生率为22.5%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皮肤对合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剖宫产改良后缝合方式皮肤得到良好的甲级愈合效果,缝线反应率低,缝合后皮肤瘢痕美观自然,值得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疝修补补片修补肌疝的临床体会

    肌肉通过筋膜缺损而疝出称为肌疝,多因健康而强大的肌肉在猛烈收缩、挫伤、肿瘤切除、手术切除筋膜等致筋膜破裂所致.我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应用戈尔Mycromesh补片修补肌疝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华锋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不同钠浓度透析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急性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观察3种不同钠离子浓度的透析模式对血液透析(HD)患者低血压(IDH)、肌肉痉挛等急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既往HD中反复发生IDH的患者30例,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设计,每位患者分别接受常规透析(A组)、低温可调钠+超滤曲线(UP1)(B组)、低温高钠(C组)模式,各进行HD 10例次.观察透析中IDH及肌肉痉挛症状出现的次数和护理干预次数.结果 B组和C组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干预发生率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温高钠透析模式可有效地降低透析中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而高钠透析更可增加患者透析耐受性.

    作者:阚蓉英;辜小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肠易激综合征的心理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IBS)患病率高达15%~22%,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密切,尤其是中、重度患者.心理因素可诱发或加重本病,影响患者的预后、疾病行为和生活质量,造成误工和医疗费用的大量增加.其发病机制和药物及心理治疗已成为当前一大热点,现探讨如下.

    作者:黄爱民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米索前列醇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分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6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86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直肠内置入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82例,胎儿娩出后立即臀部肌内注射缩宫素20U.分别观察产后2h出血量、第3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及第3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能有效地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且用药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风姣;刘俊红;席鑫;宋应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中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病毒性心肌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治疗组应用炙甘草汤加减合并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LVE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心电图恢复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疗效佳,无不良反应,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仕群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干预

    脑梗死患者发病率、致残率高,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给人和家庭造成极大的经济及心理压力.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和理解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特点,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家庭和社会状况,早期进行心理干预,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李冬芹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冠心病患者血液中肺炎衣原体抗体、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和血脂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脂的相互关系,从而探讨CHD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CHD患者120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4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36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0例,另选取6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通过微量免疫荧光法测量Cpn特异性抗体,用酶联吸附法测定vWF,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结果 AMI组、UAP组Cpn特异性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n特异性抗体阳性患者vWF及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Cpn特异性抗体阴性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浆vWF及TC、TG、LDL-C水平与Cpn特异性IgG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呈正相关,HDL-C水平与之呈负相关.结论 Cpn致CHD的可能机制为:Cpn感染使体内vWF水平升高,协同血脂异常,激发和加重冠状动脉内炎性反应,促进患者血液黏稠度增加,动脉血栓发生率升高,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丽杰;王春艳;欧番文;邝志斌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承德市隆化县2009年幼儿园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幼儿园是幼儿和学龄前儿童集体生活的主要场所,园中儿童健康状况是衡量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解本区集体儿童健康状况,明确今后儿保工作的重点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本文对2009年县直各幼儿园儿童进行体检并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云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我院麻醉药品药物利用及处方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评价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为合法、安全、合理地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药物利用研究和评价单位,统计我院2007-2009年麻醉药品处方,对麻醉药品的名称、剂量、用法用量、剂型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吗啡缓释片、哌替啶注射液、吗啡注射液的用量占该院麻醉药品的前3位;DUI排序前3位的是芬太尼注射液、吗啡缓释片、哌替啶注射液.不同麻醉药物在不同性别和年龄阶段有较大的用药差异.大部分处方使用基本合理,大多在DDD范围内.结论 我院麻醉处方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医师和药师应更加重视麻醉药品的使用和管理.

    作者:陈吉萍;张峥;肖琳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高原高血压患者的藏药与中药治疗效果分析

    高血压病是门诊的常见病,据调查我国患病人数达1.6亿人,卫生部数据显示内地成年人患病率为18.8%.外来人员与世居藏民在高原环境下的高原高血压发病率为23.69%.在海拔4000m时,海拔的升高与血压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1].现对西藏阿里地区高血压病治疗现状,作如下报道.

    作者:高寒琦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新药研发风险的应对策略

    目的 探讨新药研发风险的应对策略.方法 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分析新药研发风险类型和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 通过分析,得出政策风险、法律风险等八大风险的应对策略.结论 通过合理的风险应对策略可以减少或化解各种新药研发风险.

    作者:郭昆鹏;潘振;于培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东莞地区卒中康复期患者居家健康照护需求的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研究东莞地区卒中康复期患者的居家健康照护情况.方法 对东莞地区卒中康复期患者和照护者进行问卷调查,取有效样本100份.对其基本资料、居家健康照护相关信息和需求项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调查表明患者的年龄以60~69岁为主,主要照护者67%是家政服务公司雇来的保姆;有关家庭护理的知识,9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从未听过居家健康照护;受访者希望能够提供肢体功能锻炼、常用物理疗法、言语功能训练、进食能力训练、起居移动训练等,以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主的知识和技能训练;期待由专科医师和护士提供居家健康照护.结论 应有计划的培养卒中患者居家健康照护人员,健全转介系统功能,落实持续性照护.

    作者:胡艳红;袁少芬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无缝性健康教育和管理方法对促进婴幼儿听力筛查的影响

    目的 探讨婴幼儿听力筛查的佳健康教育和管理方法.方法 (1)自行设计听力筛查调查表和学习内容;(2)利用孕妇学校讲座、儿童保健讲座,每次产检时进行听力筛查知识宣传.结果 7332例新生儿出生后3~7d采用耳声发射(OAE)听力筛查仪,初筛查率为98.3%高于健康教育之前的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通过308例;复筛采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父母未接受健康教育者复筛率为32.0%低于已接受健康教育者的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婴儿3~4个月龄时进行全面的听力学诊断和评估,有11例听力损失.结论 无缝性听力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能提高人们对听力筛查的认识,自觉让其孩子行听力筛查,将听力障碍婴儿筛查出来以达到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的目的 .

    作者:曹全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补中益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50例临床观察

    慢性结肠炎也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型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病,以腹泻、腹痛、黏液便、脓血便为主要特点,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本病且病程长,易复发,不易治愈.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补中益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此病,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骆仁兵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义眼座前部抛光联合羊膜遮盖治疗义眼座暴露的临床观察

    1985年Perry首先将羟基磷灰石(HA)作为眶内植入物应用于眼部整形.我国自1993年引进此类产品,近10多年发展至今,HA眶内植入手术技术已较为成熟,基层医院亦已广泛开展,但由于手术技巧的良莠不齐及外伤等眶内病情的复杂性,术后并发症仍然较为常见,义眼座暴露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且处理起来较为棘手.本文对21例义眼植入术后义眼座暴露的患者进行义眼座抛光后联合羊膜遮盖治疗,获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鲁红宇;许威;谭炬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完全钙化型脑膜瘤5例误诊分析

    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非神经胶质肿瘤,占颅内原发肿瘤的15%~20%,成人常见,发病年龄的曲线高峰在40~60岁,男女之比为1∶ 2,影像学以等密度和稍高密度常见.完全钙化型脑膜瘤表现在文献中偶有提及,现将我院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5例完全钙化型脑膜瘤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赵沁萍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美洛西林钠致血小板减少1例

    美洛西林钠为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用于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中敏感菌株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妇科和生殖器官等感染,如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腹膜炎、骨髓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和眼、耳、鼻、喉科感染.我科应用美洛西林钠治疗双肾输尿管结石碎石术后患者致血小板减少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桂芹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复方氨酚烷胺胶囊致小儿幻觉1例

    患儿,女,5岁,因咳嗽、流涕2d,皮肤虫咬感14h于2010年1月13日于我院儿科就诊.患儿2d前出现咳嗽,流清涕,家长自行给患儿服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商品名:仁和可立克)1粒,每天2次.昨晚入睡时,患儿烦躁不安,诉内衣里有许多小虫,皮肤上及口腔内有虫爬、虫咬感,家人仔细查看,并未发现虫子,对其劝慰、安抚,但患儿仍哭闹一夜未睡,清晨急来我院.查体:T 36.5℃,P 84次/min,R 26次/min,体质量18kg.神志清晰,面容恐惧,反应略迟钝,对答切题.咽部充血,双扁桃体不大.无发热、头痛、抽搐.

    作者:马学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门诊健康教育的形式与对策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如何做好门诊健康教育工作,是医院门诊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现将我院门诊健康教育的形式与策略报道如下.

    作者:沈建亚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中西结合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灯盏花素和酚妥拉明联用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63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联合用药组33例.对照组进行控制呼吸道感染,解痉、平喘、化痰,合理使用强心利尿剂,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改善细胞代谢,对症治疗及并发症的治疗;联合用药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4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入,每天1次和酚妥拉明1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14d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联合用药组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灯盏花素和酚妥拉明联用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战国 刊期: 2010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