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外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的护理体会

李长舒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衰竭, 颅脑外伤
摘要:颅脑损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是指颅脑损伤后同时或相继出现的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其特点是病情凶险,合并症多,病死率极高[1].现我院成功治疗1例颅脑损伤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自控镇痛在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观察2种自控镇痛方法在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50例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组50例.术中观察并记录疼痛、镇静、下肢运动阻滞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镇痛优良率及轻、中度镇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A组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评分为(0.3±0.2)分明显低于PCEA组的(1.5±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IA组尿潴留发生率为8.0%明显低于PCEA组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A和PCEA用于剖宫术后镇痛均可获得安全和理想的镇痛效果,PCIA下肢运动阻滞程度及尿潴留发生率较PCEA明显低,且可避免PCEA潜在的一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艳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头孢菌素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主要有4方面:(1)有指征应用头孢菌素药物;(2)合理选择品种;(3)合理选择给药方案;(4)合理选择联用方案.

    作者:刘春河;尹丽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空调对医院重症监护室空气细菌的影响

    目的 研究医院重症监护室使用空调时对空气中细菌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空调环境下医院重症监护室工作时空气中细菌数量和种类的动态监测,对医院重症监护室空调使用前和使用后1、2、3和4h空气中细菌培养、计数和鉴定.结果 使用空调后1、2、3、4h空气中细菌数量均比使用空调前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空调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真菌的检出率升高.结论 使用空调可使重症监护室空气中细菌数量增多,对工作环境有一定负面影响,应注意空调的清洁,增加通风.

    作者:金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治疗体会

    腹股沟疝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复发率可高达10%~15%[1];其不足主要表现为:(1)术式在修补中存在张力;(2)术后牵扯感、疼痛;(3)恢复正常活动、劳动时间慢.近年来,国外专家提出了无张力疝修补术,使疝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改变.我院2006年7月-2009年9月采用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98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利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在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细菌在抵抗抗生素的杀灭作用时,会产生耐药性,导致耐药细菌的出现.长期使用抗生素的人,若剂量不足时,病原体会通过产生使药物失活的酶,改变膜通透性阻滞药物进入,改变靶结构或改变原有代谢过程.耐药性严重者可使多种抗菌药物失效.

    作者:郑平荣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B型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75例临床分析

    输尿管结石发病急,症状重,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在急腹症中占较大比例.超声检查方便、直观性强,无痛苦及不良反应且诊断准确,是临床确诊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本文就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临床、超声诊断并经手术或体外震波碎石术确诊的7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春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呼吸道发热门诊4510例治疗分析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发病急骤,患者会在短时间内出现非常明显的高热、寒颤、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和以咳嗽、咽痛等为主的上呼吸道症状.如未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可能引起心肌炎、肺炎等并发症,甚至出现生命危险.所以,流感患者一定要做到尽早确诊,尽早选用有效药物治疗.我院发热门诊于2009年5~11月共接诊了4510例发热患者,经门诊观察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森建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应用疝修补补片修补肌疝的临床体会

    肌肉通过筋膜缺损而疝出称为肌疝,多因健康而强大的肌肉在猛烈收缩、挫伤、肿瘤切除、手术切除筋膜等致筋膜破裂所致.我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应用戈尔Mycromesh补片修补肌疝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华锋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联合用药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联合用药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疗效并总结其护理要点.方法 120例新生儿脓疱疮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治疗法,观察组采用联合用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疗效较好,且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燕勤;陈伟珍;韩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尖锐湿疣的治疗进展

    引起尖锐湿疣(CA)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无包膜的双链子DNA病毒,有几十种基因型,常见由HPV-6和HPV-11引起,也有肿瘤HPV-16和HPV-18亚型.由于HPV自身的生活周期,其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并与感染细胞共生.HPV仅局限于感染部位的皮肤和黏膜,很少进入血液循环.病毒抗原与免疫细胞接触很少,极少发生抗原释放和抗原递呈,使机体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因而病毒不易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使尖锐湿疣易于复发或病毒处于潜伏状态,而成为临床棘手问题[1].尖锐湿疣治疗的目的是用物理、化学、免疫、中医等多种方法去除肉眼可见的疣体,改善症状和体征,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目前治疗方法很多,具体综述如下.

    作者:吴国琼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76例临床分析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机制与典型哮喘的发病机制相同,都是以持续气道炎性反应与气道高反应性为特点.它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其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1],但比典型哮喘程度轻.2004年6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76例,现就其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肖文秀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例分析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5例SLE合并TT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及时进行血浆置换和大剂量甲泼尼龙和环磷酰胺治疗,病情得到改善,均好转出院.结论 SLE合并TTP病情危重,既有SLE特征,也有TTP特征,治疗除尽早血浆置换外,早期使用环磷酰胺对改善预后也很重要.

    作者:王治国;刘学明;佟胜全;黄炜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复方丹参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P)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治疗14d后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运军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扁桃体切除术后含中药冰块的临床护理

    目的 观察扁桃体切除术后口含中药冰块对患者局部疼痛及防止渗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于扁桃体切除术后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和止血药以及漱口液漱口处理;试验组于扁桃体切除术后给予中药冰块口含的处理方法.结果 试验组术后3h停止渗血率、术后6h进食率、术后12h白膜形成率、术后16h疼痛消失率及术后24h发音正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扁桃体切除术后口含中药冰块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渗血,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郑芬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例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on systom)是一种肾脏的常见病、多发病.大剂量激素常用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会引起感染加重、严重高血压、糖尿病、精神性疾病、骨质疏松、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多以高血压、高血糖、加重感染等常见,而上消化道出血则鲜为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使用激素过程中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报道分析,以期望引起临床医师对同类病例的重视.

    作者:侯静;秦建华;彭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不同钠浓度透析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急性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观察3种不同钠离子浓度的透析模式对血液透析(HD)患者低血压(IDH)、肌肉痉挛等急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既往HD中反复发生IDH的患者30例,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设计,每位患者分别接受常规透析(A组)、低温可调钠+超滤曲线(UP1)(B组)、低温高钠(C组)模式,各进行HD 10例次.观察透析中IDH及肌肉痉挛症状出现的次数和护理干预次数.结果 B组和C组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干预发生率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温高钠透析模式可有效地降低透析中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而高钠透析更可增加患者透析耐受性.

    作者:阚蓉英;辜小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乳腺癌社区防范策略

    乳腺疾病是广大妇女的常见疾病,乳腺癌是中老年妇女死亡原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越来越城市化,乳腺癌越来越直逼中年妇女.我院开展社区服务以来,发现乳腺癌在中老年妇女人群中发生率不断上升,令人忧心.现报道如下.

    作者:敬竹筠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真空负压采血管在抽血中的应用体会

    静脉采血是护士每天都要接触到的技术操作,传统的注射器抽血,操作比较繁琐费力.我院采用BD公司生产的真空负压采血管,因操作简便,准确性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被采血者的恐惧感和痛苦.现将近几年的实践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维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prostate,TURP)是腔内泌尿外科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它与开放性手术相比具有术后出血少、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全世界广泛采用并认同的治疗BPH的方法.我院2006年10月-2009年10月对298例BPH患者进行TUPR治疗,疗效满意.现就围手术期护理的基本方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丽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剖宫产皮肤缝合方式改良2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改良缝合方式对剖宫产后皮肤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5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00例采用改良后缝后方式缝合皮肤,对照组150例采用常规褥式缝合法缝合皮肤.术后2个月观察2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试验组甲级愈合率为100.0%,对照组为98.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缝线反应发生率为22.5%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皮肤对合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剖宫产改良后缝合方式皮肤得到良好的甲级愈合效果,缝线反应率低,缝合后皮肤瘢痕美观自然,值得推广.

    作者:王俊婷;张瑞存 刊期: 2010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