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森建
目的 观察采用蒙脱石散联合微生态制剂取代常规抗生素方法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门诊治疗的急性腹泻病患儿106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2组均给予口服补液、对症治疗、指导饮食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蒙脱石散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2组疗程均为72h.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的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蒙脱石散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治小儿急性腹泻病疗效肯定,可取代抗生素首选治疗绝大部分腹泻病例.
作者:方利才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专用溶媒、0.9%氯化钠(NaCl)及5%葡萄糖(GS)溶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测定不同时间供试品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pH值、含量及有关物质,比较泮托拉唑钠在3种溶液中的稳定性.结果 泮托拉唑钠在专用溶媒中的颜色无变化,pH值、含量和有关物质改变小.结论 泮托拉唑钠在专用溶媒中稳定性好.
作者:王建花;曹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改良缝合方式对剖宫产后皮肤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5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00例采用改良后缝后方式缝合皮肤,对照组150例采用常规褥式缝合法缝合皮肤.术后2个月观察2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试验组甲级愈合率为100.0%,对照组为98.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缝线反应发生率为22.5%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皮肤对合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剖宫产改良后缝合方式皮肤得到良好的甲级愈合效果,缝线反应率低,缝合后皮肤瘢痕美观自然,值得推广.
作者:王俊婷;张瑞存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96例(冠心病组)及健康体检者35例(对照组),其中冠心病又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亚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亚组2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亚组32例.分别对冠心病组及对照组进行血清hs-CRP水平的测定.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各亚组间hs-CRP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AMI>UAP>SAP,P均<0.01).CHD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 血清hs-CRP水平的测定,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荣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肌肉通过筋膜缺损而疝出称为肌疝,多因健康而强大的肌肉在猛烈收缩、挫伤、肿瘤切除、手术切除筋膜等致筋膜破裂所致.我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应用戈尔Mycromesh补片修补肌疝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华锋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P)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治疗14d后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运军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医院重症监护室使用空调时对空气中细菌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空调环境下医院重症监护室工作时空气中细菌数量和种类的动态监测,对医院重症监护室空调使用前和使用后1、2、3和4h空气中细菌培养、计数和鉴定.结果 使用空调后1、2、3、4h空气中细菌数量均比使用空调前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空调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真菌的检出率升高.结论 使用空调可使重症监护室空气中细菌数量增多,对工作环境有一定负面影响,应注意空调的清洁,增加通风.
作者:金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始于1976年,由美国Radovan首先应用于临床并获得成功,是外科学领域继显微外科技术应用推广后又一开拓创新性的贡献.实践证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修复重建外科领域中是一项使用有效的新技术,解决了烧伤、创伤、肿瘤等临床修复中的诸多难题,提高了治疗效果[1].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自诞生以来即存在2个主要缺点:(1)疗程较长,少则也需2次手术;(2)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提高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效果的关键之一.本文回顾了2003年2月-2009年3月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探讨其防治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翟卷平;孙凯;蒲玉婷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评价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为合法、安全、合理地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药物利用研究和评价单位,统计我院2007-2009年麻醉药品处方,对麻醉药品的名称、剂量、用法用量、剂型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吗啡缓释片、哌替啶注射液、吗啡注射液的用量占该院麻醉药品的前3位;DUI排序前3位的是芬太尼注射液、吗啡缓释片、哌替啶注射液.不同麻醉药物在不同性别和年龄阶段有较大的用药差异.大部分处方使用基本合理,大多在DDD范围内.结论 我院麻醉处方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医师和药师应更加重视麻醉药品的使用和管理.
作者:陈吉萍;张峥;肖琳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发病急骤,患者会在短时间内出现非常明显的高热、寒颤、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和以咳嗽、咽痛等为主的上呼吸道症状.如未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可能引起心肌炎、肺炎等并发症,甚至出现生命危险.所以,流感患者一定要做到尽早确诊,尽早选用有效药物治疗.我院发热门诊于2009年5~11月共接诊了4510例发热患者,经门诊观察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森建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30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300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9类,其中抗感染药物占首位(23.67%).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41.67%),其次为免疫系统损害(23.67%).结论 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述耀;郑滢;陈娇玲;朱志伟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脂的相互关系,从而探讨CHD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CHD患者120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4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36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0例,另选取6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通过微量免疫荧光法测量Cpn特异性抗体,用酶联吸附法测定vWF,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结果 AMI组、UAP组Cpn特异性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n特异性抗体阳性患者vWF及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Cpn特异性抗体阴性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浆vWF及TC、TG、LDL-C水平与Cpn特异性IgG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呈正相关,HDL-C水平与之呈负相关.结论 Cpn致CHD的可能机制为:Cpn感染使体内vWF水平升高,协同血脂异常,激发和加重冠状动脉内炎性反应,促进患者血液黏稠度增加,动脉血栓发生率升高,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丽杰;王春艳;欧番文;邝志斌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机制与典型哮喘的发病机制相同,都是以持续气道炎性反应与气道高反应性为特点.它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其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1],但比典型哮喘程度轻.2004年6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76例,现就其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肖文秀 刊期: 2010年第10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身心护理、系统化护理、个体化护理等现代护理模式相继被提出,其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进行身心全面的整体护理,这就要求护士整体看待患者,既帮助患者解除躯体痛苦,又帮助患者心理健康,调动患者的良好情绪.而手术室护理以其专业特殊性有别于一般临床护理,其工作节奏快、强度大,患者病情复杂.因此,如何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患者在就医的全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也成了手术室护士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据笔者多年手术室工作经验,对手术室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陈丽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患儿,女,足月顺产第2胎.出生后第4周发现全身黄染,大便颜色发白.到当地卫生院就诊,可疑新生儿黄疸,后黄疸逐渐加重,到当地市医院诊治,临床检查肝脏于肋缘下4cm,边缘光滑,质韧,化验室检查黄疸指数250U,谷丙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均增高,大便呈白陶土样,尿中胆色素升高.住院15d,症状无好转,转省儿童医院,经进一步检查后,诊断为先天性胆总管闭锁,6个月后死于肝功能衰竭.
作者:王振生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黄芪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将9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高于对照组的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加用黄芪治疗,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东;刘晓光;李丽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中药泻下法在现代治疗内、外、妇、儿科中的各种疾病已经较为普遍,有时甚至成为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现将泻下药的分类、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作者:贾凤斌;赵力学;张彦哲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因及相关因素,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923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有83例(8.99%)发生院内感染,感染发生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系及肠道感染,导致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3.98%,革兰阳性菌占21.14%,真菌占4.88%.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及抗生素使用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
作者:陈五金;董继烈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幼儿园是幼儿和学龄前儿童集体生活的主要场所,园中儿童健康状况是衡量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解本区集体儿童健康状况,明确今后儿保工作的重点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本文对2009年县直各幼儿园儿童进行体检并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云 刊期: 2010年第10期
随着围产期保健的进一步规范及B型超声检查的普及,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产前诊断率不断提高.由于肌瘤生长部位、大小、性质直接关系到妊娠结局,正确处理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成为产科医师必须面临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 12月间收治的69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燕燕 刊期: 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