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蒙脱石散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评价

方利才

关键词:蒙脱石散, 抗生素, 腹泻, 小儿
摘要:目的 观察采用蒙脱石散联合微生态制剂取代常规抗生素方法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门诊治疗的急性腹泻病患儿106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2组均给予口服补液、对症治疗、指导饮食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蒙脱石散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2组疗程均为72h.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的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蒙脱石散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治小儿急性腹泻病疗效肯定,可取代抗生素首选治疗绝大部分腹泻病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骨科常见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骨科患者多为手术患者,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故骨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在医院感染发病率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骨科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长,年老体弱及急诊手术患者较多,骨组织血液供给较差,一旦发生手术切口感染,轻者伤口愈合延迟,重者可形成骨髓炎等.为了解我院骨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病率,对64例手术切口感染的住院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白爱岐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小儿腹泻228例回顾分析及诊治体会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笔者对2009年1月-12月就诊于我院儿科门诊的228例小儿腹泻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现将其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魏端;彭资宁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等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50例老年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25例和治疗组(联合银杏达莫组)25例,2组均应用心绞痛常规治疗,疗程均为7d.观察2组疗效及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凝血功能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治疗前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UAP疗效好,安全可靠.

    作者:房大明;刘俊;梁雪山;沙海静;杨兰;袁计生;马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瑞芬太尼术前镇痛在急症剖宫产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术前镇痛用于急症剖宫产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将足月妊娠急症剖宫产且伴有术前剧烈宫缩痛产妇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给予瑞芬太尼0.3μg/kg静脉注射+0.04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注,镇痛不足时追加0.15μg/kg,再按常规行腰硬联合麻醉;B组按常规行腰硬联合麻醉.监测记录产妇疼痛情况、呼吸及循环变化、麻醉操作时患者配合情况、麻醉操作耗时、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术后比较2组以上指标.结果 A组疼痛明显缓解、麻醉操作时患者配合情况好于B组,麻醉操作耗时(4.5±1.2)min少于B组的(6.2±1.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血压、心率、SpO2、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术前镇痛用于急症剖宫产效果良好、有利于麻醉操作,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黄晓雷;曹君;文亚杰;吴铭广;谷寅;李元涛;袁从顺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prostate,TURP)是腔内泌尿外科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它与开放性手术相比具有术后出血少、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全世界广泛采用并认同的治疗BPH的方法.我院2006年10月-2009年10月对298例BPH患者进行TUPR治疗,疗效满意.现就围手术期护理的基本方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丽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承德市隆化县2009年幼儿园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幼儿园是幼儿和学龄前儿童集体生活的主要场所,园中儿童健康状况是衡量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解本区集体儿童健康状况,明确今后儿保工作的重点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本文对2009年县直各幼儿园儿童进行体检并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云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医院手术室与产房内的空气消毒与监测

    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的发展是当前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课题.空气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空气细菌污染直接影响医院的治疗质量.本文主要对面积相同而工作条件不同的3个手术室及2个产房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微生物监测.

    作者:张明路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乳腺癌社区防范策略

    乳腺疾病是广大妇女的常见疾病,乳腺癌是中老年妇女死亡原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越来越城市化,乳腺癌越来越直逼中年妇女.我院开展社区服务以来,发现乳腺癌在中老年妇女人群中发生率不断上升,令人忧心.现报道如下.

    作者:敬竹筠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复方丹参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P)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治疗14d后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运军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高原老年上消化道出血480例临床分析

    高原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临床常见,由于老年人本身的因素使该病临床特点和治疗有其特殊性.现就我院1999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48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窦炜;程艳春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高原高血压患者的藏药与中药治疗效果分析

    高血压病是门诊的常见病,据调查我国患病人数达1.6亿人,卫生部数据显示内地成年人患病率为18.8%.外来人员与世居藏民在高原环境下的高原高血压发病率为23.69%.在海拔4000m时,海拔的升高与血压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1].现对西藏阿里地区高血压病治疗现状,作如下报道.

    作者:高寒琦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手术室护士的护理工作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身心护理、系统化护理、个体化护理等现代护理模式相继被提出,其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进行身心全面的整体护理,这就要求护士整体看待患者,既帮助患者解除躯体痛苦,又帮助患者心理健康,调动患者的良好情绪.而手术室护理以其专业特殊性有别于一般临床护理,其工作节奏快、强度大,患者病情复杂.因此,如何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患者在就医的全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也成了手术室护士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据笔者多年手术室工作经验,对手术室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陈丽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观察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不同病因所致多种心脏病发展的终结果,是各种心脏疾病较常见的终末期临床表现,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明显提高而增加.该人群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增高,病死率也较高[1].近十几年来心衰治疗的概念已发生本质转变,已从改善血流动力学观点进展到生物学调整的观点.临床试验证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能延长心衰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对我院50例心衰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马靖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急性酒精中毒护理体会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性中毒疾病,就诊者多数已经出现恶心、呕吐、情绪不稳定、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改变.我科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共救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3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俊玲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小儿腹泻散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腹泻散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患儿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腹泻散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抗病毒、补液、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抗炎等常规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7%高于对照组的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泻总疗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肝功能、血尿常规检查无异常改变.结论 小儿腹泻散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安全有效,有利于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止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郭瑜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的防治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始于1976年,由美国Radovan首先应用于临床并获得成功,是外科学领域继显微外科技术应用推广后又一开拓创新性的贡献.实践证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修复重建外科领域中是一项使用有效的新技术,解决了烧伤、创伤、肿瘤等临床修复中的诸多难题,提高了治疗效果[1].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自诞生以来即存在2个主要缺点:(1)疗程较长,少则也需2次手术;(2)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提高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效果的关键之一.本文回顾了2003年2月-2009年3月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探讨其防治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翟卷平;孙凯;蒲玉婷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真空负压采血管在抽血中的应用体会

    静脉采血是护士每天都要接触到的技术操作,传统的注射器抽血,操作比较繁琐费力.我院采用BD公司生产的真空负压采血管,因操作简便,准确性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被采血者的恐惧感和痛苦.现将近几年的实践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维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中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病毒性心肌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治疗组应用炙甘草汤加减合并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LVE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心电图恢复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疗效佳,无不良反应,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仕群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肱骨干骨折骨不连的临床分析

    2001年2月-2005年8月我院共收治肱骨干骨折骨不连45例,其中保守治疗致骨不连21例,内固定术后骨不连24例,均采用手术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对本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骨不连的原因.

    作者:冯东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未处理自体血回输20例临床观察

    由于实质脏器破裂手术(如脾破裂、异位妊娠),病情急、出血量大,来不急备血或血源紧张,手术中回收自体输血十分重要[1].且目前肝炎、爱滋病等传染病日益增加,使得回收式自体输血日益受到关注;另外基层医院设备简陋,回输未处理自体血更加符合我国国情.2005年1月-2008年1月,我科对20例急诊手术患者进行了术中未处理自体血回输,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聂俊成 刊期: 2010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