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麻醉药品药物利用及处方分析

陈吉萍;张峥;肖琳琳

关键词:麻醉药品, 药物利用, 处方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评价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为合法、安全、合理地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药物利用研究和评价单位,统计我院2007-2009年麻醉药品处方,对麻醉药品的名称、剂量、用法用量、剂型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吗啡缓释片、哌替啶注射液、吗啡注射液的用量占该院麻醉药品的前3位;DUI排序前3位的是芬太尼注射液、吗啡缓释片、哌替啶注射液.不同麻醉药物在不同性别和年龄阶段有较大的用药差异.大部分处方使用基本合理,大多在DDD范围内.结论 我院麻醉处方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医师和药师应更加重视麻醉药品的使用和管理.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观察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不同病因所致多种心脏病发展的终结果,是各种心脏疾病较常见的终末期临床表现,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明显提高而增加.该人群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增高,病死率也较高[1].近十几年来心衰治疗的概念已发生本质转变,已从改善血流动力学观点进展到生物学调整的观点.临床试验证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能延长心衰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对我院50例心衰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马靖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急诊死亡者直系亲属急性应激障碍发生率调查

    目的 通过对急诊死亡者的直系亲属急性应激障碍发生率的调查,了解丧亲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走访邢台市人民医院急救部和急诊科接诊的急诊死亡者直系亲属,按照CCMD-Ⅲ急性应激障碍诊断标准进行筛查.结果 调查涉及211例死者的1321人直系亲属,符合急性应激障碍诊断标准者185人占14%.结论 在急诊抢救工作的同时,加强对丧亲者的心理护理,预防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杜忠云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肱骨干骨折骨不连的临床分析

    2001年2月-2005年8月我院共收治肱骨干骨折骨不连45例,其中保守治疗致骨不连21例,内固定术后骨不连24例,均采用手术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对本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骨不连的原因.

    作者:冯东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无痛分娩在产科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无痛分娩对产程,宫缩,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无痛分娩,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观察2组产程、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影响.结果 试验组第1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分娩镇痛效果明显,缩短了第1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不增加产后出血量,对新生儿无影响.

    作者:宋筱卫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川芎嗪腹腔灌洗和静脉滴注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川芎嗪腹腔灌洗和静脉滴注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选择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2组均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生长抑素、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肠外营养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川芎嗪腹腔灌洗和静脉滴注治疗(川芎嗪60mg+生理盐水1000ml腹腔灌洗及川芎嗪80mg+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腹痛缓解快,肛门恢复排气快,胃液大量减少,治愈时间明显缩短,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川芎嗪腹腔灌洗和静脉滴注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能改善腹腔微循环,减少肠粘连,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肠功能恢复,明显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祝永刚;翟喜超;司来杰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空调对医院重症监护室空气细菌的影响

    目的 研究医院重症监护室使用空调时对空气中细菌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空调环境下医院重症监护室工作时空气中细菌数量和种类的动态监测,对医院重症监护室空调使用前和使用后1、2、3和4h空气中细菌培养、计数和鉴定.结果 使用空调后1、2、3、4h空气中细菌数量均比使用空调前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空调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真菌的检出率升高.结论 使用空调可使重症监护室空气中细菌数量增多,对工作环境有一定负面影响,应注意空调的清洁,增加通风.

    作者:金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激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疗效以及参松养心胶囊对异丙肾上腺素停减率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急性心肌梗死并Ⅲ度AV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激素、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激素联合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VB开始恢复时间及异丙肾上腺素开始应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异丙肾上腺素停减率分别为87.5%和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激素、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Ⅲ度AVB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可减少异丙肾上腺素的用量、延长作用时间、缩短使用时间及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赵英艺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补中益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50例临床观察

    慢性结肠炎也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型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病,以腹泻、腹痛、黏液便、脓血便为主要特点,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本病且病程长,易复发,不易治愈.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补中益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此病,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骆仁兵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自控镇痛在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观察2种自控镇痛方法在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50例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组50例.术中观察并记录疼痛、镇静、下肢运动阻滞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镇痛优良率及轻、中度镇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A组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评分为(0.3±0.2)分明显低于PCEA组的(1.5±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IA组尿潴留发生率为8.0%明显低于PCEA组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A和PCEA用于剖宫术后镇痛均可获得安全和理想的镇痛效果,PCIA下肢运动阻滞程度及尿潴留发生率较PCEA明显低,且可避免PCEA潜在的一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艳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承德市隆化县2009年幼儿园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幼儿园是幼儿和学龄前儿童集体生活的主要场所,园中儿童健康状况是衡量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解本区集体儿童健康状况,明确今后儿保工作的重点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本文对2009年县直各幼儿园儿童进行体检并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云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应用疝修补补片修补肌疝的临床体会

    肌肉通过筋膜缺损而疝出称为肌疝,多因健康而强大的肌肉在猛烈收缩、挫伤、肿瘤切除、手术切除筋膜等致筋膜破裂所致.我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应用戈尔Mycromesh补片修补肌疝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华锋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干出血5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我国脑血管病病死率已升至第2位,脑干出血的病死率据文献报道达70%~80%[1].重症高血压是自发性脑干出血的常见病因.脑干是调节心血管运动、呼吸、吞咽、呕吐等重要生理活动的反射中枢.因此,临床中脑干出血的治疗非常棘手,曾被视为手术禁区.我院神经外科采取经幕上入路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干出血患者5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学;张圣旭;李革军;吴恒浩;孙建中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例分析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5例SLE合并TT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及时进行血浆置换和大剂量甲泼尼龙和环磷酰胺治疗,病情得到改善,均好转出院.结论 SLE合并TTP病情危重,既有SLE特征,也有TTP特征,治疗除尽早血浆置换外,早期使用环磷酰胺对改善预后也很重要.

    作者:王治国;刘学明;佟胜全;黄炜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因及相关因素,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923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有83例(8.99%)发生院内感染,感染发生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系及肠道感染,导致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3.98%,革兰阳性菌占21.14%,真菌占4.88%.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及抗生素使用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

    作者:陈五金;董继烈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联合用药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联合用药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疗效并总结其护理要点.方法 120例新生儿脓疱疮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治疗法,观察组采用联合用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疗效较好,且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燕勤;陈伟珍;韩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复方丹参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P)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治疗14d后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运军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不同产地葫芦巴醇溶性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分析

    目的 采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MS)对不同产地中药葫芦巴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 运用DiamonsilTM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乙腈-冰乙酸-水梯度洗脱;质谱采用ESI离子源,正离子与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 通过分析Q-TOFMS正、负离子质谱信息共检测到23个色谱峰,并结合对照品与相关文献数据其中鉴定出11个化合物结构,主要结构类型为黄酮类、皂苷类、生物碱类化合物.结论 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质谱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关文献数据信息检索可快速分析鉴定中药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中药效应物质的阐明提供一定依据,为中药成分的分离鉴定提供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

    作者:安福丽;张仲;陈贵银;郭喜军;陈迎春;相聪坤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的血压及心室肥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31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成2组.Ⅰ组(n=159)予以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Ⅱ组(n=159)只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2组均在给药前和给药6个月后分别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 治疗6个月后,2组SBP、DBP,IVST、LVPWT、LVDd、LVMI明显低于治疗前,且Ⅰ组低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和左旋氯地平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不仅能很好的控制高血压,而且能够逆转左心室肥厚.

    作者:钟开位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无缝性健康教育和管理方法对促进婴幼儿听力筛查的影响

    目的 探讨婴幼儿听力筛查的佳健康教育和管理方法.方法 (1)自行设计听力筛查调查表和学习内容;(2)利用孕妇学校讲座、儿童保健讲座,每次产检时进行听力筛查知识宣传.结果 7332例新生儿出生后3~7d采用耳声发射(OAE)听力筛查仪,初筛查率为98.3%高于健康教育之前的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通过308例;复筛采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父母未接受健康教育者复筛率为32.0%低于已接受健康教育者的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婴儿3~4个月龄时进行全面的听力学诊断和评估,有11例听力损失.结论 无缝性听力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能提高人们对听力筛查的认识,自觉让其孩子行听力筛查,将听力障碍婴儿筛查出来以达到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的目的 .

    作者:曹全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 将1999-2003年SAP患者27例设为A组,按照SAP常规处理原则予监护、止痛、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抗生素、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及给予静脉注射奥曲肽100μg,以后持续以25μg/h的速度静脉滴注,连用5~7d;将2003-2009年SAP患者44例设为B组,B组在A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SAP较单纯西药治疗更高效安全.

    作者:陈菊 刊期: 2010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