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忠云
目的 调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30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300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9类,其中抗感染药物占首位(23.67%).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41.67%),其次为免疫系统损害(23.67%).结论 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述耀;郑滢;陈娇玲;朱志伟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头孢菌素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主要有4方面:(1)有指征应用头孢菌素药物;(2)合理选择品种;(3)合理选择给药方案;(4)合理选择联用方案.
作者:刘春河;尹丽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 对儿科门诊115例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1例因高热、精神差、呕吐、心电图提示ST-T段改变转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外,其余病例经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后均痊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HFMD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病例病情较轻,预后良好,但有少数重症病例进展迅速,死亡率高,故应重视重症病例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徐剑慧;谷丽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专用溶媒、0.9%氯化钠(NaCl)及5%葡萄糖(GS)溶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测定不同时间供试品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pH值、含量及有关物质,比较泮托拉唑钠在3种溶液中的稳定性.结果 泮托拉唑钠在专用溶媒中的颜色无变化,pH值、含量和有关物质改变小.结论 泮托拉唑钠在专用溶媒中稳定性好.
作者:王建花;曹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2种自控镇痛方法在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50例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组50例.术中观察并记录疼痛、镇静、下肢运动阻滞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镇痛优良率及轻、中度镇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A组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评分为(0.3±0.2)分明显低于PCEA组的(1.5±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IA组尿潴留发生率为8.0%明显低于PCEA组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A和PCEA用于剖宫术后镇痛均可获得安全和理想的镇痛效果,PCIA下肢运动阻滞程度及尿潴留发生率较PCEA明显低,且可避免PCEA潜在的一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艳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始于1976年,由美国Radovan首先应用于临床并获得成功,是外科学领域继显微外科技术应用推广后又一开拓创新性的贡献.实践证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修复重建外科领域中是一项使用有效的新技术,解决了烧伤、创伤、肿瘤等临床修复中的诸多难题,提高了治疗效果[1].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自诞生以来即存在2个主要缺点:(1)疗程较长,少则也需2次手术;(2)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提高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效果的关键之一.本文回顾了2003年2月-2009年3月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探讨其防治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翟卷平;孙凯;蒲玉婷 刊期: 2010年第10期
高原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临床常见,由于老年人本身的因素使该病临床特点和治疗有其特殊性.现就我院1999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48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窦炜;程艳春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我县地处偏远山区,人口总数30多万,其中农村人口占85%,少数民族多,文化素质较低,对于避孕措施认识不足,因此补救措施仍然是实行计划生育的主要措施之一.自从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在我县应用以来,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吉俄教育莫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96例(冠心病组)及健康体检者35例(对照组),其中冠心病又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亚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亚组2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亚组32例.分别对冠心病组及对照组进行血清hs-CRP水平的测定.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各亚组间hs-CRP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AMI>UAP>SAP,P均<0.01).CHD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 血清hs-CRP水平的测定,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荣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异位妊娠指受精卵于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习称宫外孕,其以输卵管妊娠常见,占异位妊娠的95%[1].近年来,随着流产率的增加,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本病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早期症状和体征不明显,容易漏诊和误诊,若观察护理处置不当,将延误诊治,甚至危及生命.异位妊娠一旦发生破裂,出现剧烈腹痛、腹腔内出血,甚至休克,大多需要手术治疗.我院2005年3月-2006年3月为48例异位妊娠患者行手术治疗,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郑敏 刊期: 2010年第10期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生活中各种劳损、交通运输导致的车祸、运动意外造成的运动伤逐年上升,农村中医骨伤救治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一个有高度责任心、医术精湛的医师是患者康复的保证,反之患者康复无望,甚至终身残疾.笔者从事农村中医骨伤工作近20年,现通过以下6个病例对农村中医骨伤工作谈几点见解.
作者:尹显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扁桃体切除术后口含中药冰块对患者局部疼痛及防止渗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于扁桃体切除术后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和止血药以及漱口液漱口处理;试验组于扁桃体切除术后给予中药冰块口含的处理方法.结果 试验组术后3h停止渗血率、术后6h进食率、术后12h白膜形成率、术后16h疼痛消失率及术后24h发音正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扁桃体切除术后口含中药冰块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渗血,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郑芬 刊期: 2010年第10期
高血压病是门诊的常见病,据调查我国患病人数达1.6亿人,卫生部数据显示内地成年人患病率为18.8%.外来人员与世居藏民在高原环境下的高原高血压发病率为23.69%.在海拔4000m时,海拔的升高与血压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1].现对西藏阿里地区高血压病治疗现状,作如下报道.
作者:高寒琦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近年来,我国脑血管病病死率已升至第2位,脑干出血的病死率据文献报道达70%~80%[1].重症高血压是自发性脑干出血的常见病因.脑干是调节心血管运动、呼吸、吞咽、呕吐等重要生理活动的反射中枢.因此,临床中脑干出血的治疗非常棘手,曾被视为手术禁区.我院神经外科采取经幕上入路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干出血患者5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学;张圣旭;李革军;吴恒浩;孙建中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脂的相互关系,从而探讨CHD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CHD患者120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4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36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0例,另选取6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通过微量免疫荧光法测量Cpn特异性抗体,用酶联吸附法测定vWF,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结果 AMI组、UAP组Cpn特异性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n特异性抗体阳性患者vWF及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Cpn特异性抗体阴性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浆vWF及TC、TG、LDL-C水平与Cpn特异性IgG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呈正相关,HDL-C水平与之呈负相关.结论 Cpn致CHD的可能机制为:Cpn感染使体内vWF水平升高,协同血脂异常,激发和加重冠状动脉内炎性反应,促进患者血液黏稠度增加,动脉血栓发生率升高,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丽杰;王春艳;欧番文;邝志斌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不同病因所致多种心脏病发展的终结果,是各种心脏疾病较常见的终末期临床表现,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明显提高而增加.该人群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增高,病死率也较高[1].近十几年来心衰治疗的概念已发生本质转变,已从改善血流动力学观点进展到生物学调整的观点.临床试验证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能延长心衰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对我院50例心衰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马靖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笔者对2009年1月-12月就诊于我院儿科门诊的228例小儿腹泻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现将其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魏端;彭资宁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肥胖孕妇对分娩结局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分娩的孕妇253例根据孕前及产前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190例,比较2组产程、分娩方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程异常率、手术助产率和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妊娠高血压率、妊娠糖尿病率、产后出血率及产褥期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肥胖孕妇需要加强孕期保健,合理进食,避免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计珍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幼儿园是幼儿和学龄前儿童集体生活的主要场所,园中儿童健康状况是衡量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解本区集体儿童健康状况,明确今后儿保工作的重点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本文对2009年县直各幼儿园儿童进行体检并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云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引起的并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1].其特点为慢性反复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常并发肺心病和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尽管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氧疗等治疗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的主要方法,但合理、正确的护理亦是取得佳疗效的重要措施.我科2004年6月-2009年6月对住院的166例COPD患者,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及心理因素,组织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并给予实施,使患者得到大限度的恢复,生存质量得到提高.现将护理措施和康复锻炼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饶青梅 刊期: 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