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敏
目的 观察生大黄鼻饲和大承气汤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灌肠组50例和联合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灌肠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灌肠;联合组在灌肠组的基础上,给予生大黄鼻饲治疗.观察3组症状、体征和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结果 灌肠组和联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00%和94.12%,均高于对照组的84.63%,且联合组优于灌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灌肠组在改善症状和体征上均优于对照组,且联合组也优于灌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上比较,3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药联合生大黄鼻饲和大承气汤灌肠治疗SAP疗效满意.
作者:甘德春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患儿,女,足月顺产第2胎.出生后第4周发现全身黄染,大便颜色发白.到当地卫生院就诊,可疑新生儿黄疸,后黄疸逐渐加重,到当地市医院诊治,临床检查肝脏于肋缘下4cm,边缘光滑,质韧,化验室检查黄疸指数250U,谷丙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均增高,大便呈白陶土样,尿中胆色素升高.住院15d,症状无好转,转省儿童医院,经进一步检查后,诊断为先天性胆总管闭锁,6个月后死于肝功能衰竭.
作者:王振生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川芎嗪腹腔灌洗和静脉滴注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选择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2组均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生长抑素、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肠外营养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川芎嗪腹腔灌洗和静脉滴注治疗(川芎嗪60mg+生理盐水1000ml腹腔灌洗及川芎嗪80mg+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腹痛缓解快,肛门恢复排气快,胃液大量减少,治愈时间明显缩短,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川芎嗪腹腔灌洗和静脉滴注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能改善腹腔微循环,减少肠粘连,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肠功能恢复,明显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祝永刚;翟喜超;司来杰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性中毒疾病,就诊者多数已经出现恶心、呕吐、情绪不稳定、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改变.我科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共救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3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俊玲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患病率高达15%~22%,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密切,尤其是中、重度患者.心理因素可诱发或加重本病,影响患者的预后、疾病行为和生活质量,造成误工和医疗费用的大量增加.其发病机制和药物及心理治疗已成为当前一大热点,现探讨如下.
作者:黄爱民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黄芪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将9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高于对照组的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加用黄芪治疗,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东;刘晓光;李丽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研究东莞地区卒中康复期患者的居家健康照护情况.方法 对东莞地区卒中康复期患者和照护者进行问卷调查,取有效样本100份.对其基本资料、居家健康照护相关信息和需求项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调查表明患者的年龄以60~69岁为主,主要照护者67%是家政服务公司雇来的保姆;有关家庭护理的知识,9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从未听过居家健康照护;受访者希望能够提供肢体功能锻炼、常用物理疗法、言语功能训练、进食能力训练、起居移动训练等,以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主的知识和技能训练;期待由专科医师和护士提供居家健康照护.结论 应有计划的培养卒中患者居家健康照护人员,健全转介系统功能,落实持续性照护.
作者:胡艳红;袁少芬 刊期: 2010年第10期
颅脑损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是指颅脑损伤后同时或相继出现的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其特点是病情凶险,合并症多,病死率极高[1].现我院成功治疗1例颅脑损伤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长舒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硫酸吗啡控释片口服或直肠给药对晚期癌痛的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70例中、重度疼痛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给药组和直肠用药组,各35例.分别采用硫酸吗啡控释片口服或直肠给药,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药物的起效时间、镇痛时间存在个体差异.口服给药组总有效率为91.4%高于直肠用药组的8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镇痛途径.
作者:曾荣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护士长晨晚间靠床管理查房的效果.方法 将神经内科住院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观察组患者由护士长每天早晚2次查房;对照组患者由护士长每天早晨1次查房.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及护理记录书写合格率、护理服务及健康教育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护士长晨晚间靠床护理查房方式的护理效果优于传统的每天1次的晨间查房护理方式.
作者:马维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30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300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9类,其中抗感染药物占首位(23.67%).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41.67%),其次为免疫系统损害(23.67%).结论 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述耀;郑滢;陈娇玲;朱志伟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放射粒子植入(RPI)联合高频热疗(HFH)对兔肝VX2肿瘤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移植的方法建立兔肝VX2肿瘤模型,按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12只);RPI组(B组,12只);HFH组(C组,12只);RPI+HFH联合治疗组(D组,12只).18d后处理全部实验免并做切片标本,观测各组肿瘤生长率及MMP-2、MMP-9及CD34表达结果.结果 治疗18d后,B、C、D组肿瘤生长率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肿瘤生长率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d后MMP-2、MMP-9、CD34阳性表达:肿瘤中心组织和肿瘤边缘组织中,各指标阳性表达率均在D组中低,在A组高;B、D、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I、HFH 2种方法均可降低肿瘤的侵袭力,将二者联合运用,降低肿瘤侵袭力的作用更加明显.
作者:唐荣;李德卫;秦红军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外用紫金锭中冰片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JδW-DMWAX的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0.53mm,1.00μm,),Dikma DB-WAX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0.53mm,1.00μm);柱温165℃;检测器温度300℃;进样口温度250℃;载气:氮气.结果 龙脑对照品质量浓度在0.1002~2.0040mg/ml时与龙脑峰面积/内标物峰面积(A对/A内)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0.96%,RSD为0.82%(n=6).结论 该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外用紫金锭的质量控制.
作者:许智;李韶英;高茂国 刊期: 2010年第10期
2001年2月-2005年8月我院共收治肱骨干骨折骨不连45例,其中保守治疗致骨不连21例,内固定术后骨不连24例,均采用手术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对本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骨不连的原因.
作者:冯东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伤残或死亡后果的可能性[1].美国将胸外科、脑外科与妇产科、骨科并列为高风险科室,其风险是内科的10倍[2].胸外科患者发病突然,病情危重且变化快,在住院期间发生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建立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化解护理风险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将胸外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及管理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梁仕兰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病,严重影响小儿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8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开彬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近年来,我国脑血管病病死率已升至第2位,脑干出血的病死率据文献报道达70%~80%[1].重症高血压是自发性脑干出血的常见病因.脑干是调节心血管运动、呼吸、吞咽、呕吐等重要生理活动的反射中枢.因此,临床中脑干出血的治疗非常棘手,曾被视为手术禁区.我院神经外科采取经幕上入路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干出血患者5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学;张圣旭;李革军;吴恒浩;孙建中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联合1,6-二磷酸果糖(FDP)佐治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0.6g,每天1次;FDP 200mg/kg加10%葡萄糖2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4d;对照组给予极化液(5%葡萄糖盐水500ml+10%氯化钾10ml+胰岛素6U)和能量合剂(10%葡萄糖500ml+ATP40mg+肌苷1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4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表现及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联合FDP佐治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焦俊香 刊期: 2010年第10期
酶(enzyme)是一种由生物体内活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催化剂.细胞新陈代谢包括的所有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酶催化化学反应的能力叫酶活性.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具有两性电解质的性质,在一定溶液中可以发生解离作用.酶在水溶液环境中的解离状态和行为,都受到H+的影响.酶活性中心功能基团的解离状态将直接影响到酶的活化以及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其会随着溶液的pH值改变而改变.因此,溶液的pH对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有明显的影响.在某一定的pH值时,酶活性达大值,这一pH值称酶的适pH.不同的酶,适pH不尽相同.笔者以唾液淀粉酶为例,研究了其在不同pH条件下活性的高低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冰;原媛;赵文献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伴有全身性疾病的老年患者,手术的风险和难度自然较大,确保围手术期的安全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我院2000-2008年内窥镜鼻窦手术中≥60岁伴有全身性疾病的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就该类病例的围手术期处理进行如下探讨.
作者:解晶辉;宋文;朱旭 刊期: 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