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维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引起的并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1].其特点为慢性反复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常并发肺心病和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尽管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氧疗等治疗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的主要方法,但合理、正确的护理亦是取得佳疗效的重要措施.我科2004年6月-2009年6月对住院的166例COPD患者,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及心理因素,组织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并给予实施,使患者得到大限度的恢复,生存质量得到提高.现将护理措施和康复锻炼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饶青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引起尖锐湿疣(CA)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无包膜的双链子DNA病毒,有几十种基因型,常见由HPV-6和HPV-11引起,也有肿瘤HPV-16和HPV-18亚型.由于HPV自身的生活周期,其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并与感染细胞共生.HPV仅局限于感染部位的皮肤和黏膜,很少进入血液循环.病毒抗原与免疫细胞接触很少,极少发生抗原释放和抗原递呈,使机体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因而病毒不易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使尖锐湿疣易于复发或病毒处于潜伏状态,而成为临床棘手问题[1].尖锐湿疣治疗的目的是用物理、化学、免疫、中医等多种方法去除肉眼可见的疣体,改善症状和体征,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目前治疗方法很多,具体综述如下.
作者:吴国琼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腹股沟疝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复发率可高达10%~15%[1];其不足主要表现为:(1)术式在修补中存在张力;(2)术后牵扯感、疼痛;(3)恢复正常活动、劳动时间慢.近年来,国外专家提出了无张力疝修补术,使疝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改变.我院2006年7月-2009年9月采用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98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利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中药泻下法在现代治疗内、外、妇、儿科中的各种疾病已经较为普遍,有时甚至成为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现将泻下药的分类、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作者:贾凤斌;赵力学;张彦哲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硫酸吗啡控释片口服或直肠给药对晚期癌痛的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70例中、重度疼痛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给药组和直肠用药组,各35例.分别采用硫酸吗啡控释片口服或直肠给药,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药物的起效时间、镇痛时间存在个体差异.口服给药组总有效率为91.4%高于直肠用药组的8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镇痛途径.
作者:曾荣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均采用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后每天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续3个月;对照组术后不加用任何药物治疗,只作定期随访.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54.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优于单纯手术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卢玲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30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300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9类,其中抗感染药物占首位(23.67%).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41.67%),其次为免疫系统损害(23.67%).结论 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述耀;郑滢;陈娇玲;朱志伟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SCI)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2例SCI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综合膀胱功能训练,比较训练前及训练后15、30、60d的存留尿管、间断清洁导尿、自行排尿、尿路感染的效果.结果 42例患者经过综合膀胱功能训练60d,自行排尿34例(81.0%),间断清洁导尿7例(16.7%),滴漏尿1例(2.4%);尿路感染率:训练15d为33.3%(14例),30d为19.0%(8例),60d为11.9%(5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的趋势是存留尿管>间断清洁导尿>自行排尿.结论 综合性应用膀胱功能训练方法对SCI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及早拔出尿管、控制尿路感染、提高生存质量有显著意义.
作者:马丽;龙燕;冯丽丽;陈廷凤;李玫;温静;李婷婷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是对人类视力造成损害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人们对有关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防治工作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尚未取得预期的效果.随着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的诞生,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治疗获得显著效果,现将bevacizumab治疗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相关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燕;张少斌;王剑锋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患者,男,78岁.患高血压病,冠心病20余年.主因阵发性心房颤动急诊入院.查体:血压130/80mm Hg(1mm Hg=0.133kPa),心率100次/min,心律不齐.各项生化指标均正常.给予吸氧、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40mg+5%葡萄糖注射液及灯盏花注射液20mg+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等扩张冠状动脉治疗.治疗期间,患者突然出现意识昏迷、口眼斜.经头颅CT示:大面积脑梗死.立即实施急救,1h后呼吸、心跳停止,抢救无效,宣布死亡.
作者:李淑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不同病因所致多种心脏病发展的终结果,是各种心脏疾病较常见的终末期临床表现,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明显提高而增加.该人群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增高,病死率也较高[1].近十几年来心衰治疗的概念已发生本质转变,已从改善血流动力学观点进展到生物学调整的观点.临床试验证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能延长心衰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对我院50例心衰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马靖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由于实质脏器破裂手术(如脾破裂、异位妊娠),病情急、出血量大,来不急备血或血源紧张,手术中回收自体输血十分重要[1].且目前肝炎、爱滋病等传染病日益增加,使得回收式自体输血日益受到关注;另外基层医院设备简陋,回输未处理自体血更加符合我国国情.2005年1月-2008年1月,我科对20例急诊手术患者进行了术中未处理自体血回输,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聂俊成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的发展是当前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课题.空气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空气细菌污染直接影响医院的治疗质量.本文主要对面积相同而工作条件不同的3个手术室及2个产房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微生物监测.
作者:张明路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机制与典型哮喘的发病机制相同,都是以持续气道炎性反应与气道高反应性为特点.它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其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1],但比典型哮喘程度轻.2004年6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76例,现就其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肖文秀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化学药物治疗是当今抗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长春瑞滨(盖诺)是一种半合成的长春碱类抗癌药,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对人体正常组织具有严重的毒性和刺激性,一旦外渗可致局部皮肤红肿、疼痛、溃疡、坏死,甚至造成肢体功能障碍.我科对静脉滴注盖诺致局部组织坏死的患者3例,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局部用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冰 刊期: 2010年第10期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生活中各种劳损、交通运输导致的车祸、运动意外造成的运动伤逐年上升,农村中医骨伤救治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一个有高度责任心、医术精湛的医师是患者康复的保证,反之患者康复无望,甚至终身残疾.笔者从事农村中医骨伤工作近20年,现通过以下6个病例对农村中医骨伤工作谈几点见解.
作者:尹显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幼儿园是幼儿和学龄前儿童集体生活的主要场所,园中儿童健康状况是衡量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解本区集体儿童健康状况,明确今后儿保工作的重点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本文对2009年县直各幼儿园儿童进行体检并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云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灯盏花素和酚妥拉明联用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63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联合用药组33例.对照组进行控制呼吸道感染,解痉、平喘、化痰,合理使用强心利尿剂,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改善细胞代谢,对症治疗及并发症的治疗;联合用药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4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入,每天1次和酚妥拉明1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14d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联合用药组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灯盏花素和酚妥拉明联用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战国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多种中药制剂(香菇多糖、羟基喜树碱、鸦胆子油乳、香丹)联合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予香菇多糖注射液6mg+羟基喜树碱20mg+鸦胆子油60ml+香丹注射液30ml行腹腔灌注,每周重复1次,共4次;对照组予顺铂80~100mg腹腔灌注,每周重复1次,共4次.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腹水控制有效率为77.8%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mofsky评分:治疗组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其中恶心、呕吐、腹痛、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香菇多糖、羟基喜树碱、鸦胆子油乳、香丹注射液联合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朱伯扬;张栋;张念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 将1999-2003年SAP患者27例设为A组,按照SAP常规处理原则予监护、止痛、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抗生素、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及给予静脉注射奥曲肽100μg,以后持续以25μg/h的速度静脉滴注,连用5~7d;将2003-2009年SAP患者44例设为B组,B组在A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SAP较单纯西药治疗更高效安全.
作者:陈菊 刊期: 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