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仕兰
乳腺疾病是广大妇女的常见疾病,乳腺癌是中老年妇女死亡原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越来越城市化,乳腺癌越来越直逼中年妇女.我院开展社区服务以来,发现乳腺癌在中老年妇女人群中发生率不断上升,令人忧心.现报道如下.
作者:敬竹筠 刊期: 2010年第10期
高原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临床常见,由于老年人本身的因素使该病临床特点和治疗有其特殊性.现就我院1999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48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窦炜;程艳春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机制与典型哮喘的发病机制相同,都是以持续气道炎性反应与气道高反应性为特点.它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其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1],但比典型哮喘程度轻.2004年6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76例,现就其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肖文秀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 将1999-2003年SAP患者27例设为A组,按照SAP常规处理原则予监护、止痛、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抗生素、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及给予静脉注射奥曲肽100μg,以后持续以25μg/h的速度静脉滴注,连用5~7d;将2003-2009年SAP患者44例设为B组,B组在A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SAP较单纯西药治疗更高效安全.
作者:陈菊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硫酸吗啡控释片口服或直肠给药对晚期癌痛的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70例中、重度疼痛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给药组和直肠用药组,各35例.分别采用硫酸吗啡控释片口服或直肠给药,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药物的起效时间、镇痛时间存在个体差异.口服给药组总有效率为91.4%高于直肠用药组的8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镇痛途径.
作者:曾荣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病毒性心肌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治疗组应用炙甘草汤加减合并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LVE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心电图恢复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疗效佳,无不良反应,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仕群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SCI)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2例SCI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综合膀胱功能训练,比较训练前及训练后15、30、60d的存留尿管、间断清洁导尿、自行排尿、尿路感染的效果.结果 42例患者经过综合膀胱功能训练60d,自行排尿34例(81.0%),间断清洁导尿7例(16.7%),滴漏尿1例(2.4%);尿路感染率:训练15d为33.3%(14例),30d为19.0%(8例),60d为11.9%(5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的趋势是存留尿管>间断清洁导尿>自行排尿.结论 综合性应用膀胱功能训练方法对SCI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及早拔出尿管、控制尿路感染、提高生存质量有显著意义.
作者:马丽;龙燕;冯丽丽;陈廷凤;李玫;温静;李婷婷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MS)对不同产地中药葫芦巴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 运用DiamonsilTM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乙腈-冰乙酸-水梯度洗脱;质谱采用ESI离子源,正离子与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 通过分析Q-TOFMS正、负离子质谱信息共检测到23个色谱峰,并结合对照品与相关文献数据其中鉴定出11个化合物结构,主要结构类型为黄酮类、皂苷类、生物碱类化合物.结论 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质谱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关文献数据信息检索可快速分析鉴定中药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中药效应物质的阐明提供一定依据,为中药成分的分离鉴定提供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
作者:安福丽;张仲;陈贵银;郭喜军;陈迎春;相聪坤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采用蒙脱石散联合微生态制剂取代常规抗生素方法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门诊治疗的急性腹泻病患儿106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2组均给予口服补液、对症治疗、指导饮食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蒙脱石散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2组疗程均为72h.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的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蒙脱石散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治小儿急性腹泻病疗效肯定,可取代抗生素首选治疗绝大部分腹泻病例.
作者:方利才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疗效以及参松养心胶囊对异丙肾上腺素停减率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急性心肌梗死并Ⅲ度AV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激素、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激素联合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VB开始恢复时间及异丙肾上腺素开始应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异丙肾上腺素停减率分别为87.5%和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激素、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Ⅲ度AVB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可减少异丙肾上腺素的用量、延长作用时间、缩短使用时间及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赵英艺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其临床进展过程缓慢,但临床上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病情不可逆转,往往进行性发展直至肾功能衰竭.有学者研究认为30%~50%的糖尿病(DM)患者会合并DN,成为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DM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对本病早期诊断,在严格执行治疗医嘱的前提下,积极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知识宣教及时监测血糖和尿糖等护理措施,可以延缓DN的进展,提高生命的质量.现将DN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唐丽群 刊期: 2010年第10期
颅脑损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是指颅脑损伤后同时或相继出现的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其特点是病情凶险,合并症多,病死率极高[1].现我院成功治疗1例颅脑损伤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长舒 刊期: 2010年第10期
高血压病是门诊的常见病,据调查我国患病人数达1.6亿人,卫生部数据显示内地成年人患病率为18.8%.外来人员与世居藏民在高原环境下的高原高血压发病率为23.69%.在海拔4000m时,海拔的升高与血压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1].现对西藏阿里地区高血压病治疗现状,作如下报道.
作者:高寒琦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5例SLE合并TT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及时进行血浆置换和大剂量甲泼尼龙和环磷酰胺治疗,病情得到改善,均好转出院.结论 SLE合并TTP病情危重,既有SLE特征,也有TTP特征,治疗除尽早血浆置换外,早期使用环磷酰胺对改善预后也很重要.
作者:王治国;刘学明;佟胜全;黄炜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输尿管结石发病急,症状重,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在急腹症中占较大比例.超声检查方便、直观性强,无痛苦及不良反应且诊断准确,是临床确诊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本文就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临床、超声诊断并经手术或体外震波碎石术确诊的7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春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美洛西林钠为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用于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中敏感菌株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妇科和生殖器官等感染,如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腹膜炎、骨髓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和眼、耳、鼻、喉科感染.我科应用美洛西林钠治疗双肾输尿管结石碎石术后患者致血小板减少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桂芹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笔者对2009年1月-12月就诊于我院儿科门诊的228例小儿腹泻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现将其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魏端;彭资宁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急诊死亡者的直系亲属急性应激障碍发生率的调查,了解丧亲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走访邢台市人民医院急救部和急诊科接诊的急诊死亡者直系亲属,按照CCMD-Ⅲ急性应激障碍诊断标准进行筛查.结果 调查涉及211例死者的1321人直系亲属,符合急性应激障碍诊断标准者185人占14%.结论 在急诊抢救工作的同时,加强对丧亲者的心理护理,预防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杜忠云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患儿,女,足月顺产第2胎.出生后第4周发现全身黄染,大便颜色发白.到当地卫生院就诊,可疑新生儿黄疸,后黄疸逐渐加重,到当地市医院诊治,临床检查肝脏于肋缘下4cm,边缘光滑,质韧,化验室检查黄疸指数250U,谷丙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均增高,大便呈白陶土样,尿中胆色素升高.住院15d,症状无好转,转省儿童医院,经进一步检查后,诊断为先天性胆总管闭锁,6个月后死于肝功能衰竭.
作者:王振生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50例老年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25例和治疗组(联合银杏达莫组)25例,2组均应用心绞痛常规治疗,疗程均为7d.观察2组疗效及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凝血功能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治疗前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UAP疗效好,安全可靠.
作者:房大明;刘俊;梁雪山;沙海静;杨兰;袁计生;马艳 刊期: 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