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东莞地区卒中康复期患者居家健康照护需求的调查研究

胡艳红;袁少芬

关键词:东莞地区, 居家健康照护, 卒中康复期
摘要:目的 调查研究东莞地区卒中康复期患者的居家健康照护情况.方法 对东莞地区卒中康复期患者和照护者进行问卷调查,取有效样本100份.对其基本资料、居家健康照护相关信息和需求项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调查表明患者的年龄以60~69岁为主,主要照护者67%是家政服务公司雇来的保姆;有关家庭护理的知识,9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从未听过居家健康照护;受访者希望能够提供肢体功能锻炼、常用物理疗法、言语功能训练、进食能力训练、起居移动训练等,以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主的知识和技能训练;期待由专科医师和护士提供居家健康照护.结论 应有计划的培养卒中患者居家健康照护人员,健全转介系统功能,落实持续性照护.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胸外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及管理防范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伤残或死亡后果的可能性[1].美国将胸外科、脑外科与妇产科、骨科并列为高风险科室,其风险是内科的10倍[2].胸外科患者发病突然,病情危重且变化快,在住院期间发生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建立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化解护理风险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将胸外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及管理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梁仕兰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病情长期未得到良好治疗的特有临床表现.糖尿病患者由于血液中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从而导致血糖高,有利于某些细菌繁殖;蛋白质合成障碍,抑制了抗体产生及细胞的吞噬作用,机体抵抗力低下,并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尤以下肢感染较为常见,可形成顽固性慢性溃疡,也可延蔓为骨髓炎及坏疽,甚至发展到截肢的地步.本科2007年6月-2010年1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32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建菲;王建茹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肥胖孕妇分娩结局及预后探讨

    目的 探讨肥胖孕妇对分娩结局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分娩的孕妇253例根据孕前及产前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190例,比较2组产程、分娩方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程异常率、手术助产率和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妊娠高血压率、妊娠糖尿病率、产后出血率及产褥期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肥胖孕妇需要加强孕期保健,合理进食,避免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计珍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高原老年上消化道出血480例临床分析

    高原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临床常见,由于老年人本身的因素使该病临床特点和治疗有其特殊性.现就我院1999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48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窦炜;程艳春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小儿腹泻散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腹泻散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患儿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腹泻散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抗病毒、补液、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抗炎等常规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7%高于对照组的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泻总疗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肝功能、血尿常规检查无异常改变.结论 小儿腹泻散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安全有效,有利于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止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郭瑜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高原高血压患者的藏药与中药治疗效果分析

    高血压病是门诊的常见病,据调查我国患病人数达1.6亿人,卫生部数据显示内地成年人患病率为18.8%.外来人员与世居藏民在高原环境下的高原高血压发病率为23.69%.在海拔4000m时,海拔的升高与血压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1].现对西藏阿里地区高血压病治疗现状,作如下报道.

    作者:高寒琦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中西医治疗小儿肺炎82例临床分析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病,严重影响小儿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8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开彬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门诊健康教育的形式与对策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如何做好门诊健康教育工作,是医院门诊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现将我院门诊健康教育的形式与策略报道如下.

    作者:沈建亚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瑞芬太尼术前镇痛在急症剖宫产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术前镇痛用于急症剖宫产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将足月妊娠急症剖宫产且伴有术前剧烈宫缩痛产妇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给予瑞芬太尼0.3μg/kg静脉注射+0.04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注,镇痛不足时追加0.15μg/kg,再按常规行腰硬联合麻醉;B组按常规行腰硬联合麻醉.监测记录产妇疼痛情况、呼吸及循环变化、麻醉操作时患者配合情况、麻醉操作耗时、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术后比较2组以上指标.结果 A组疼痛明显缓解、麻醉操作时患者配合情况好于B组,麻醉操作耗时(4.5±1.2)min少于B组的(6.2±1.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血压、心率、SpO2、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术前镇痛用于急症剖宫产效果良好、有利于麻醉操作,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黄晓雷;曹君;文亚杰;吴铭广;谷寅;李元涛;袁从顺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治疗体会

    腹股沟疝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复发率可高达10%~15%[1];其不足主要表现为:(1)术式在修补中存在张力;(2)术后牵扯感、疼痛;(3)恢复正常活动、劳动时间慢.近年来,国外专家提出了无张力疝修补术,使疝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改变.我院2006年7月-2009年9月采用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98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利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96例(冠心病组)及健康体检者35例(对照组),其中冠心病又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亚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亚组2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亚组32例.分别对冠心病组及对照组进行血清hs-CRP水平的测定.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各亚组间hs-CRP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AMI>UAP>SAP,P均<0.01).CHD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 血清hs-CRP水平的测定,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荣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无痛分娩在产科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无痛分娩对产程,宫缩,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无痛分娩,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观察2组产程、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影响.结果 试验组第1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分娩镇痛效果明显,缩短了第1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不增加产后出血量,对新生儿无影响.

    作者:宋筱卫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川芎嗪腹腔灌洗和静脉滴注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川芎嗪腹腔灌洗和静脉滴注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选择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2组均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生长抑素、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肠外营养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川芎嗪腹腔灌洗和静脉滴注治疗(川芎嗪60mg+生理盐水1000ml腹腔灌洗及川芎嗪80mg+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腹痛缓解快,肛门恢复排气快,胃液大量减少,治愈时间明显缩短,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川芎嗪腹腔灌洗和静脉滴注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能改善腹腔微循环,减少肠粘连,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肠功能恢复,明显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祝永刚;翟喜超;司来杰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阵发性心房颤动引发大面积脑梗死致死1例

    患者,男,78岁.患高血压病,冠心病20余年.主因阵发性心房颤动急诊入院.查体:血压130/80mm Hg(1mm Hg=0.133kPa),心率100次/min,心律不齐.各项生化指标均正常.给予吸氧、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40mg+5%葡萄糖注射液及灯盏花注射液20mg+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等扩张冠状动脉治疗.治疗期间,患者突然出现意识昏迷、口眼斜.经头颅CT示:大面积脑梗死.立即实施急救,1h后呼吸、心跳停止,抢救无效,宣布死亡.

    作者:李淑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联合果糖佐治急性病毒性心肌炎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联合1,6-二磷酸果糖(FDP)佐治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0.6g,每天1次;FDP 200mg/kg加10%葡萄糖2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4d;对照组给予极化液(5%葡萄糖盐水500ml+10%氯化钾10ml+胰岛素6U)和能量合剂(10%葡萄糖500ml+ATP40mg+肌苷1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4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表现及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联合FDP佐治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焦俊香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新药研发风险的应对策略

    目的 探讨新药研发风险的应对策略.方法 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分析新药研发风险类型和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 通过分析,得出政策风险、法律风险等八大风险的应对策略.结论 通过合理的风险应对策略可以减少或化解各种新药研发风险.

    作者:郭昆鹏;潘振;于培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完全钙化型脑膜瘤5例误诊分析

    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非神经胶质肿瘤,占颅内原发肿瘤的15%~20%,成人常见,发病年龄的曲线高峰在40~60岁,男女之比为1∶ 2,影像学以等密度和稍高密度常见.完全钙化型脑膜瘤表现在文献中偶有提及,现将我院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5例完全钙化型脑膜瘤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赵沁萍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东莞地区卒中康复期患者居家健康照护需求的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研究东莞地区卒中康复期患者的居家健康照护情况.方法 对东莞地区卒中康复期患者和照护者进行问卷调查,取有效样本100份.对其基本资料、居家健康照护相关信息和需求项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调查表明患者的年龄以60~69岁为主,主要照护者67%是家政服务公司雇来的保姆;有关家庭护理的知识,9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从未听过居家健康照护;受访者希望能够提供肢体功能锻炼、常用物理疗法、言语功能训练、进食能力训练、起居移动训练等,以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主的知识和技能训练;期待由专科医师和护士提供居家健康照护.结论 应有计划的培养卒中患者居家健康照护人员,健全转介系统功能,落实持续性照护.

    作者:胡艳红;袁少芬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头孢菌素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主要有4方面:(1)有指征应用头孢菌素药物;(2)合理选择品种;(3)合理选择给药方案;(4)合理选择联用方案.

    作者:刘春河;尹丽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B型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75例临床分析

    输尿管结石发病急,症状重,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在急腹症中占较大比例.超声检查方便、直观性强,无痛苦及不良反应且诊断准确,是临床确诊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本文就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临床、超声诊断并经手术或体外震波碎石术确诊的7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春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