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勤;陈伟珍;韩海燕
目的 观察改良缝合方式对剖宫产后皮肤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5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00例采用改良后缝后方式缝合皮肤,对照组150例采用常规褥式缝合法缝合皮肤.术后2个月观察2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试验组甲级愈合率为100.0%,对照组为98.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缝线反应发生率为22.5%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皮肤对合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剖宫产改良后缝合方式皮肤得到良好的甲级愈合效果,缝线反应率低,缝合后皮肤瘢痕美观自然,值得推广.
作者:王俊婷;张瑞存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机制与典型哮喘的发病机制相同,都是以持续气道炎性反应与气道高反应性为特点.它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其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1],但比典型哮喘程度轻.2004年6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76例,现就其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肖文秀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如何做好门诊健康教育工作,是医院门诊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现将我院门诊健康教育的形式与策略报道如下.
作者:沈建亚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50例老年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25例和治疗组(联合银杏达莫组)25例,2组均应用心绞痛常规治疗,疗程均为7d.观察2组疗效及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凝血功能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治疗前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UAP疗效好,安全可靠.
作者:房大明;刘俊;梁雪山;沙海静;杨兰;袁计生;马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患者,男,78岁.患高血压病,冠心病20余年.主因阵发性心房颤动急诊入院.查体:血压130/80mm Hg(1mm Hg=0.133kPa),心率100次/min,心律不齐.各项生化指标均正常.给予吸氧、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40mg+5%葡萄糖注射液及灯盏花注射液20mg+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等扩张冠状动脉治疗.治疗期间,患者突然出现意识昏迷、口眼斜.经头颅CT示:大面积脑梗死.立即实施急救,1h后呼吸、心跳停止,抢救无效,宣布死亡.
作者:李淑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MS)对不同产地中药葫芦巴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 运用DiamonsilTM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乙腈-冰乙酸-水梯度洗脱;质谱采用ESI离子源,正离子与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 通过分析Q-TOFMS正、负离子质谱信息共检测到23个色谱峰,并结合对照品与相关文献数据其中鉴定出11个化合物结构,主要结构类型为黄酮类、皂苷类、生物碱类化合物.结论 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质谱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关文献数据信息检索可快速分析鉴定中药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中药效应物质的阐明提供一定依据,为中药成分的分离鉴定提供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
作者:安福丽;张仲;陈贵银;郭喜军;陈迎春;相聪坤 刊期: 2010年第10期
静脉采血是护士每天都要接触到的技术操作,传统的注射器抽血,操作比较繁琐费力.我院采用BD公司生产的真空负压采血管,因操作简便,准确性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被采血者的恐惧感和痛苦.现将近几年的实践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维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的血压及心室肥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31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成2组.Ⅰ组(n=159)予以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Ⅱ组(n=159)只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2组均在给药前和给药6个月后分别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 治疗6个月后,2组SBP、DBP,IVST、LVPWT、LVDd、LVMI明显低于治疗前,且Ⅰ组低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和左旋氯地平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不仅能很好的控制高血压,而且能够逆转左心室肥厚.
作者:钟开位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医院重症监护室使用空调时对空气中细菌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空调环境下医院重症监护室工作时空气中细菌数量和种类的动态监测,对医院重症监护室空调使用前和使用后1、2、3和4h空气中细菌培养、计数和鉴定.结果 使用空调后1、2、3、4h空气中细菌数量均比使用空调前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空调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真菌的检出率升高.结论 使用空调可使重症监护室空气中细菌数量增多,对工作环境有一定负面影响,应注意空调的清洁,增加通风.
作者:金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引起的并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1].其特点为慢性反复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常并发肺心病和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尽管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氧疗等治疗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的主要方法,但合理、正确的护理亦是取得佳疗效的重要措施.我科2004年6月-2009年6月对住院的166例COPD患者,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及心理因素,组织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并给予实施,使患者得到大限度的恢复,生存质量得到提高.现将护理措施和康复锻炼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饶青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新药研发风险的应对策略.方法 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分析新药研发风险类型和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 通过分析,得出政策风险、法律风险等八大风险的应对策略.结论 通过合理的风险应对策略可以减少或化解各种新药研发风险.
作者:郭昆鹏;潘振;于培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 对儿科门诊115例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1例因高热、精神差、呕吐、心电图提示ST-T段改变转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外,其余病例经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后均痊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HFMD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病例病情较轻,预后良好,但有少数重症病例进展迅速,死亡率高,故应重视重症病例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徐剑慧;谷丽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采用蒙脱石散联合微生态制剂取代常规抗生素方法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门诊治疗的急性腹泻病患儿106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2组均给予口服补液、对症治疗、指导饮食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蒙脱石散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2组疗程均为72h.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的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蒙脱石散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治小儿急性腹泻病疗效肯定,可取代抗生素首选治疗绝大部分腹泻病例.
作者:方利才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及设备的改进,包括肾部分切除术、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肾盂成形术以及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等复杂手术在内的腹腔镜下器官切除及重建手术已经可行.与传统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在术中和术后具有很多优点[1].近2年来,单孔腹腔镜技术作为腹腔镜泌尿外科的一个方向迅速发展,单孔腹腔镜技术因减少套管数可进一步减少创伤,增加术后美容效果.单孔腹腔镜下肾冷冻治疗、肾切除术、肾盂成形术以及活供体肾脏切除术已有报道[2~5].
作者:顾小冰;吴慧娟;李丽敏;吴巧玲;张俏霞;吴岚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P)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治疗14d后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运军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外用紫金锭中冰片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JδW-DMWAX的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0.53mm,1.00μm,),Dikma DB-WAX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0.53mm,1.00μm);柱温165℃;检测器温度300℃;进样口温度250℃;载气:氮气.结果 龙脑对照品质量浓度在0.1002~2.0040mg/ml时与龙脑峰面积/内标物峰面积(A对/A内)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0.96%,RSD为0.82%(n=6).结论 该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外用紫金锭的质量控制.
作者:许智;李韶英;高茂国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专用溶媒、0.9%氯化钠(NaCl)及5%葡萄糖(GS)溶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测定不同时间供试品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pH值、含量及有关物质,比较泮托拉唑钠在3种溶液中的稳定性.结果 泮托拉唑钠在专用溶媒中的颜色无变化,pH值、含量和有关物质改变小.结论 泮托拉唑钠在专用溶媒中稳定性好.
作者:王建花;曹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生活中各种劳损、交通运输导致的车祸、运动意外造成的运动伤逐年上升,农村中医骨伤救治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一个有高度责任心、医术精湛的医师是患者康复的保证,反之患者康复无望,甚至终身残疾.笔者从事农村中医骨伤工作近20年,现通过以下6个病例对农村中医骨伤工作谈几点见解.
作者:尹显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其临床进展过程缓慢,但临床上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病情不可逆转,往往进行性发展直至肾功能衰竭.有学者研究认为30%~50%的糖尿病(DM)患者会合并DN,成为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DM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对本病早期诊断,在严格执行治疗医嘱的前提下,积极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知识宣教及时监测血糖和尿糖等护理措施,可以延缓DN的进展,提高生命的质量.现将DN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唐丽群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术前镇痛用于急症剖宫产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将足月妊娠急症剖宫产且伴有术前剧烈宫缩痛产妇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给予瑞芬太尼0.3μg/kg静脉注射+0.04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注,镇痛不足时追加0.15μg/kg,再按常规行腰硬联合麻醉;B组按常规行腰硬联合麻醉.监测记录产妇疼痛情况、呼吸及循环变化、麻醉操作时患者配合情况、麻醉操作耗时、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术后比较2组以上指标.结果 A组疼痛明显缓解、麻醉操作时患者配合情况好于B组,麻醉操作耗时(4.5±1.2)min少于B组的(6.2±1.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血压、心率、SpO2、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术前镇痛用于急症剖宫产效果良好、有利于麻醉操作,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黄晓雷;曹君;文亚杰;吴铭广;谷寅;李元涛;袁从顺 刊期: 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