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瘫康1号液颈动脉加压灌注治疗偏瘫的疗效观察

熊红;陈卫权;陈美霞

关键词:瘫康1号液, 颈动脉加压灌注, 偏瘫
摘要:目的 观察瘫康1号液颈动脉加压灌注治疗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缺血性偏瘫患者801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09例,对照组192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瘫康1号液经患者颈动脉加压灌注,1次/d,连用3d,休息1d,10次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瘫康1号液经颈动脉加压灌注治疗偏瘫疗效满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梗阻163例临床分析

    结肠梗阻临床并不少见,大量报道则相对较少.现就我院在2001年11月-2007年8月收治的 163例结肠梗阻患者,对其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

    作者:苏长顺;杨曙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在瑞芬太尼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对瑞芬太尼麻醉下胆囊切除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40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n=20),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组(Ⅰ组):麻醉前静脉注射布托啡诺30μg/kg超前镇痛;对照组:麻醉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在手术结束后0.5、2、4、8、16、24h测定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观察镇痛效果;同时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拔管后清醒评分及术后嗜睡、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术后VAS评分及术中瑞芬太尼用量Ⅰ组<Ⅱ组(P<0.05);拔管时间及拔管后清醒评分Ⅰ组>Ⅱ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布托啡诺超前镇痛能够弥补瑞芬太尼麻醉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不足的缺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采用.

    作者:潘云松;殷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麻醉人工流产术不良反应的观察护理

    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麻醉具有诱导快、作用强、苏醒快的特点,是门诊无痛人工流产的主要麻醉方法[1].其优点是人工流产时患者不再忍受剧烈疼痛,更好地保护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

    作者:周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疗效,评价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方法收集整理我院近3年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12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2例.治疗组给通心络胶囊口服,观察用药前、后血脂水平,同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组用药3个月后,血TC、TG、LDL-c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1﹚,HDL-c则升高(P<0.05﹚,临床症状获得不同程度改善. 结论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应用通心络胶囊有较好的调脂疗效,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明;闫莉;张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氯胺酮致术中急性肺水肿1例

    近10年来,我院应用氯胺酮用于小儿非气管内插管麻醉,出现1例术中喉痉挛处理不当引起急性肺水肿,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建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炎琥宁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2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38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30例)和对照组(150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炎琥宁,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的平均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咽痛消失时间与咽部充血好转时间均短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炎琥宁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

    作者:朱登芝;张丽彩;郭彦荣;贾学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疏血通治疗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人体血管粥样硬化越来越年轻化、普遍化,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到人类的生活质量,其发病率较高,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作者:杨士芝;杨善美;魏述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对37例早孕妇女药物流产的效果分析

    药物流产应用方便,可在家服药,不需手术,痛苦小,效果可靠,可避免一些人工流产所引起的并发症[1].但是,药物流产也有一些弊端, 如感染及其他的一些不良反应.

    作者:党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儿科发热患者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EBN) 就是遵循证据的护理学,是指护理人员审慎、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护理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原则,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订护理措施,为患者实施有效又佳的护理.

    作者:苑秋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管理

    安全有效地控制感染,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中心目的.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缓解细菌耐药性发生、降低医药费用的关键.

    作者:王爱芳;石文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分析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M)是一个半合成的15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如组织选择性高、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在酸性环境中稳定等.

    作者:王海生;王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用药调查分析

    随着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用于临床的各类药物日益增多,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多[1].为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的用药现状和用药趋势,分析评估我院门诊处方药品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门诊患者,合理、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药物来预防和控制疾病及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2],现就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刘建宁;许彩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6个月后对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律失常在治疗1、6个月后均明显减少.而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无明显变化,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曲美他嗪可以明显减少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律失常.

    作者:阳家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3例

    患者,3例,其中男2例,分别为7岁和60岁,女1例,57岁,为一家人.2008年3月收入院,老年男性既往诊断冠心病、高血压,女性既往诊断慢性胃炎.均为食用家庭自制臭豆腐所致.进食后3~12h发病,儿童由于进食少,潜伏期长,约12h后发病.

    作者:侯云生;马彦华;刘冬云;张拥军;李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急危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比较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ICU的应用情况来评价PD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取前瞻性随机性研究方法比较PDT(Portex法)组和OT组在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操作相关的死亡率和操作时间.结果 PDT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T组(P<0.05).OT组与操作相关死亡率为1.5%,PDT组则没有与操作相关的死亡情况发生.OT组平均操作时间(24.2±8.6)min,PDT组平均操作时间为(9.6±3.2)min,PDT操作时间明显比OT短(P<0.01).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可在床旁进行,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明显优于开放性气管切开术,可在严密监护下广泛应用于急危患者.

    作者:肖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洁净手术室的管理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外科手术领域的扩大,高、难、尖手术项目的开展,对手术室空气及环境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我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为一体的县级综合性医院.

    作者:彭远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肝纤维化指标水平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老年体检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112例老年脂肪肝患者和9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IgA、IgG、IgM含量及采用放射免疫吸附试验(RIA)测定其血清透明质酸(HA)、IV型前胶原肽(IVC)及层黏连蛋白(LN)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老年脂肪肝患者血清IgA、IgG、IgM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纤维化指标HA、IVC、L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患者血清IgA、IgG、IgM与HA、IVC、L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为明显的肝纤维化倾向.检测其血清IgA、IgG、IgM与HA、IVC、LN含量,对于脂肪肝纤维化的诊断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毕明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颅脑损伤后心肌酶改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心肌酶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8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分为A组(GCS 9~15分)36例及B组(GCS 3~8分)44例2个观察组,另设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AST、CK、CKMB、LDH,将测定值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将B组分为B1(GCS 3~5分)及B2(GCS 6~8分)两个亚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清心肌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A、B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B1与B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清心肌酶升高,其程度与损伤程度有关,损伤越严重心肌酶越高,早期检查血清心肌酶可作为伤情及预后的判断指标.

    作者:陆健;张伟光;黄国洲;利文倩;丁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胃肠道腺癌组织中nm23与Ki67、ToPoⅡ的表达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nm23与Ki67、ToPoⅡ在消化道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m23与Ki67、ToPoⅡ在消化道89例腺癌中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判断分析.结果 nm23总阳性率为95.5%(85/89),高-中分化癌阳性率93.8%(60/64),低分化癌阳性率为100%.Ki67总阳性率为91.0%(84/89),高-中分化癌阳性率92.1%(59/64),低分化癌阳性率为88.0%(22/25).ToPoⅡ总阳性率为84.3%(75/89),高-中分化癌阳性率81.2%(52/64),低分化癌阳性率为92.0%(23/25).nm23与Ki67有负相关性,随nm23阳性强度的增加,Ki67阳性强度降低(P<0.05).nm23与ToPoⅡ无相关性(P>0.05).结论 nm23与Ki67呈负相关,与ToPoⅡ无相关性.

    作者:王代文;唐治蓉;朱华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脂肪肝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改善、饮食结构发生改变,以及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脂肪肝患者日益增多.为了解脂肪肝患者健康知识的现状并寻找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笔者用自制量表比较教育前后脂肪肝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管理率、治疗率、脂肪肝控制率以及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合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