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云松;殷政
目的 了解炎性标志物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研究代谢综合征者的代谢指标.结果 发现在校正2组年龄、性别、BMI后,其hsCRP水平、肥胖程度、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明显升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sCRP与年龄、三酰甘油、舒张压、餐后2h血糖代谢综合征亚组分密切相关(P<0.05).hsCRP水平随MS代谢紊乱数目的 增多而明显升高(P<0.01).结论 CRP与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S可能是一种低度炎性性疾病.
作者:白晓苏;陆泽元;柳岚;赖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nm23与Ki67、ToPoⅡ在消化道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m23与Ki67、ToPoⅡ在消化道89例腺癌中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判断分析.结果 nm23总阳性率为95.5%(85/89),高-中分化癌阳性率93.8%(60/64),低分化癌阳性率为100%.Ki67总阳性率为91.0%(84/89),高-中分化癌阳性率92.1%(59/64),低分化癌阳性率为88.0%(22/25).ToPoⅡ总阳性率为84.3%(75/89),高-中分化癌阳性率81.2%(52/64),低分化癌阳性率为92.0%(23/25).nm23与Ki67有负相关性,随nm23阳性强度的增加,Ki67阳性强度降低(P<0.05).nm23与ToPoⅡ无相关性(P>0.05).结论 nm23与Ki67呈负相关,与ToPoⅡ无相关性.
作者:王代文;唐治蓉;朱华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比较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ICU的应用情况来评价PD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取前瞻性随机性研究方法比较PDT(Portex法)组和OT组在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操作相关的死亡率和操作时间.结果 PDT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T组(P<0.05).OT组与操作相关死亡率为1.5%,PDT组则没有与操作相关的死亡情况发生.OT组平均操作时间(24.2±8.6)min,PDT组平均操作时间为(9.6±3.2)min,PDT操作时间明显比OT短(P<0.01).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可在床旁进行,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明显优于开放性气管切开术,可在严密监护下广泛应用于急危患者.
作者:肖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外科手术领域的扩大,高、难、尖手术项目的开展,对手术室空气及环境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我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为一体的县级综合性医院.
作者:彭远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固金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3组,固金解毒方加化疗组(中药加化疗组)30例,化疗组30例,固金解毒方中药组30例.3组均以21d为1周期,3个周期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癌灶、生存质量、气虚证候及细胞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中药加化疗组在有效率、生存质量改善、气虚证候改善及细胞免疫等方面均优于化疗组(P<0.05).结论 固金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有较好的增效解毒作用.
作者:尤家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急性软组织损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2000年1月-2006年1月,笔者用活血散外敷治疗四肢急性软组织损伤9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光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6个月后对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律失常在治疗1、6个月后均明显减少.而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无明显变化,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曲美他嗪可以明显减少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律失常.
作者:阳家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抗凝剂加血小板抑制剂的临床疗效.方法 低分子肝素0.4ml皮下注射(腹部),1次/12h,疗程2周,合用阿司匹林肠溶片0.3g,1次/d.结果 11例患者除1例发生皮下出血外均治愈或好转.结论 抗凝与抗血小板聚集对脑梗死患者并发DVT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徐朝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非杓型原发型高血压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方法 测定82例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64例非杓型原发型高血压患者的CRP浓度.结果 杓型原发性高血压组的C反应蛋白浓度显著低于非杓型原发型高血压组(P<0.05).结论 高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与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申艺冬;苑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思密达减轻红霉素对小儿胃肠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88例需要静脉滴注红霉素的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静脉滴注红霉素前,口服思密达,对照组则不用药.结果 观察组出现胃肠反应24例,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36例,发生率为90.0%.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思密达能有效地减轻红霉素的胃肠反应.
作者:杨立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人民生活改善、饮食结构发生改变,以及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脂肪肝患者日益增多.为了解脂肪肝患者健康知识的现状并寻找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笔者用自制量表比较教育前后脂肪肝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管理率、治疗率、脂肪肝控制率以及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合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扭转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50例乙状结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亚急性起病40例,急性起病10例.28例有腹痛、腹胀、便秘三联征.40例通过X线检查而确诊.非手术治疗6例,成功4例.手术治疗46例,一期切除吻合22例,Hartmann手术10例,侧腹膜固定7例,乙状结肠系膜成形7例,治愈45例.结论 腹痛、腹胀、便秘病史三联征是乙状结肠扭转的主要临床表现.X线检查为首选检查,治疗应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吴政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在基层医院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可保守观察治疗,抑制脑脊液分泌,促进脑积液吸收治愈,当积液进行性加重并有占位效应时,应选择手术治疗治愈.
作者:曾令春;陈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疗效,评价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方法收集整理我院近3年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12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2例.治疗组给通心络胶囊口服,观察用药前、后血脂水平,同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组用药3个月后,血TC、TG、LDL-c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1﹚,HDL-c则升高(P<0.05﹚,临床症状获得不同程度改善. 结论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应用通心络胶囊有较好的调脂疗效,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明;闫莉;张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茵栀黄注射液及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患儿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中药组常规治疗+胃肠外营养+茵栀黄注射液,西药组予常规治疗+胃肠外营养+左卡尼汀.结果 中药组及西药组均能显著降低PNAC患儿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三酰甘油,西药组能显著降低胆固醇水平.结论 茵栀黄注射液和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均均有效.
作者:张水堂;周守方;高晓燕;袁贵龙;林碧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近年来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其特点是: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而不易穿破血管壁.现就其应用及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马秀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同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均给予饮食控制及相应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川芎嗪静脉滴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尿蛋白、血肌酐、三酰甘油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川芎嗪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新;彭程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38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30例)和对照组(150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炎琥宁,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的平均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咽痛消失时间与咽部充血好转时间均短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炎琥宁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
作者:朱登芝;张丽彩;郭彦荣;贾学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人体血管粥样硬化越来越年轻化、普遍化,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到人类的生活质量,其发病率较高,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作者:杨士芝;杨善美;魏述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瘫康1号液颈动脉加压灌注治疗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缺血性偏瘫患者801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09例,对照组192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瘫康1号液经患者颈动脉加压灌注,1次/d,连用3d,休息1d,10次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瘫康1号液经颈动脉加压灌注治疗偏瘫疗效满意.
作者:熊红;陈卫权;陈美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