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家平
目的 了解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患者焦虑状况及其原因.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在护理专家指导下设计的自编调查问卷,对80例非首次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患者焦虑平均得分(40.08±5.26),明显高于国内常模(29.28±0.46);不同诊断的患者焦虑状况有差异;绒癌患者焦虑状况明显高于侵蚀性葡萄胎患者(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焦虑状况也不同:高中及以上者明显高于初中及以下的患者(P<0.05);焦虑的相关因素依次为:治疗效果(98.75%),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96.25%),自我形象紊乱(86.25%),住院费用(60%),家庭支持欠缺(21.25%),其他(18.75%).结论 妇科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情绪,焦虑程度与诊断结果及受教育程度有关;对治疗效果、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自我形象紊乱、住院费用、家庭支持欠缺等是患者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因此,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有利于化疗顺利进行.
作者:陈堂珍;万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用于临床的各类药物日益增多,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多[1].为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的用药现状和用药趋势,分析评估我院门诊处方药品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门诊患者,合理、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药物来预防和控制疾病及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2],现就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刘建宁;许彩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炎性标志物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研究代谢综合征者的代谢指标.结果 发现在校正2组年龄、性别、BMI后,其hsCRP水平、肥胖程度、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明显升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sCRP与年龄、三酰甘油、舒张压、餐后2h血糖代谢综合征亚组分密切相关(P<0.05).hsCRP水平随MS代谢紊乱数目的 增多而明显升高(P<0.01).结论 CRP与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S可能是一种低度炎性性疾病.
作者:白晓苏;陆泽元;柳岚;赖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OME)对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18例志愿者口服OME,每日2次,每次20mg,共2d.采用自身服药前后对照,测定服药前后各种凝血功能指标,包括PT、APTT、FIB、Ⅷ:C、Ⅸ:C.结果 OME对PT、FIB无影响,而能使APTT缩短,Ⅷ:C、Ⅸ:C增高;Ⅷ:C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APTT,Ⅸ:C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ME能够提高Ⅷ:C水平,增强人体凝血功能.
作者:胡理明;谢炳寿;陈萍;朱淼勇;陈约微;金小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分娩的心理研究指出:孕妇产出婴儿的过程,不同个体有不同心理过程.为此,我院采取分娩时助产陪护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康静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对瑞芬太尼麻醉下胆囊切除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40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n=20),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组(Ⅰ组):麻醉前静脉注射布托啡诺30μg/kg超前镇痛;对照组:麻醉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在手术结束后0.5、2、4、8、16、24h测定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观察镇痛效果;同时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拔管后清醒评分及术后嗜睡、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术后VAS评分及术中瑞芬太尼用量Ⅰ组<Ⅱ组(P<0.05);拔管时间及拔管后清醒评分Ⅰ组>Ⅱ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布托啡诺超前镇痛能够弥补瑞芬太尼麻醉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不足的缺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采用.
作者:潘云松;殷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EBN) 就是遵循证据的护理学,是指护理人员审慎、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护理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原则,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订护理措施,为患者实施有效又佳的护理.
作者:苑秋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急性软组织损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2000年1月-2006年1月,笔者用活血散外敷治疗四肢急性软组织损伤9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光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抗凝剂加血小板抑制剂的临床疗效.方法 低分子肝素0.4ml皮下注射(腹部),1次/12h,疗程2周,合用阿司匹林肠溶片0.3g,1次/d.结果 11例患者除1例发生皮下出血外均治愈或好转.结论 抗凝与抗血小板聚集对脑梗死患者并发DVT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徐朝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高等医学院的教学资源出现了相对不足的现象[1].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各医学院纷纷与地方医院联合成立了非直属附属医院(简称非直属附院),并在非直属附院实施临床课程全程教学.
作者:王国辉;骆晓鸿;曾永竹;袁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非淋菌性尿道炎中支原体(Uu)与衣原体(CT)的检测,及支原体的药敏试验.方法 选择480例泌尿道感染的患者,无菌采集标本,作支原体、衣原体和药敏试验,同时作衣原体定性检测.结果 480例患者中,Uu阳性率41.6%,其中女性阳性率51.5%,男性33.1%;CT阳性率18.9%其中男性25.6%,女性10.9%;Uu+CT阳性率5.8%,其中男性阳性率5.7%,女性阳性率5.8%.Uu与CT男女阳性率比较,Uu感染患者对8种抗生素中敏感性高的是多西环素(91.0%),其次是克拉霉素(84.0%)和米诺霉素(79.0%).结论 重视微生物的培养与药敏试验,对临床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合理用药,对早期治愈患者和防止耐药株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洁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对我院100例甲状腺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各种甲状腺病变的特征性超声表现.
作者:刘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结肠梗阻临床并不少见,大量报道则相对较少.现就我院在2001年11月-2007年8月收治的 163例结肠梗阻患者,对其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
作者:苏长顺;杨曙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思密达减轻红霉素对小儿胃肠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88例需要静脉滴注红霉素的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静脉滴注红霉素前,口服思密达,对照组则不用药.结果 观察组出现胃肠反应24例,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36例,发生率为90.0%.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思密达能有效地减轻红霉素的胃肠反应.
作者:杨立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近10年来,我院应用氯胺酮用于小儿非气管内插管麻醉,出现1例术中喉痉挛处理不当引起急性肺水肿,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建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院自2007年2月-2008年2月应用沐舒坦加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辅治毛细支气管炎50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焦红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超声波是指频率在20kHz以上的声波.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一般要发生折射、反射以及多普勒效应等现象,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发生声能衰减.
作者:郭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nm23与Ki67、ToPoⅡ在消化道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m23与Ki67、ToPoⅡ在消化道89例腺癌中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判断分析.结果 nm23总阳性率为95.5%(85/89),高-中分化癌阳性率93.8%(60/64),低分化癌阳性率为100%.Ki67总阳性率为91.0%(84/89),高-中分化癌阳性率92.1%(59/64),低分化癌阳性率为88.0%(22/25).ToPoⅡ总阳性率为84.3%(75/89),高-中分化癌阳性率81.2%(52/64),低分化癌阳性率为92.0%(23/25).nm23与Ki67有负相关性,随nm23阳性强度的增加,Ki67阳性强度降低(P<0.05).nm23与ToPoⅡ无相关性(P>0.05).结论 nm23与Ki67呈负相关,与ToPoⅡ无相关性.
作者:王代文;唐治蓉;朱华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生存于自然环境中的生物机体,与外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是一个向外环境开放的系统.环境的变化必然影响其生命活动.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必定会有适应环境的上述周期性变化的特征,即发生相应的周期性变化.
作者:刘志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6个月后对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律失常在治疗1、6个月后均明显减少.而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无明显变化,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曲美他嗪可以明显减少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律失常.
作者:阳家长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