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
目的 探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100例的临床用药疗效.方法 将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沐舒坦联合利巴韦林氧气雾化吸入组(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超声雾化吸入法)进行研究.结果 试验组在缓解喘憋、促进哮鸣音吸收及缩短咳嗽持续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沐舒坦联合利巴韦林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鸣林;杨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急性软组织损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2000年1月-2006年1月,笔者用活血散外敷治疗四肢急性软组织损伤9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光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人民生活改善、饮食结构发生改变,以及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脂肪肝患者日益增多.为了解脂肪肝患者健康知识的现状并寻找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笔者用自制量表比较教育前后脂肪肝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管理率、治疗率、脂肪肝控制率以及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合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M)是一个半合成的15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如组织选择性高、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在酸性环境中稳定等.
作者:王海生;王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扭转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50例乙状结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亚急性起病40例,急性起病10例.28例有腹痛、腹胀、便秘三联征.40例通过X线检查而确诊.非手术治疗6例,成功4例.手术治疗46例,一期切除吻合22例,Hartmann手术10例,侧腹膜固定7例,乙状结肠系膜成形7例,治愈45例.结论 腹痛、腹胀、便秘病史三联征是乙状结肠扭转的主要临床表现.X线检查为首选检查,治疗应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吴政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静脉给药的显药速度.方法 将136例患者,按穿刺部位随机分为上肢组和下肢组,上肢组穿刺手背静脉,下肢组穿刺内踝前方大隐静脉,每公斤体重用药量相等,注射方法和速度相同.结果 琥珀胆碱上肢组显效时间平均为(37.40±13.10)s,下肢组为(61.35±17.09)s,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阿托品上肢组显效时间平均为(77.20±12.41)s,下肢组为(104.58±15.17)s,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抢救患者给药时,应首选上肢静脉给药.
作者:廖卫东;向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新生儿呼吸衰竭在早产儿尤其早产低体重儿中较为常见,如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脑损害,严重导致脑瘫,甚至引起患儿死亡[1].
作者:崔云芝;张莉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创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方法 对41例创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24例,痊愈17例,好转3例,死亡4例;保守治疗17例,痊愈16例,1例属脑疝晚期,家属拒绝治疗出院后死亡.结论 创伤后脑内血肿,如果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黎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医药科学的快速发展,静脉输液的药物在不断增加和更新,特别是中药制剂,有些药物的配伍在现有的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中没有注明,在临床用药过程中逐渐被发现.
作者:蔡建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患者,3例,其中男2例,分别为7岁和60岁,女1例,57岁,为一家人.2008年3月收入院,老年男性既往诊断冠心病、高血压,女性既往诊断慢性胃炎.均为食用家庭自制臭豆腐所致.进食后3~12h发病,儿童由于进食少,潜伏期长,约12h后发病.
作者:侯云生;马彦华;刘冬云;张拥军;李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母亲吸食毒品(大麻、海洛因)引起新生儿初生时毒品撤退综合征不常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党林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药物流产应用方便,可在家服药,不需手术,痛苦小,效果可靠,可避免一些人工流产所引起的并发症[1].但是,药物流产也有一些弊端, 如感染及其他的一些不良反应.
作者:党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哮喘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哮喘组(B)和盐酸戊乙奎醚干预组(C).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分类计数;测定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浓度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图像分析测定支气管基底膜周径(Pbm)、气道壁总面积(WAt)、平滑肌面积(WAm).结果 C组的TGF-β1、PCNA表达及WAt/Pbm、WAm/Pbm比值明显低于B组(P<0.05),而高于A组(P<0.05).结论 早期行盐酸戊乙奎醚干预可通过减少TGF-β1在肺组织的表达减轻ASMC增殖.
作者:卞宏;朱述阳;刘平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替代利福平治疗初治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HEVZ/4HV)和对照组(2HREZ/4HR).观察痰菌阴转、X线胸片好转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个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7.2%和85.4%,满疗程6个月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7.9%和95.1%.X线胸片肺内病灶吸收情况治疗组有效率97.9%,对照组有效率97.6%;全疗程结束时空洞闭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3.1%、67.9%;满疗程时治疗组和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18.8%和44.4%.结论 左氧氟沙星具有良好抗结核作用,是一种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小的可以替代利福平的新一代抗结核药物.
作者:黄国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固金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3组,固金解毒方加化疗组(中药加化疗组)30例,化疗组30例,固金解毒方中药组30例.3组均以21d为1周期,3个周期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癌灶、生存质量、气虚证候及细胞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中药加化疗组在有效率、生存质量改善、气虚证候改善及细胞免疫等方面均优于化疗组(P<0.05).结论 固金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有较好的增效解毒作用.
作者:尤家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患者,男,48岁.1999年10月15日初诊.临床表现:阴囊四周潮湿,午夜时甚,0.5年有余.伴舌红苔薄白、脉细等症,无恶寒发热、腰痛腿软、皮肤黏膜黄染.
作者:李光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老年体检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112例老年脂肪肝患者和9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IgA、IgG、IgM含量及采用放射免疫吸附试验(RIA)测定其血清透明质酸(HA)、IV型前胶原肽(IVC)及层黏连蛋白(LN)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老年脂肪肝患者血清IgA、IgG、IgM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纤维化指标HA、IVC、L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患者血清IgA、IgG、IgM与HA、IVC、L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为明显的肝纤维化倾向.检测其血清IgA、IgG、IgM与HA、IVC、LN含量,对于脂肪肝纤维化的诊断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毕明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住院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剂科工作的重心之一.通过其药品调剂工作,使患者获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和经济合理的治疗,任何差错都会影响医生处方的预期疗效.
作者:赵丽杰;田仲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疗效,评价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方法收集整理我院近3年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12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2例.治疗组给通心络胶囊口服,观察用药前、后血脂水平,同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组用药3个月后,血TC、TG、LDL-c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1﹚,HDL-c则升高(P<0.05﹚,临床症状获得不同程度改善. 结论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应用通心络胶囊有较好的调脂疗效,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明;闫莉;张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用于临床的各类药物日益增多,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多[1].为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的用药现状和用药趋势,分析评估我院门诊处方药品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门诊患者,合理、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药物来预防和控制疾病及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2],现就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刘建宁;许彩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