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建华
目的 观察催乳合剂联合按需哺乳治疗产后乳汁分泌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58例产后乳汁分泌不足的妇女随机分成A、B 组,A组用催乳合剂治疗,B组不服用任何促乳汁分泌的药物.2组均及时有效地进行按需哺乳.结果 A组总有效率97.83%,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催乳合剂联合按需哺乳治疗产后乳汁分泌不足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郭永泽;葛素兰;李淑霞;杨献英;王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呋塞米加普米克令舒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4例,观察治愈率、症状体征的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喘憋、肺啰音、咳嗽雾化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呋塞米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韩树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和传统胰岛素皮下注射2种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强化治疗中的血糖控制及胰岛素用量情况.方法 3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胰岛素泵(CSII)组和多次胰岛素注射(MDII)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反应.结果 CSII组和MDII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逐渐降低(P>0.05),但CSII组胰岛素用量少,达标时间短,且低血糖发生率低(P<0.01).结论 胰岛素泵是2型糖尿病短期强化控制血糖的安全有效、简便可靠的手段.
作者:马昌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nm23与Ki67、ToPoⅡ在消化道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m23与Ki67、ToPoⅡ在消化道89例腺癌中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判断分析.结果 nm23总阳性率为95.5%(85/89),高-中分化癌阳性率93.8%(60/64),低分化癌阳性率为100%.Ki67总阳性率为91.0%(84/89),高-中分化癌阳性率92.1%(59/64),低分化癌阳性率为88.0%(22/25).ToPoⅡ总阳性率为84.3%(75/89),高-中分化癌阳性率81.2%(52/64),低分化癌阳性率为92.0%(23/25).nm23与Ki67有负相关性,随nm23阳性强度的增加,Ki67阳性强度降低(P<0.05).nm23与ToPoⅡ无相关性(P>0.05).结论 nm23与Ki67呈负相关,与ToPoⅡ无相关性.
作者:王代文;唐治蓉;朱华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炎性标志物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研究代谢综合征者的代谢指标.结果 发现在校正2组年龄、性别、BMI后,其hsCRP水平、肥胖程度、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明显升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sCRP与年龄、三酰甘油、舒张压、餐后2h血糖代谢综合征亚组分密切相关(P<0.05).hsCRP水平随MS代谢紊乱数目的 增多而明显升高(P<0.01).结论 CRP与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S可能是一种低度炎性性疾病.
作者:白晓苏;陆泽元;柳岚;赖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压力性溃疡[1].好发于卧床患者的骨突出部位,如臀部、髋部、骶尾部、耳廓、枕骨结节、肘部及肩胛部和足跟等处,其中以髋部和骶尾部多见.
作者:杜晗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手术标本指手术中切除的全部或部分组织,包括内镜、穿刺取得的标本.活体组织的病理诊断是外科疾病的第一诊断,正确处理和妥善保管手术标本,才能为病理诊断及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保障,因此病理标本的管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尤为重要.
作者:钟均霞;夏晓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扭转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50例乙状结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亚急性起病40例,急性起病10例.28例有腹痛、腹胀、便秘三联征.40例通过X线检查而确诊.非手术治疗6例,成功4例.手术治疗46例,一期切除吻合22例,Hartmann手术10例,侧腹膜固定7例,乙状结肠系膜成形7例,治愈45例.结论 腹痛、腹胀、便秘病史三联征是乙状结肠扭转的主要临床表现.X线检查为首选检查,治疗应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吴政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高等医学院的教学资源出现了相对不足的现象[1].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各医学院纷纷与地方医院联合成立了非直属附属医院(简称非直属附院),并在非直属附院实施临床课程全程教学.
作者:王国辉;骆晓鸿;曾永竹;袁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人体血管粥样硬化越来越年轻化、普遍化,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到人类的生活质量,其发病率较高,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作者:杨士芝;杨善美;魏述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住院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剂科工作的重心之一.通过其药品调剂工作,使患者获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和经济合理的治疗,任何差错都会影响医生处方的预期疗效.
作者:赵丽杰;田仲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隐匿型冠心病患者血中溶血磷脂酸(LP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Ⅰ(Apo AⅠ)、载脂蛋白B(ApoB)水平变化.方法 搜集隐匿型冠心病患者(27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的血液标本,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TC、TG、LDL、HDL、Apo AⅠ、Apo B水平,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LPA的影响因素.结果 隐匿型冠心病患者TC、TG、LDL、Apo B、LP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HDL、Apo AⅠ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LPA与TG、LDL、Apo B呈正相关(P<0.05),与HDL、Apo AⅠ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DL(回归系数0.47,P<0.05)、HDL(回归系数-0.41,P<0.05)、Apo B(回归系数0.39,P<0.05)纳入回归方程.结论 血脂和LPA与隐匿型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LPA与TG、LDL、HDL、Apo AⅠ、Apo B具有相关性.
作者:武春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药物流产应用方便,可在家服药,不需手术,痛苦小,效果可靠,可避免一些人工流产所引起的并发症[1].但是,药物流产也有一些弊端, 如感染及其他的一些不良反应.
作者:党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非淋菌性尿道炎中支原体(Uu)与衣原体(CT)的检测,及支原体的药敏试验.方法 选择480例泌尿道感染的患者,无菌采集标本,作支原体、衣原体和药敏试验,同时作衣原体定性检测.结果 480例患者中,Uu阳性率41.6%,其中女性阳性率51.5%,男性33.1%;CT阳性率18.9%其中男性25.6%,女性10.9%;Uu+CT阳性率5.8%,其中男性阳性率5.7%,女性阳性率5.8%.Uu与CT男女阳性率比较,Uu感染患者对8种抗生素中敏感性高的是多西环素(91.0%),其次是克拉霉素(84.0%)和米诺霉素(79.0%).结论 重视微生物的培养与药敏试验,对临床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合理用药,对早期治愈患者和防止耐药株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洁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近10年来,我院应用氯胺酮用于小儿非气管内插管麻醉,出现1例术中喉痉挛处理不当引起急性肺水肿,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建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2001年1月-2006年1月我院开展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20例,经过及时治疗,周密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朱阿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6个月后对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律失常在治疗1、6个月后均明显减少.而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无明显变化,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曲美他嗪可以明显减少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律失常.
作者:阳家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近年来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其特点是: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而不易穿破血管壁.现就其应用及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马秀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患者焦虑状况及其原因.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在护理专家指导下设计的自编调查问卷,对80例非首次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患者焦虑平均得分(40.08±5.26),明显高于国内常模(29.28±0.46);不同诊断的患者焦虑状况有差异;绒癌患者焦虑状况明显高于侵蚀性葡萄胎患者(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焦虑状况也不同:高中及以上者明显高于初中及以下的患者(P<0.05);焦虑的相关因素依次为:治疗效果(98.75%),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96.25%),自我形象紊乱(86.25%),住院费用(60%),家庭支持欠缺(21.25%),其他(18.75%).结论 妇科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情绪,焦虑程度与诊断结果及受教育程度有关;对治疗效果、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自我形象紊乱、住院费用、家庭支持欠缺等是患者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因此,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有利于化疗顺利进行.
作者:陈堂珍;万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青藏高原是世界的屋脊,海拔高,具有高原低气压、低氧、干燥、日照强、昼夜温差大等自然环境特点.在西部大开发热潮中,到高原来旅游、考察、投资、工作、生活的人越来越多,对很多从未到过西藏的人来说,高原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很容易使人产生畏惧心理.
作者:高寒琦;王艳;刘维洁;李长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