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辉;骆晓鸿;曾永竹;袁博
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麻醉具有诱导快、作用强、苏醒快的特点,是门诊无痛人工流产的主要麻醉方法[1].其优点是人工流产时患者不再忍受剧烈疼痛,更好地保护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
作者:周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思密达减轻红霉素对小儿胃肠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88例需要静脉滴注红霉素的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静脉滴注红霉素前,口服思密达,对照组则不用药.结果 观察组出现胃肠反应24例,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36例,发生率为90.0%.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思密达能有效地减轻红霉素的胃肠反应.
作者:杨立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100例的临床用药疗效.方法 将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沐舒坦联合利巴韦林氧气雾化吸入组(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超声雾化吸入法)进行研究.结果 试验组在缓解喘憋、促进哮鸣音吸收及缩短咳嗽持续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沐舒坦联合利巴韦林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鸣林;杨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心肌酶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8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分为A组(GCS 9~15分)36例及B组(GCS 3~8分)44例2个观察组,另设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AST、CK、CKMB、LDH,将测定值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将B组分为B1(GCS 3~5分)及B2(GCS 6~8分)两个亚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清心肌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A、B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B1与B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清心肌酶升高,其程度与损伤程度有关,损伤越严重心肌酶越高,早期检查血清心肌酶可作为伤情及预后的判断指标.
作者:陆健;张伟光;黄国洲;利文倩;丁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是指机体在各种感染﹑炎症﹑创伤﹑缺氧缺血等刺激后,同时或序贯性地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脏器功能不全以致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预后差,病死率达70%~100%.
作者:葛素兰;刘秀珍;李淑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医药科学的快速发展,静脉输液的药物在不断增加和更新,特别是中药制剂,有些药物的配伍在现有的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中没有注明,在临床用药过程中逐渐被发现.
作者:蔡建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和传统胰岛素皮下注射2种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强化治疗中的血糖控制及胰岛素用量情况.方法 3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胰岛素泵(CSII)组和多次胰岛素注射(MDII)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反应.结果 CSII组和MDII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逐渐降低(P>0.05),但CSII组胰岛素用量少,达标时间短,且低血糖发生率低(P<0.01).结论 胰岛素泵是2型糖尿病短期强化控制血糖的安全有效、简便可靠的手段.
作者:马昌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炎性标志物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研究代谢综合征者的代谢指标.结果 发现在校正2组年龄、性别、BMI后,其hsCRP水平、肥胖程度、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明显升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sCRP与年龄、三酰甘油、舒张压、餐后2h血糖代谢综合征亚组分密切相关(P<0.05).hsCRP水平随MS代谢紊乱数目的 增多而明显升高(P<0.01).结论 CRP与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S可能是一种低度炎性性疾病.
作者:白晓苏;陆泽元;柳岚;赖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细菌性阴道病(BV)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替硝唑是一种强有力的抗厌氧菌及原虫感染的硝基咪唑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厌氧菌感染、原虫感染疾病[1].
作者:高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母亲吸食毒品(大麻、海洛因)引起新生儿初生时毒品撤退综合征不常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党林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疗效,评价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方法收集整理我院近3年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12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2例.治疗组给通心络胶囊口服,观察用药前、后血脂水平,同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组用药3个月后,血TC、TG、LDL-c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1﹚,HDL-c则升高(P<0.05﹚,临床症状获得不同程度改善. 结论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应用通心络胶囊有较好的调脂疗效,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明;闫莉;张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生存于自然环境中的生物机体,与外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是一个向外环境开放的系统.环境的变化必然影响其生命活动.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必定会有适应环境的上述周期性变化的特征,即发生相应的周期性变化.
作者:刘志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发热是多种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为探讨对儿童高热安全有效药物,笔者于2008年1月-8月,分别应用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混悬液治疗110例高热支气管炎患儿,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对10例鼻腔及鼻副窦内生性乳头状瘤进行分析.方法 从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鉴别诊断,结合文献加以分析讨论.结果 肿瘤均表现为黏膜下呈乳头状倒生,表面粗糙不平,颗粒状或乳头状,有的表面光滑息肉状.病理形态:由呼吸性上皮增生变厚并向间质生长,形成分枝状,指状隐窝或实性无角化细胞巢团状.结论 本病的发病与HPV感染有直接关系.
作者:谢成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比较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ICU的应用情况来评价PD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取前瞻性随机性研究方法比较PDT(Portex法)组和OT组在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操作相关的死亡率和操作时间.结果 PDT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T组(P<0.05).OT组与操作相关死亡率为1.5%,PDT组则没有与操作相关的死亡情况发生.OT组平均操作时间(24.2±8.6)min,PDT组平均操作时间为(9.6±3.2)min,PDT操作时间明显比OT短(P<0.01).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可在床旁进行,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明显优于开放性气管切开术,可在严密监护下广泛应用于急危患者.
作者:肖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非淋菌性尿道炎中支原体(Uu)与衣原体(CT)的检测,及支原体的药敏试验.方法 选择480例泌尿道感染的患者,无菌采集标本,作支原体、衣原体和药敏试验,同时作衣原体定性检测.结果 480例患者中,Uu阳性率41.6%,其中女性阳性率51.5%,男性33.1%;CT阳性率18.9%其中男性25.6%,女性10.9%;Uu+CT阳性率5.8%,其中男性阳性率5.7%,女性阳性率5.8%.Uu与CT男女阳性率比较,Uu感染患者对8种抗生素中敏感性高的是多西环素(91.0%),其次是克拉霉素(84.0%)和米诺霉素(79.0%).结论 重视微生物的培养与药敏试验,对临床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合理用药,对早期治愈患者和防止耐药株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洁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患者焦虑状况及其原因.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在护理专家指导下设计的自编调查问卷,对80例非首次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患者焦虑平均得分(40.08±5.26),明显高于国内常模(29.28±0.46);不同诊断的患者焦虑状况有差异;绒癌患者焦虑状况明显高于侵蚀性葡萄胎患者(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焦虑状况也不同:高中及以上者明显高于初中及以下的患者(P<0.05);焦虑的相关因素依次为:治疗效果(98.75%),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96.25%),自我形象紊乱(86.25%),住院费用(60%),家庭支持欠缺(21.25%),其他(18.75%).结论 妇科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情绪,焦虑程度与诊断结果及受教育程度有关;对治疗效果、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自我形象紊乱、住院费用、家庭支持欠缺等是患者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因此,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有利于化疗顺利进行.
作者:陈堂珍;万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38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30例)和对照组(150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炎琥宁,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的平均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咽痛消失时间与咽部充血好转时间均短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炎琥宁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
作者:朱登芝;张丽彩;郭彦荣;贾学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抗凝剂加血小板抑制剂的临床疗效.方法 低分子肝素0.4ml皮下注射(腹部),1次/12h,疗程2周,合用阿司匹林肠溶片0.3g,1次/d.结果 11例患者除1例发生皮下出血外均治愈或好转.结论 抗凝与抗血小板聚集对脑梗死患者并发DVT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徐朝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氯胺酮联合小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1].ASAⅠ~Ⅱ级的人工流产患者34例,采用其静脉麻醉方法,均获得良好麻醉效果.
作者:阳兴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