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诊断甲状腺肿块50例分析

曹亚楠

关键词:甲状腺肿块, 彩色多普勒, 病理
摘要: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技术可从甲状腺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对甲状腺肿块声像图分析,并与病理切片对照,以提高超声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率,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脑血管病继发癫痫29例脑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后癫痫发作的脑电图的发生率、发作时间及发作类型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经头部CT证实为脑血管病的住院患者行脑电图检查,并随访其癫痫发作的情况.结果 在298例脑血管病患者中,继发癫痫发作29例占9.7%,癫痫发作患者以全身性发作为主,脑电图可见急性期多为高波幅慢波,单侧或双侧出现,恢复期可渐出现α节律.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是继发性癫痫的较常见原因.癫痫的发作与病变部位及病变时间长短有关.

    作者:王英杰;刘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呼吸理疗在儿科气道护理中的应用

    肺炎至今仍是导致儿童死亡的常见四大疾病之一.它以冬春季节发病率高.其发病机理是由于病原体侵入肺部后,引起支气管黏膜水肿,管腔狭窄、肺泡壁充血、水肿、肺泡腔内充满炎性渗出物,从而影响肺通气和肺换气.

    作者:魏伟玲;吴玉琴;吴银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气道炎性反应及气道重塑的关系

    目的 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健康吸烟者及非吸烟者诱导痰上清液MMP-9、TIMP-1的浓度,分析MMP-9、TIMP-1的变化与气道重塑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COPD组46例、吸烟组42例和非吸烟组40例受试者诱导痰上清液MMP-9、TIMP-1的浓度.结果 COPD组诱导痰MMP-9浓度(782.2±328.4)ng/ml,高于吸烟组(362.6±210.2)ng/ml(P<0.01),高于非吸烟组(126.4±110.2)ng/ml(P<0.01).COPD组MMP-9/TIMP-1比值0.7±0.6低于吸烟组1.6±1.1(P<0.05)和非吸烟组1.5±1.3(P<0.05),吸烟组和非吸烟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COPD组MMP-9浓度与COPD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吸烟组MMP-9浓度与吸烟年盒数呈正相关.结论 在COPD发病中存在MMP-9/TIMP-1失衡.MMP-9/TIMP-1保持平衡或许可解释吸烟却不引起慢性气流受限.

    作者:曹登瑞;潘灵敏;丁翠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258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包括股骨颈基底部至小粗隆之间的骨折,其中以粗隆间骨折常见.老年人多发,男女差别不大.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该病发生率越来越高,同时,老年人都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治疗的复杂性增加,并发症较多,我院自1997年1月-2007年1月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金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前列腺增生、尿潴留伴阴茎萎缩患者导尿术改进方法

    导尿术是一项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1],一般情况下导尿易成功,可对于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时,导尿就有一定难度,加之伴有阴茎萎缩,采用常规导尿术难以成功.笔者通过对导尿术的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人鲜羊膜治疗重度天疱疮患者创面1例观察

    天疱疮是一种以表皮内棘细胞松懈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存有抗棘细胞间物质抗体,这类患者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比较棘手.由于广泛水疱、糜烂,皮肤损害重渗出多.因此,及早控制皮肤损害,尽早使糜烂面得到愈合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我院2007年8月收治1例重度天疱疮患者,创面经用人鲜羊膜(以下简称羊膜)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玉娟;高宏飞;高宏杰;葛素伟;高素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谈门诊护理工作理念

    医院的门诊是患者与医务人员接触的第一窗口,护理人员服务意识的提高是患者满意度提高的先决条件.门诊,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是医院面向社会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窗口,服务对象也比较特殊.其服务质量如何,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反映了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而且也将给患者以直观和深刻的印象.因此,门诊护理人员要注重服务理念的转变、强化服务意识.必须在各方面得到提高、锻炼,进一步提高门诊的护理工作理念,这对提高医院的信誉和社会认知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范丽华;于淑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头孢匹胺钠与奥美拉唑合用致男性乳腺增生症5例

    我院2006年共收治重症烧伤患者91例,男80例,女11例.其中有5例男性患者出现乳腺增生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患者烧伤后应用头孢匹胺钠抗感染,奥美拉唑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男性乳腺增生症的原因与头孢匹胺钠和奥美拉唑同时应用有关.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基础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与方法

    在临床护理中把握时机,正确实施护患沟通,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意义十分重要,现将笔者在基础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与方法进行总结.

    作者:姜双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对脾损伤手术治疗决策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脾脏功能认识的深化,多种多样的保脾治疗相继开展[1].超声诊断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是一个有效地术前诊断方法之一[2].本研究就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4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超声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廷良;王春梅;罗华;杨帆;尹萍;李红琼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外伤性颅内血肿43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颅内血肿是一类常见的多发病,随着CT的问世,使得诊断更加方便明确,我院曾收治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43例,现将患者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黎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沟通技巧在急救接警中的应用探讨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而院前急救是指对急、危、重患者在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维护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工作实践体会,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与急救接警相结合,对安抚患者及求助者,帮助初目击者对患者实行初步急救,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小儿发热的处理原则

    发热是小儿疾病常见的症状.通常以小儿腋下温度37~38℃为低热,38~39℃为中度发热,39~41℃为高热,>41℃为超高热.小儿退热药的应用有其原则,不可盲目随意.

    作者:邓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64例临床分析

    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并不少见.由于患者反应能力差,致病因素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故多在出现并发症时才引起注意.2000~2007年,我院行内镜及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诊断本病患者6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梅;邢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测定的价值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在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测定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对96例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无感染的心力衰竭患者92例进行比较.结果 C反应蛋白在心力衰竭合并感染组患者中含量明显升高,与无感染心力衰竭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心力衰竭组为(81.4±56.3)mg/L,心力衰竭无感染组为(10.2±5.4)mg/L(P<0.01),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随着病情的缓解和炎性反应的消失,C反应蛋白降至(11.5±5.4)mg/L,已接近正常人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测定可以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参考,同时连续监测也能判断抗生素的疗效,有利于病情的观察及调整抗生素的剂量与种类,应作为心力衰竭患者的一项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赵彦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损伤的部位、形状、面积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修复22例22处损伤创面,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22例22处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均获6~12月随访,皮瓣外形满意,患肢正常步态行走,皮瓣耐磨,无溃疡发生,有痛觉,两点辨别觉为6~10mm.结论 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皮肤质量较好,切取简便,供皮面积较大,成活率高且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足踝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一种理想供区.

    作者:姜厚森;王成琪;刘光军;谭琪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环甲膜穿刺术治疗呼吸道结核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环甲膜穿刺术治疗呼吸道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8例呼吸道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环甲膜穿刺术加全身化疗,对照组只进行全身化疗.比较2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1)喉结核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4%、41.7%(P<0.01);(2)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2.5%、31.2%(P<0.01);(3)支气管结核并肺不张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6.7%、22.2%(P<0.01);(4)多耐药菌和空洞型肺结核治疗组及对照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1.7%、62.5%(P<0.01),空洞闭合率分别为58.3%、25.0%(P<0.01).结论 环甲膜穿刺术治疗呼吸道结核疗效显著,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推广应用.

    作者:朱勇峰;蒋之;胡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18-α甘草酸二铵、丹参液、激素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前国内外对于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治疗还无统一标准,存在一些分歧,治疗效果差异较大.近2年来我院采用18-α甘草酸二铵(商品名:甘利欣,江苏正大天睛药业)、丹参液、激素联合使用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茂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05例分析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HI)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早期诊断、防治方法.方法 在积极有效治疗原发疾病、制酸的同时,并予以局部止血、保护胃黏膜,维持内环境稳定,支持防治其他并发症.结果 349例中(GCS评分3~8分)SHI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05例,治愈187例,死亡18例.结论 早期、及时、合理正确地采取非手术治疗SHI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长太;叶晓萍;王宏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N-乙酰半胱氨酸不同途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患者86例,随机分为NAC静脉给药组(A组,44例)和口服给药组(B组,42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呼吸功能的变化.结果 静脉给药组及口服给药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弥散能力(DLCO)和大自主通气(MVV)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2组FEV1,FVC,DLCO,MVV疗效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NAC静脉给药及口服给药均疗效显著,2种给药途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口服给药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作者:范亚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