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抑郁症自杀与神经内分泌功能研究现状

王振华;施梅

关键词:
摘要:抑郁症与自杀关系非常密切,有研究显示大约有2/3的抑郁症患者有过自杀意念和行为,其中15%-25%自杀成功.现多数研究资料结果表明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神经生化以及免疫系统等有关.已有研究发现抑郁症伴自杀意念或(和)行为者经常会出现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异常,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ypothalamic-pituitary-thyroid,HPT)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五羟色胺(5-HT)系统等均会出现功能改变,但其研究结果不尽一致.本文就近年来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或(和)行为在神经内分泌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以期望能对未来研究以及临床上对自杀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类别抑郁的MRI特征及其对首发抑郁早期定性诊断研究的启示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重度抑郁发作是单相重度抑郁障碍以及50%双相障碍患者的首发症状[1],而以重度抑郁发作为首发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往往被延误诊断[2],尤其是青少年发病者中被误诊率更高.单相重度抑郁障碍、双相障碍及难治性抑郁障碍的治疗方案存在明显的差异,而早期的准确定性诊断有助于早期优化治疗方案的制定.鉴于诊断技术的限制,目前首发抑郁诊断归类的早期定性指标仍不明确,导致早期诊断存在不确定性,而早期诊断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决策及治疗结局[3].分析有关不同类别的抑郁发作的特异性生物学标记研究的文献,归纳总结不同诊断类别抑郁发作的特征性标记,在此基础上在首次抑郁发作患者中进行大样本纵向前瞻性随访研究,通过纵向随访来考察疾病转归情况并检验这些特异性生物学标记的稳定性以及作为早期定性诊断指标的信度及效度,将有助于提高双相障碍、单相重度抑郁障碍、难治性抑郁障碍的早期正确识别率.遵循这一研究思路,本文对既往部分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增进对此研究领域的了解.

    作者:禚传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时段哺乳期母爱剥夺对子代小鼠抑郁行为及脑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时段哺乳期母爱剥夺对子代小鼠成年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5个不同时段母爱剥夺组(n=5×5)和对照组(n=7).母爱剥夺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连续5d母爱剥夺(出生当天为p0,出生后第5天为p5,出生后第10天为p10,出生后第15天为p15,出生后第20天为p20),剥夺期间每天进行6h的母婴分离.当这些大鼠长到10周通过强迫性游泳训练、毛发梳理、葡萄糖消耗实验来评定抑郁行为,同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脑中儿茶酚胺类神经调质的改变.结果 母爱剥夺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主动游泳降低,静止漂浮时间从对照组的(58.5±7.5)s,增加到p0:(75.6±9.4) s,p5:(150.4±12.5) s,p10:(174.5±14.3) s,p15:(155.4±11.4) s,p20:(112.4±10.3)s(均P<0,01,n=5~7).与对照组(0.87±0.1)比较,母爱剥夺组糖水消耗降低[p0(0.73±0.12),p5(0.53±0.09),p10(0.5±0.06),p15(0.54±0.07),p20(0.67±0.05)].毛发梳理得分从对照组的(4.5±0.6)分,降低到p0:(3.3±0.6)分,p5:(2.3±0.4)分,p10:(1.9±0.3)分,p15:(2.4±0.4)分,p20:(4.4±0.4)分.与对照组相比,母爱剥夺组大鼠脑内儿茶酚胺水平降低(分别是p0:(94.5±11.5)%;p5:(78.5±9.6)%;p10:(67.6±7.4)%;p15:(64.5±6.6)%;p20:(88.5±7.5)%,均P<0.01,n=5~7).结论 出生后哺乳期内10 d左右的母爱剥夺可以明显引起抑郁行为,导致大脑内儿茶酚胺类神经调质的改变.

    作者:顾思梦;杜文东;王福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MicroRNA在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外周血中的异常表达

    目的 研究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外周血中miRNA的异常表达.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筛查技术对3例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和健康儿童外周静脉血的miRNA进行筛查,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选取其中10个感兴趣miRNA,运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在34例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与32例正常个体之间进一步验证芯片筛查的结果.结果 经筛查27个miRNA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调或者下调倍数变化值≥2.0,P≤0.05),其中22个表达上调,5个表达下调.经实时定量PCR验证miR-664a-5p,miR-1207-5p,miR-3141,miR-1228-5p,miR-4505在病例组(3.93±3.82,2.48±3.45,2.75±3.62,10.03±3.59,5.35±3.44)中表达较对照组(5.47±3.59,3.95±1.3.57,4.14±3.68,13.23±5.05,6.85±3.22)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0.01).结论 多种miRNA在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外周血中有异常表达.

    作者:赵林;张梁;孙欣羊;宋红涛;范惠民;张理义;钟爱芳;师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大学生休闲满意度对应激和抑郁影响的路径分析

    目的 考察大学生休闲满意度与应激及抑郁的路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取样法抽取的1 000名大学生填写了大学生休闲满意度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评抑郁量表与基本信息调查表;采用积差相关分析与结构方程建模法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休闲满意度总分[(3.63±0.78)分]对应激(β=-0.30,t=-8.81)及抑郁(β=-0.05,t1=-5.69,t2=7.54)均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休闲放松满意度得分[(3.80±0.89)分]既可以直接影响抑郁(β=-0.18,t=-3.28)也可以通过应激间接影响抑郁(β=-0.06,t1=-6.53,t2=7.28),休闲交往满意度得分[(3.51±0.82)分]对抑郁及应激均无明显作用(t<2),而休闲超越满意度得分[(3.56±0.85)分]仅直接影响抑郁(β=-0.15,t=-2.75)而对应激无明显作用(t<2).结论 大学生休闲满意度的不同维度对应激及抑郁的影响路径不同.

    作者:胡炳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文版修订社会快感缺失量表的信效度

    目的 分析中文版修订社会快感缺失量表(RSAS-C)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采用RSAS-C对314名正常健康者和204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随机抽取75名正常者和102名患者间隔两周后进行重测,评估重测信度,以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总分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阴性症状分为效标,计算效标关联效度.结果 信度检验:总样本、患者组和正常组RSAS-C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787、0.804和0.759;分半信度分别为0.715、0.740和0.676;重测信度分别为0.902、0.916和0.831.效度检验:总样本、患者组和正常组RSAS-C得分与TAS-20总分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61、0.398和0.154,患者组RSAS-C得分与PANSS阴性症状分的相关系数为0.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RSAS-C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健康者,表明RSAS-C具有较好的实证效度.结论 RSAS-C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中国正常人群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人群快感缺失状况的评估.

    作者:马玉婷;董毅;汪凯;赵菁;穆菁菁;刘勇;杨琪;陈学全;耿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默认网络小世界属性的fMRI研究

    目的 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技术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默认网络(DMN)的“小世界”网络属性改变情况.方法 采集RRMS组和健康对照组(各24例)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fMRI)数据,经过预处理后,选择DMN的20个感兴趣区(ROI)为节点,计算功能连接获得相关矩阵用于构建二值化网络,获取DMN的网络属性包括集群系数、特征路径长度和“小世界”指数,并分析存在差异的网络属性与患者临床参数如临床扩展残疾量表(EDSS)、同步听觉连续加法测验评分(PASAT)、脑实质分数(BPF)、T2可见病灶体积、病程的相关性.结果 RRMS组和健康对照组DMN均存在“小世界”属性(“小世界”指数大于1.0).在网络密度范围(Dmin:0.01∶0.48,Dmin=0.42)内,RRMS患者DMN整体集群系数轻度下降、特征路径长度轻度增加及对应的“小世界”指数轻度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后扣带回的集群系数在小网络密度(Dmin)条件下和网络密度范围曲线下面积测量(AUC)较对照组均呈显著升高改变(P值均为0.031).RRMS组左侧后扣带回集群系数在Dmin时及其网络密度范围AUC均与PASAT呈负相关(P值分别为0.023和0.020).结论 RRMS患者组DMN存在”小世界”属性,左侧后扣带回集群系数升高可能是“副效应”改变.

    作者:庄莹;周福庆;龚洪翰;谭伟昌;吴钦;万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心肺复苏后大鼠神经功能及脑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心肺复苏后大鼠神经功能及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EPO组,每组24只,采用窒息法制备心肺复苏模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法评价复苏后12 h、24 h大鼠的神经功能,于复苏后0h、12 h、24 h用RT-PCR法检测大脑皮层组织凋亡诱导因子(AIF)、caspas-3 mRNA的水平.结果 EPO组心肺复苏后12 h、24h NDS评分分别为(70.50±4.04)分和(65.88±2.64)分,与对照组[12 h:(60.00±3.38)分;24h:(54.50±2.5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PO组AIF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复苏后12h和24 h分别为(1.31±0.26)、(1.87±0.17),与对照组[12h:(1.88±0.18);24h:(2.71±0.24)]比较显著降低(均P<0.01);EPO组caspase-3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在复苏后12h和24 h分别为(1.49±0.15)、(1.56±0.10),与对照组[12 h:(1.68±0.10);24h:(1.84±0.16)]比较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EPO可降低AIF、caspase-3 mRNA的转录,减少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导致的皮层神经细胞凋亡,改善心肺复苏后大鼠的脑功能.

    作者:高广生;张福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冲动性选择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某校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并对其与冲动性选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多阶层抽样方法,抽取某院校临床、护理、公共卫生、精神卫生、医学检验、口腔医学、药学院、管理学院和生物系专业1 777名大学生,其中,医学专业1 534人,占总数86.3%,非医学专业243人,占总数13.7%,进行网瘾和冲动性量表问卷调查.结果 某校大学生网络成瘾者为121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8%;非网络成瘾者为1 65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93.2%.其中医学专业网络成瘾96人,占成瘾总数79.3%,非医学专业25人,占成瘾总数20.7%.在上网内容方面,男生更爱玩游戏,女生则更喜欢看电影听音乐和网上购物,低年级学生和非医学专业玩游戏的也占多数;在上网时长方面,上网5h以上的仅占3.4%,说明某校大部分学生的平均每天上网时间都在5h以下,且5h以上的多为男生,非医学专业以及低年级的学生;在上网地点方面,医学专业多用手机随时上网,而非医学专业多数在学校宿舍;可能由于男生更爱玩游戏的因素,上网地点在学校宿舍和校外网吧男生所占比例较大,而女生多用手机上网;低年级学生多在学校宿舍上网,高年级学生则用手机上网的较多;在大学生对“医学知识对网瘾防治”的作用认知方面,9.8%的同学认为医学知识对防治网瘾有很大作用,61.5%的同学认为有一般作用,28.6%的同学认为没有作用.经多因素分析显示年级、家庭住址、与父母的沟通状况为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网络成瘾与冲动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网络成瘾与冲动性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并且网络成瘾与冲动性选择的3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相关(P<0.01).结论 低年级和城市户口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高.年级、家庭住址、与父母沟通情况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网络成瘾与冲动性选择呈相关关系.

    作者:高昶;张妍;高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男性犯罪青少年的河内塔与威斯康星卡片测验的对照研究

    青少年犯罪是许多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是困扰当今世界各国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1].近10年来,国内社会学、心理学和医学界专家,对青少年犯罪成因研究较多[2].由于青少年暴力行为具有冲动性和情绪自控失效等特点,近年来人们较为关注这类行为在神经生物学方面的成因,与青少年神经发育密切相关的大脑执行功能即是研究的重点之一[3].

    作者:景璐石;吴燕;陈小勤;徐涛;徐科;徐平;王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酒依赖患者脑N-乙酰天门冬氨酸和执行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1)探讨酒依赖是否能引起不同脑区代谢产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水平改变和执行功能损害;(2)评估N-乙酰天门冬氨酸水平和执行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49例酒依赖组患者和45例对照组分别接受磁共振波谱检查(MR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酒依赖组患者前额叶灰质(1.59±0.13)和白质(1.58±0.12)区域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化合物(NAA/Cr)比值明显降低,执行功能[正确数(30.37±3.73)次,持续错误数(11.49±3.39)次,随机错误数(6.18±2.64)次,完成分类数(2.08±1.59)次]明显下降(P<0.01).酒依赖组患者前额叶白质的NAA/Cr水平与执行功能测验指标呈正相关(正确数r=0.379,完成分类数r=0.433,均P<0.05).结论 长期大量饮酒可以引起大脑神经元损伤和认知功能损害,脑代谢产物NAA/Cr水平改变可作为神经元损害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夏炎;赵娜;吴金波;胡建;刘蕾;吴铮;陶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人格类型对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大学生不同人格类型对其拖延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拖延问卷(GPS)和大五人格量表简版(NEO-FFI)对12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拖延总分为(53.26±9.92)分,84.9%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拖延表现.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在拖延行为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大五人格五因素中,严谨性与拖延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r=-0.563,P<0.01),随和性与拖延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r=-0.236,P<0.01),开放性与拖延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其中严谨性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的拖延行为.结论 拖延行为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低严谨性、低随和性和低开放性的个体更易表现出拖延行为.

    作者:倪亚琨;焦珊珊;王明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抑制控制功能研究

    目的 探讨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抑制控制功能和正常人群之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门诊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47名及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43名,进行包括Barratt冲动量表在内的一般心理评估,选用信号停止任务(Stop Signal Task)作为评估抑制控制功能的行为学范式,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1.Barratt冲动量表:患者组量表总分[(66.40±8.72)分]和三个子量表评分[注意冲动性(13.15±2.52)分、行为冲动性(18.34±2.71)分和无计划冲动性(24.26±4.44)分],较正常对照组[分别为(65.49±8.72)分、(13.14±2.60)分、(19.02±3.32)分、(23.14±3.97)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行为学测试:AN组的SSRT值[340.66±54.70)ms],较正常对照组[363.55±39.08)ms]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提示AN组抑制效率高于正常对照.结论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存在抑制控制功能缺陷,表现为过度抑制.

    作者:岳玲;陈珏;亢清;蒋文晖;王振;刘强;陈涵;范青;张明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孤独症儿童饮食谱及食物偏好研究

    目的 探究孤独症儿童食物偏好的特点,通过对其异常饮食行为原因的分析,为其异常饮食行为的改善途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编家长问卷的形式,对162例正常发育儿童以及162例孤独症儿童在中国常见的六大类共113种食物进行食物偏好调查.结果 1.研究发现对于谷薯类[正常儿童拒绝0.0(1.0)种,孤独症儿童拒绝1.0(2.0)种,P<0.001]、豆类[正常儿童拒绝0.0(1.0)种,孤独症儿童拒绝0.0(2.0)种,P<0.05]、肉类[正常儿童拒绝0.0(0.0)种,孤独症儿童拒绝0.0(2.0)种,P<0.05]、蔬菜类[正常儿童拒绝3.0(5.0)种,孤独症儿童拒绝6.0(10.0)种,P<0.001]和水果类[正常儿童拒绝0.0(1.0)种,孤独症儿童拒绝2.0(5.0)种,P<0.001]的食物,孤独症儿童拒绝的食物种类都显著多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在正常儿童中性别并不影响其食物偏好,而孤独症儿童中男孩在谷薯类[孤独症女孩拒绝0.0(1.0)种,孤独症男孩拒绝1.0(2.0)种,P<0.05]和蔬菜类[孤独症女孩拒绝3.5(5.0)种,孤独症男孩拒绝7.0(11.0)种,P<0.05]选择中比女孩更加挑剔;3.对于绝大多数的食物,孤独症儿童的接受度都显著低于正常儿童,而却对方便面(正常儿童接受度71.01%,孤独症儿童接受度81.02%,P<0.001)和辣椒(正常儿童接受度20.71%,孤独症儿童接受度28.47%,P<0.05)有着特殊的偏好.结论 与正常儿童相比,孤独症儿童的饮食谱狭窄;对辣椒和方便面这两种刺激性食物则有着更高的接受度.

    作者:寿小婧;邢燕;韩济生;张嵘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表现为中颅窝底颅内外沟通性占位的甲状腺癌脑转移瘤三例

    甲状腺癌脑转移瘤临床发病率不高,而表现为中颅窝底颅内外沟通性占位者,更为罕见.本研究报告2005年7月至2007年8月在本院诊治3例患者.临床资料例1 患者女性,26岁,主诉头部不适2周.2周前出现头痛头晕,与休息、睡眠无相关性,无恶心呕吐.影像检查:CT示高密度中颅窝占位,MRI示左侧中颅窝底颅内外沟通占位,短T1短T2,强化明显,边界清楚,部分突入同侧上颌窦,瘤周少量水肿,颅底三维重建示左侧中颅窝底骨质破坏.考虑占位,恶性可能性大.术后病理报告为滤泡状甲状腺癌脑转移.追问病史,1月前有咽部不适.转肿瘤科处理原发病灶,头部同时行放化疗.3个月后患者死亡.见图1.

    作者:庞其军;赵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青少年执行功能量表的编制

    目的 编制适用于考察青少年执行功能状况的量表.方法 根据执行功能的定义和结构成分,确定包含37个条目的初始量表,以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来自全国2个省的1 722名青少年进行施测,分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结果 编制成的青少年执行功能量表共21个条目,包含抑制控制、认知灵活性、工作记忆等3个维度,共解释方差的45.39%,因子载荷范围在0.499~0.727之间;量表及各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在0.786~0.897之间;因子结构与实际数据相契合,其拟合指数分别为x2=530.44、df=186、RESMA=0.053、GFI=0.93、AGFI=0.91、NFI=0.96、CFI=0.97.结论 量表信效度良好,适合于评估我国青少年执行功能状况.

    作者:黄春晖;唐义诚;王利刚;谢东杰;樊春雷;高文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自杀候选基因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自杀已经成为国内外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Phillips等[1]对中国1995至1999年自杀死亡及自杀未遂的研究得出自杀是我国第五位重要的死亡原因.自杀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关于自杀的遗传学病因研究较多,但遗传学研究并未发现自杀的致病基因也存在研究结果不一致的情况[2].脑功能成像技术为研究大脑的高级精神活动提供了新的方法,但功能影像学研究也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基因影像学(Imaging Genetics)方法将基因与影像学结合,运用生理影像技术作为表型分析来评价基因的变异情况,从而探讨基因是如何影响大脑的神经结构和功能,以及由此导致的心理问题.目前对自杀行为的基因影像学研究尚未深入,主要是针对其候选基因多态性的影像学进行研究,本文选取了与自杀行为相关的候选基因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作一综合描述.

    作者:陈小容;况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筛查及行为影响因素

    目的 应用健康管理平台筛查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改变行为影响因素的新模式.方法 对健康体检人群开展颈动脉超声筛查,分析1 15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者不同性别、年龄及不同病变时期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 40 ~ 49岁年龄段的高危人群以轻微病变为主,70岁以上人群严重病变者显著增加(P<0.01).轻微病变期男性51例显著高于女性21例(P<0.01),严重病变期男性36例,女性2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轻微病变期和严重病变期为应变量,以高血压、超重、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体育活动较少、为自变量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轻微病变与超重、高血压、血脂异常相关,严重病变期的危险因素包括超重、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体育活动少.女性高血压、血脂异常者检出率高于男性,女性检出率分别为83.8%、44.1%,男性检出率分别为67.6% 、31.0% (P< 0.05),男性吸烟检出率高于女性,男性检出率为20.7%,女性检出率为0.7%(P<0.01).结论 尽早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相关危险因素,对轻微病变者的行为影响因素早期干预,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进展.借助健康管理中心平台,可开展零级预防的脑卒中防控新模式.

    作者:秦玲;唐芳;张成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躯体疾病住院患者自杀意念预警量表初步编制

    目的 编制简洁、实用的躯体疾病患者自杀意念的预警工具.方法 采用5∶1完全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了2010年11月至2013年2月期间某三甲综合医院年龄>15岁的2 677名躯体疾病住院患者.采用自编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躯体健康调查表、近一周健康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进行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偏相关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以及ROC曲线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形成了有18个条目的自杀意念预警量表.2.编制的自杀预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4,分半信度为0.60,与抑郁自评量表(r=0.50)、焦虑自评量表得分(r=0.54)呈正相关(P<0.01).量表有较好的结构效度.3.经ROC曲线分析得出,曲线下面积为0.83,灵敏度为68.40%,特异度为79.20%.阳性预测值为21.22%,阴性预测值为96.83%.结论 自杀意念预警工具条目区分度、信效度符合测量学要求,有较好的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可在临床中试用.

    作者:邓云龙;钟瑜;潘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记忆监测研究

    目的 研究肝豆状核变性病(H LD)患者记忆监测的情况,同时探讨HLD患者记忆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情景记忆(EM)及语义记忆(SM)的知道感(FOK)实验范式,对30例HLD患者及30例年龄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HC)进行研究.结果 与HC组的FOK-EM的线索回忆率[(64.17±29.21)%]以及FOK-SM的线索回忆率[(84.72±11.44)%]比较,HLD患者组FOK-EM的线索回忆率[(26.55±20.92)%]、FOK-SM的线索回忆率[(53.93±28.42)%]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0,P<0.01;t=-5.123,P<0.01);FOK-EM的肯定判断/正确再认成绩[(50.64±29.43)%]、否定判断/正确再认成绩[(12.80±18.32)%]与HC组的肯定判断/正确再认成绩[(75.15±31.73)%]、否定判断/正确再认成绩[(1.81±5.4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3,P<0.05;t=3.026,P<0.01);且stroop效应与FOK-EM的否定判断/正确再认成绩呈正相关(r=0.601,P<0.01).结论 HLD患者在情景记忆FOK中表现为对自身再认能力的低估,低估程度与执行功能的损害相关,提示前额叶功能损伤可能是导致HLD患者情景记忆障碍的重要因素,同时相对保留的语义记忆FOK提示二者可能依赖不同的神经机制.

    作者:任婧;陈新贵;韩永升;马慧娟;汪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骨癌痛小鼠脊髓水平CREB转录共激活因子1表达的变化

    目的 探讨骨癌痛小鼠脊髓水平CREB转录共激活因子1(CRTC1)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46只C3H/He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23)和肿瘤组(Tumor组,n=23),Tumor组小鼠在右侧股骨远端骨髓腔接种溶于α-MEM的NCTC2472纤维肉瘤细胞,建立骨癌痛模型,Sham组小鼠接种不含肿瘤细胞的α-MEM.两组在术前1d、术后4d、7d、10 d、14 d、21 d检测痛行为学,并于相应时间点痛行为学检测后,分别随机选取3只小鼠处死,取脊髓L3-L5节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RTC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Sham组比较,Tumor组接种后各时间点机械缩足阈值[(1.35±0.14)g,(1.10±0.28)g,(0.78±0.25)g,(0.47±0.16)g,(0.34±0.16)g]明显降低(P<0.05),自发抬足次数[(3.12±0.74)次,(6.02±0.67)次,(7.42±1.22)次,(10.82±0.98)次,(12.48±1.06)次]明显增加(P<0.05).与基础值相比,Sham组和Tumor组脊髓水平CRTC1的表达在术后4d升高(P<0.05);与基础值和Sham组相比,Tumor组脊髓水平CRTC1的表达在术后7d、10d、14d、21 d均升高(P<0.05).结论 骨癌痛小鼠脊髓水平CRTC1的蛋白表达上调,该变化可能参与了骨癌痛的发生和维持.

    作者:杨许丽;刘玥;侯百灵;刘明;夏天娇;孙蓓;张羽;冷鑫;石林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