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药房人性化服务

佀正斌;冯慧

关键词:人性化服务, 药房, 药事管理
摘要:在医疗行业,特别是在药房工作中开展人性化服务是实现以人为本精神的佳途径.人性化服务是医务人员根据患者和医院的具体情况尽可能的满足患者身心等多层次的需求,给患者以人性化的关心和呵护.在当前激烈的市场医疗竞争中,患者就医已不仅仅局限于医院的技术和设备,而更加关注的还有医院服务的人性化程度和水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产妇的营养指导

    产褥期是指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间,一般为6周.此期较40周的妊娠期短得多,因而生理变化迅速,产妇的生理调适任务十分艰巨.产褥期调护重在使产妇尽快恢复,同时保证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在饮食上给予产妇科学的营养指导十分重要.

    作者:方海琴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酒精依赖患者32例护理体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酒的生产量及人均消耗量明显增加.酒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嗜酒者呈上升趋势.长期大量饮酒不仅会对躯体造成伤害,对社会的危害性也在增加,因酗酒造成家庭不和离婚的比例较高,因酒精依赖住院率也逐年增加,应引起充分重视.

    作者:苏艳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与高血压糖尿病所致的动脉硬化有密切关系.脑出血有三大特点:(1)发病率高;(2)致残率高;(3)病死率高.其预后与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有直接关系.现就我院176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邬志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临床护士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

    护士职业暴露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过程中,意外地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黏膜或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从而感染某种可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病原体.

    作者:陶长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肺炎克雷伯菌呼吸道分离株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检测

    目的 了解我院肺炎克雷伯菌(KP)呼吸道分离株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AmpC)的携带情况、基因型特点及耐药状况.方法 收集我院2005~2007年呼吸道分离的54株KP,以头孢西丁(FOX)耐药筛选耐药株;用碱裂解法提取耐药株质粒;采用PCR扩增AmpC基因,并对其产物进行测序以确定其基因型;对FOX耐药株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表型确证试验;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54株KP中29株FOX耐药; 22株AmpC阳性,测序后均为DHA-1型;24株ESBLs表型确证试验阳性;AmpC阳性KP对碳氢霉烯类100%敏感,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 KP呼吸道分离株AmpC酶检出率高,流行基因型为DHA-1,产AmpC酶菌株的ESBLs携带率高,耐药情况严重.

    作者:李红林;卢月梅;吴劲松;吴伟元;刘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基础护理是实现优质护理的关键

    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以人为本理念的形成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为满足广大患者需求,提高护理质量,各家医院相继创建自己的特色护理.近年来我院护理部坚持从人的需要层次论[1]出发,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认真做好执行医嘱、及时观察病情和认真书写护理文件等基础护理,以基础护理作为专科护理的基础和衡量护理质量的主要指标,在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使医院的经济效益和护理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现将我院基础护理管理的具体措施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朱月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80)与对照组(n=80).治疗组采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使用普萘洛尔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6%高于对照组的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步长稳心颗粒是治疗心律失常的简单有效药物,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杨蕾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浅谈化疗患者的护理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恶性肿瘤患者身心都承受着巨大的折磨,加上化疗药物引起的毒副反应,患者极度痛苦无助.因此优质的护理工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毛艳楠;陈颖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妇科肿瘤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护理

    手术是妇科肿瘤治疗的方法之一,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存在9种常见不适症状(盆腔创面牵拉痛、腰背酸痛、膀胱牵扯痛、盆腔下坠感、肠蠕动痛、腹部伤口痛、静脉穿刺点痛、肩胛骨下牵拉痛、腓肠肌痛).其中,盆腔创面牵拉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64.29 %)[1].

    作者:布朝霞;黄小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推拿结合中药外敷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复杂.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精神因素、缺牙、过度磨损、长期单侧咀嚼或长期咀嚼食物过猛以及寒冷刺激,不良姿势等原因引起.当其构成的关节肌肉和神经功能失调时就会产生下颌运动异常,关节区疼痛,弹响或杂音等一系列症状,即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1].

    作者:乔红曼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重症COPD患者2种通气模式疗效的比较

    目的 观察2种通气模式对重症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ICU重症COPD患者19例,随机分为经面罩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组9例,经人工气道行A/C通气模式组10例.比较2组通气模式对重症COPD患者的治疗价值.观察2组机械通气2h前后PaCO2、PaO2、pH值、呼出气CO2分压(PECO2)、死腔气量与潮气量比值(VD/VT)变化.结果 A/C通气组患者PaCO2下降明显大于BiPAP组(P<0.01),PaO2、pH变化值A/C通气组升高于BiPAP组(P<0.01).PECO2变化值A/C通气组显著高于BiPAP组,VD/VT显著低于BiPAP通气组(P<0.01).结论 2种通气模式均对于重症COPD患者有应用价值,但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通气模式.

    作者:李永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宫腔镜手术护理

    近年来,宫腔镜因具有不开腹、无切口、恢复快等优点,在妇产科的检查与治疗中被越来越多应用.从2000年我院开展宫腔镜手术以来笔者就参与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现将宫腔镜手术的护理及术中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卢媛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氧氟沙星注射针剂过敏3例的观察与对策

    氧氟沙星是人工合成抗菌药物,属喹诺酮类的第3代氟喹诺酮类,该药口服吸收好、分布广、组织内浓度高、半衰期长、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较强抗菌作用,对肺炎支原体、沙眼支原体、淋病奈瑟菌、厌氧菌及结核分枝杆菌也有一定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肺炎及敏感菌引起的消化道、下呼吸道、尿路、生殖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盆腔炎、骨及关节感染等,也可作为青霉素、头孢菌素的代用品.

    作者:赵俊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浅谈药房人性化服务

    在医疗行业,特别是在药房工作中开展人性化服务是实现以人为本精神的佳途径.人性化服务是医务人员根据患者和医院的具体情况尽可能的满足患者身心等多层次的需求,给患者以人性化的关心和呵护.在当前激烈的市场医疗竞争中,患者就医已不仅仅局限于医院的技术和设备,而更加关注的还有医院服务的人性化程度和水平.

    作者:佀正斌;冯慧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较常规骨瓣减压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和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近年收治263例重型颅脑损伤 (GCS≤8分)患者,治疗组135例[含特重治疗亚组 (GCS≤5分)54 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减压,对照组128例 (含特重对照亚组49 例)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后6个月,比较GCS评分和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疗效为71.1%高于对照组的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重治疗亚组疗效为63.0%显著高于特重对照亚组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因继发颅内高压而再次手术的发生率为2.22%低于照组的10.94%(P<0.05),术后治疗组发生迟发性血肿和对侧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为9.63%高于对照组的1.56%(P<0.05).2组患者术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尤其是特重型颅脑损伤,能提高治疗效率;减少因继发颅内高压而再次手术的发生;但术后迟发血肿和对侧硬膜下积液增多.

    作者:何祥中;张帆;薛少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而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以腔内照射配合体外照射的方法普遍,其适应范围广,疗效好[1].我科2005年6月-2007年5月对收治的130例宫颈癌患者行体外+腔内放射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指导、饮食护理,和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的护理,所有患者原发病灶得到有效控制,明显减轻了并发症带来的不适与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现将护理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侯学慧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单纯程序超滤对容量负荷过度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应用单纯程序超滤对容量负荷过度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72例维持性透析患者随机分2组,单纯程序超滤透析组(A组,n=36)和标准透析组(B组,n=36).分别观察2组患者在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在透析中、透析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不同时间段及总时间内低血压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程序超滤模式可有效预防过度容量负荷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蒋红梅;何正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复方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121例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而观察组使用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比较2组孕囊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完全流产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完全流产率(95.0%)高于对照组(88.5%),失败率(1.7%)低于对照组(4.9%),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囊排出时间为(3.6±1.3)h,流产出血时间为(11.6±3.5)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2±1.5)h及 (16.5±4.6)h (P<0.05或P<0.01).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安全、有效、方便,并可减少出血量.

    作者:伞翠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一氧化氮变化在高血压病前瞻性研究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在高血压病前瞻性研究中对一氧化氮变化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进行比较.方法 按中国医科院Fever研究规划,选择50~70岁的高血压病患者113例,入选患者采用多中心、双盲研究设计,T组58例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每天2.5~5mg,C组55例给予氢氯噻嗪每天12.5~25mg,经5年随访,治疗前后测坐、立位血压,心率、一氧化氮(NO)、空腹血糖、TC、TG、HDL、肌酐、尿酸、血清钾、心电图等检查,并记录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结果 NO值T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上升,C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TC及TG均下降,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及小剂量氢氯噻嗪对高血压5年前瞻性研究均有良好降压作用,特别对非洛地平治疗组NO升高明显,提示扩张血管作用良好.

    作者:马梅香;解金兴;尤忠一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原则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药材为原料,经提取、分离、精制等步骤制成的灭菌制剂.它改变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具有药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剂量更准确、适用于不宜口服或急重症的病例,并可使某些药物发挥定向或定位给药等特点,在医疗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中药注射剂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特别是近年来由于鱼腥草、刺五加、茵栀黄、双黄连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其不良反应报道不断增加,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已引起高度关注.

    作者:刘继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