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193例临床分析

白保安;王文艳;金静;汤夏莲

关键词:舒张性心力衰竭, 老年人, 超声心动图, 治疗
摘要: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 DHF)是指一组以具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而以心室肌舒张功能障碍、顺应性减退、僵硬度增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1].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砒石对哮喘小鼠肺组织白三烯含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砒石对哮喘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肺组织LTB4、LTC4水平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卵蛋白哮喘模型,灌胃给予砒石等药,对肺泡灌洗液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LTB4、LTC4含量.结果 哮喘组小鼠肺组织匀浆中LTB4、LTC4含量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升高.砒石1.25mg/kg能降低哮喘小鼠肺组织LTB4的含量;砒石0.625mg/kg可降低哮喘小鼠肺组织中LTC4水平至正常.砒石不能影响哮喘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分类百分比.结论 肺组织中LTB4、LTC4水平的增高可能在哮喘的发病中起作用.砒石能减轻哮喘小鼠肺的病理损害,降低哮喘小鼠肺组织LTB4、LTC4水平,从而表现出抗哮喘的活性.

    作者:姚卫民;梁标;刘钰瑜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我院病原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病原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应用之间的关系,为医院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统计我院2004~2006年的几种病原菌的耐药率和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对2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达95%以上;鲍氏不动杆菌对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50%以上;肺炎克雷伯肺炎亚种对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50%以上,其中2种达90%以上;大肠埃希菌对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70%以上,其中2种达90%以上,但复方青霉素类(加酶抑制剂)仍然对其有很好的敏感性.结论 原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和DDDS具有一定的关系,通常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越高,致病菌的耐药程度越高;但是某些细菌的耐药性与药物的DDDS呈负相关关系.医院应加强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性菌株的产生.

    作者:杨继红;李雪;周力;孙为民;郑志昌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舌根催吐治疗难治性呃逆即时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舌根催吐法治疗难治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及其与虚实证型的关系.方法 对47例难治性呃逆患者进行虚实辨证分型,随机并结合患者意愿分成2组.治疗组24例30min内实施舌根刺激催吐1~3次;对照组23例给予氯丙嗪50mg,肌内注射1次.观察30min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实证与虚实夹杂证有效例数18例占总有效例数的85.7%(18/21),对照组实证与虚实夹杂证有效例数6例占总有效例数的42.9%(6/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舌根催吐治疗难治性呃逆,特别是对实证和虚实夹杂证型,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适合社区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张新明;肖坚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治疗及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7年7月出生的新生儿1 470例为治疗组,口服蒙脱石散剂(商品名:思密达),2006年同期出生的新生儿1 263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如肝酶诱导剂、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白蛋白等.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8.5%高于对照组的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早期应用思密达预防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蔡绵碧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单纯乳腺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uchincloss术)是治疗乳腺癌的常规手术方式,由于术中操作技巧以及术前、术后处理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并发症,尤其是切口的并发症.笔者自2002年5月-2008年5月,对本院19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郎顺利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整形外科技术在关闭伤口中的应用

    各种原因造成的伤口,关闭后容易遗留瘢痕,如何使瘢痕更窄、更平整及更隐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总结20年来缝合技术的经验,随访502例患者,发现皮下缝合技术是重要的一环,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亚兰;胡亚欣;赵鹏;李晓格;李倩;祁丽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以心脏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

    例1.女,33岁,主因面部红斑1个月,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d于2008年3月28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出现面部红斑,伴眼睑及前胸部皮疹,无痒感,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减少3.5×109/L.

    作者:饶莉;佟胜全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6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下肢丹毒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配合青霉素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西药青霉素治疗,2组治疗均6d为1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和1年后随访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随访,治疗组1例复发,复发率为3.6%(1/28);对照组5例发生复发,复发率为23.8%(5/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下肢丹毒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佳,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黄遵宇;刘学敏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重症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手术的护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是指成人7h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天呼吸暂停时间至少10s以上或呼吸暂停指数(AHI,即每小时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5,由于上呼吸道阻塞性病变(含咽部黏膜塌陷)引起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则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

    作者:张秀萍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计算机网络下的药品管理与核算

    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在医院的建立与广泛使用,是高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使用使医院各项管理工作步入到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进程,尤其对药品核算、管理收益很大.

    作者:谷郁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浅谈Meta分析

    Meta分析是现代科学研究中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其基本思想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20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70年代引入到医学领域,80年代后期取得了很大进展,是循征医学大量文献分析的核心方法,几乎成了循征医学的代名词[1].Meta分析的起源可追溯到1904年,英国统计学家基于样本大小对5个估计值进行平均,对英国军事实验进行综合分析,以检验当时所用的intestinal fever 疫苗与死亡率的相关程度[2].

    作者:苏春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术前生殖道准备用于绝经后取器手术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随着第1代宫内节育器使用人群已到绝经期,取出节育器顺利与否,是带器妇女关心的问题之一,能否一次成功取器是妇科医师的临床难题.本站对绝经后要求取器妇女,术前采用生殖道准备藉以提高手术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会玲;冯美玲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成功救治百草枯中毒1例护理体会

    百草枯又名克无踪、对草快,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杂环类、非选择性、接触性除草剂,无味,易溶于水,在酸性环境下稳定,遇碱水解,具有腐蚀性,有效成分为:1,1'-二甲基-4,4'-二联吡啶.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肥厚性心肌病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及卡维地洛对其作用

    目的 探讨肥厚性心肌病(HCM)QT离散度(QTd)的临床意义及卡维地洛对其作用.方法 选择32例HCM患者,根据超声结果将患者分梗阻性14例(梗阻组)和非梗阻18例(非梗阻组),正常对照组15例.同步记录每位患者体表常规12导联心电图,分别计算QT、QTd,校正的QT离散度(QTcd).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卡维地洛,在给药前、3个月后为复查以上指标.结果 梗阻组和非梗阻组QT、QTd、QTcd均超过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1);卡维地洛能明显缩短2组HCM患者的QTd,用药前为(85.1±25.8)ms和(47.6±23.4)ms,用药3个月后(48.7±16.9)ms和(42.3±17.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组HCM患者QT、QTd、QTcd均超过正常值,卡维地洛能明显缩短2组的QTd,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靖宏勋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改善护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目前,医疗诚信缺失,医疗纠纷频发,究其原因,除少数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严重失职、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外,医疗市场的特殊性、医患之间缺乏沟通等导致双方信息不对称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如何理解、改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的医疗市场,笔者从工作实践出发谈谈个人体会.

    作者:阎玉萍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胆囊息肉样病变56例临床分析

    胆囊息肉样病变(PLG)也称胆囊隆起性病变,是指胆囊壁、腔内息肉突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包括除胆囊结石以外的许多胆囊疾患,常见的有胆囊息肉、腺瘤、胆囊腺肌增生和早期胆囊癌等.我院经手术治疗本病56例,分析如下.

    作者:岑国浩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国产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国产奥沙利铂(L-OHP)联合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5例晚期结肠癌患者给予国产L-OHP 130mg/m2静脉滴注,持续4h 第1天;CF 200mg/m2静脉滴注,持续2h 第1~5天;5-Fu 500mg/m2静脉滴注,持续6h第1~5天;3周重复1次,化疗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25例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9例,稳定(SD)11例,进展(PD)4例,总有效率40.0%.不良反应为末梢神经毒性、腹泻、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结论 该方案疗效高,不良反应轻,患者均能耐受.

    作者:范晓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非索非那定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非索非那定灌胃给药后非索非那定体内药动学特点.方法 采用HPLC测定,色谱柱为DikmaTM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5%磷酸二氢钾(pH3.8)-三乙胺(30∶ 70∶ 0.3),流速:1.2ml/min,检测波长:220nm,检测非索非那定大鼠灌胃后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非索非那定的药动学模型为二室模型,其药动学参数为Ka=1.689h-1,Cmax=1.225μg/ml,Tmax=1.8h,MRT=5.013h,t1/2α=1.018h.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非索非那定大鼠灌胃给药后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预处理简单﹑专属性强,结果可靠.

    作者:胡玉琴;蒋学华;于志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2003-2007年山西省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动态分析

    目的 了解山西省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发展动态,以便科学地指导学生保健工作.方法 按有关标准对2003-2007年10个市(地)监测点在校的4 038 939名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质量测量,并评价其营养状况.结果 营养不良检出率6.67%~7.29%,平均检出率为6.87%.肥胖检出率4.58%~5.69%,平均检出率为4.98%.营养不良率、肥胖率均为城市高于县城、中学生高于小学生(P均<0.01).结论 山西省预防控制学生营养不良、肥胖的重点人群应是城市学生和中学生.

    作者:郭建萍;戴晓萍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浅述中药煎煮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

    煎药是中药汤剂在使用前的后一道工序.中药煎煮对药物的疗效有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临床效果.作为在医院从事基层药学工作的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就如何做好煎药工作,寻求比较有操作性的质量标准,现谈一些个人看法.

    作者:鞠玲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