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治疗及临床疗效分析

蔡绵碧

关键词:新生儿, 新生儿黄疸, 思密达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7年7月出生的新生儿1 470例为治疗组,口服蒙脱石散剂(商品名:思密达),2006年同期出生的新生儿1 263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如肝酶诱导剂、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白蛋白等.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8.5%高于对照组的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早期应用思密达预防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尿道损伤原因及防范对策分析

    双腔导尿管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优点是尿管易于固定,不易脱出;同时便于清洗、消毒尿道口,保持尿道口清洁、干净.如应用不当,会造成尿道损伤,给患者带来痛苦.为了避免和减少这种情况发生,现将双腔导尿管应用不当造成尿道损伤的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王长春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语言技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类认识和沟通的特殊手段,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广泛使用的交际工具.一个语言技巧良好的护士在关键时刻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护士与医、患、家属的语言交际内容多,作为交际主体的护士,要学习因时、因人、因事地凭借自己的知识和阅力,力求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态度、见解和感情,以期充分发挥交际功能的口头表达.

    作者:王宗莲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将8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吸氧、抗炎、化痰、解痉平喘、扩血管、强心等),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20ml+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4d.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液流学指标均有所降低(P<0.01),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能有效降低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液黏稠度,降低肺循环阻力,改善心肺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付文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我院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我院外科围手术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7年8月-2008年7月外科患者围手术出院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外科围手术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率达100.0%,选用广谱抗菌药物不当,联用率高,初次给药时机不当及用药持续时间过长.结论 该院外科围手术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存在不合理性,需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作者:李可;钟新忠;梁昶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计算机网络下的药品管理与核算

    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在医院的建立与广泛使用,是高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使用使医院各项管理工作步入到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进程,尤其对药品核算、管理收益很大.

    作者:谷郁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舌根催吐治疗难治性呃逆即时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舌根催吐法治疗难治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及其与虚实证型的关系.方法 对47例难治性呃逆患者进行虚实辨证分型,随机并结合患者意愿分成2组.治疗组24例30min内实施舌根刺激催吐1~3次;对照组23例给予氯丙嗪50mg,肌内注射1次.观察30min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实证与虚实夹杂证有效例数18例占总有效例数的85.7%(18/21),对照组实证与虚实夹杂证有效例数6例占总有效例数的42.9%(6/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舌根催吐治疗难治性呃逆,特别是对实证和虚实夹杂证型,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适合社区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张新明;肖坚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试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目的 分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ADR).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文献报道的736例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样本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36例中,神经系统损害多,其次是光毒性、消化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等;多数ADR可治愈并对原患疾病无影响.结论 老年人及特殊人群应慎重选择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慎重选用静脉滴注给药方法.

    作者:王倩;柳晓蕊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 95例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院2006~2008年上报的9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不良反应/事件以药物热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共76例占80.0%;涉及27个注射剂品种,其中冠心宁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等5种注射剂共诱发63例不良反应/事件占66.3 %.结论 提倡中药口服途径给药,慎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和相关研究,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唐秀能;梁秀群;王宁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医院党支部书记应具备的素质

    新时期赋予党支部书记重要历史责任,要求他们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良好素质,以保证履行其工作职责,实现岗位目标.1 明了自身的地位和作用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是当今世界上大执政党的前沿的战斗堡垒.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都要通过党支部的独特作用所体现出来.党支部书记处于这个战斗堡垒的核心地位上,是党组织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作者:钱磊;张竞文;王征;周鑫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小细胞肺癌化疗后出现并重度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

    化学治疗是当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手段之一,由于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间缺少根本性的代谢差异,因此所有的抗癌药都不能完全避免对正常组织的损害[1].恶性肿瘤化疗常见的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者可出现全血减少,易并发口腔及身体各部位皮肤黏膜的感染、出血等,影响化疗的进行,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2,3].

    作者:韩宇霞;刘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胆囊息肉样病变56例临床分析

    胆囊息肉样病变(PLG)也称胆囊隆起性病变,是指胆囊壁、腔内息肉突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包括除胆囊结石以外的许多胆囊疾患,常见的有胆囊息肉、腺瘤、胆囊腺肌增生和早期胆囊癌等.我院经手术治疗本病56例,分析如下.

    作者:岑国浩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不同人群对社区护理的需求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不同人群对社区护理的需求.方法 研究者自行设计问卷,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在10个社区按职业抽取,在职、离职、无业、学生各200例,对社区护理的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项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社区不同人群对社区护理的需求归纳为:方便快捷的社区护理服务方式,掌握全面的护理知识并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社区护士,开展慢性病的定期家庭访视,提供社区人群所需的个体健康指导,开展不同阶段的妇幼保健咨询服务,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结论 社区不同人群对社区护理的需求有其共同特点,但也有不同的侧重.本研究为社区护理决策者和临床护理管理者对社区护理人才培养及社区护理专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安秀艳;刘庆素;张丽萍;周风伟;袁学风;李金红;卢爱磊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新生儿HIE 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2组均采用新生儿HIE综合治疗方案,于生后3d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GM1 20mg加入20ml生理盐水中,10%葡萄糖注射液30ml加复方丹参4ml,每天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10%葡萄糖注射液30ml加胞二磷胆碱0.1g静脉注射.2组疗程均为10~14d.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HIE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GM1及复方丹参,疗效确切.

    作者:王翠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低中心静脉压麻醉联合选择性肝左、右动脉阻断对肝叶切除术出血的影响

    目的 观察低中心静脉压麻醉联合选择性肝左、右动脉阻断对肝叶切除术出血的影响.方法 24例择期肝叶切除患者,随机分为2组:低中心静脉压联合选择性肝左、右动脉阻断组(S组)和低中心静脉压组(LCVP组),每组12例.2组在肝实质完全离断过程中控制中心静脉压(CVP)在0~5cm H2O.比较2组患者手术总出血量、肝动脉阻断时间、围术期输血例数、术后24h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S组手术总出血量、围术期输血例数明显少于LCVP组(P<0.05);2组肝动脉阻断时间、术后24h肾功能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低中心静脉压麻醉联合选择性肝左、右动脉阻断较单纯低中心静脉压可减少肝叶切除术出血和输血,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郭强;梁智强;邢祖民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193例临床分析

    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 DHF)是指一组以具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而以心室肌舒张功能障碍、顺应性减退、僵硬度增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1].

    作者:白保安;王文艳;金静;汤夏莲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浅谈Meta分析

    Meta分析是现代科学研究中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其基本思想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20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70年代引入到医学领域,80年代后期取得了很大进展,是循征医学大量文献分析的核心方法,几乎成了循征医学的代名词[1].Meta分析的起源可追溯到1904年,英国统计学家基于样本大小对5个估计值进行平均,对英国军事实验进行综合分析,以检验当时所用的intestinal fever 疫苗与死亡率的相关程度[2].

    作者:苏春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甲亢危象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患者,女,28岁,因心悸、多汗、消瘦伴口渴、多饮、多尿1年,加重伴昏迷3h急诊入院.既往甲亢、糖尿病病史1年.4个月前曾因行阑尾炎手术诱发甲亢危象1次,近期口服他巴唑、皮下注射诺和灵30R,服药不规则,心悸、多汗、烦渴、恶心症状持续存在.3h前出现神志不清伴呼吸急促、呕吐.

    作者:葛淑芝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单纯乳腺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uchincloss术)是治疗乳腺癌的常规手术方式,由于术中操作技巧以及术前、术后处理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并发症,尤其是切口的并发症.笔者自2002年5月-2008年5月,对本院19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郎顺利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抗氧化剂普罗布考的临床应用

    普罗布考(Probucol),又名丙丁酚,商品名之乐,是目前可用于临床的抗氧化作用强的人工合成抗氧化剂[1],在第2版<临床药物治疗学>已被单独列写.用于临床的抗氧化剂主要有天然抗氧化剂和人工合成抗氧化剂.

    作者:成西霞;王金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国产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国产奥沙利铂(L-OHP)联合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5例晚期结肠癌患者给予国产L-OHP 130mg/m2静脉滴注,持续4h 第1天;CF 200mg/m2静脉滴注,持续2h 第1~5天;5-Fu 500mg/m2静脉滴注,持续6h第1~5天;3周重复1次,化疗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25例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9例,稳定(SD)11例,进展(PD)4例,总有效率40.0%.不良反应为末梢神经毒性、腹泻、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结论 该方案疗效高,不良反应轻,患者均能耐受.

    作者:范晓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