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霞;丘静;尹丽萍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一项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新技术.我院通过对42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取得配合,术后对其讲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针对护理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减少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桂花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超显像对异位妊娠和妊娠黄体鉴别的临床意义.方法 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异位妊娠组148例与妊娠黄体组117例进行对比,观察附件区异常回声区的血流情况,并根据血流频谱:PSV、RI等指标来判断.结果 异位妊娠组包块周围及内部血流呈条状、点状血流的占73.0%,呈无明显血流的占10.1%,PSV(13.3±9.6)cm/s;RI(0.43±0.08). 妊娠黄体组周边血流供应呈环状半环状的占97.4%;PSV(33.2±8.2)cm/s;RI(0.41±0.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子宫附件区包块的血流分析,能有效鉴别早期异位妊娠及妊娠黄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杨银广;周菊;黄祯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药源性高血压是指由于药物的使用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并超过正常范围,或者高血压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使血压进一步升高或使本已降至正常的血压出现反跳(再度升高),有的甚至出现高血压危象.
作者:鄢艳丽;雷招宝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大肠组织、30例大肠腺瘤、息肉组织和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Livin蛋白和FHIT蛋白的表达.结果 FHIT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大肠组织、大肠腺瘤、息肉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in蛋白在正常大肠组织及结肠腺瘤、息肉中无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随组织病理分级的增加,FHIT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L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in蛋白和FHIT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FHIT、Livin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联合检测可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治疗及预后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李日恒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艾者思(车前番泻颗粒)联合口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丽珠肠乐)、谷维素治疗便秘型和腹泻与便秘交替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艾者思联合丽珠肠乐、谷维素治疗;对照组用丽珠肠乐、谷维素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者思联合丽珠肠乐、谷维素治疗便秘型及腹泻与便秘交替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江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一个遵循临床研究证据的医学实践过程和理念.循证医学作为一种新的医学模式成为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和研究热点.循证医学为如何提高医疗技术,减少医疗事故,节约医疗开支等问题寻找科学合理的依据开辟了新的途径[1],其发展也促进了病案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作者:李亚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评价纳洛酮辅治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2例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纳洛酮.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意识状态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分析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3%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意识状态及PaO2等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治疗加用纳洛酮对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游古立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10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在全麻后留置尿管,观察组于术前1d及麻醉前分别对患者进行2次护理干预,置尿管前以利多卡因胶浆进行尿道表面麻醉.对照组按常规导尿.观察2组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 观察组苏醒期躁动评分为0分患者44例(88%)多于对照组的29例(58%),且评分为1分、2分、3分的患者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全麻后留置导尿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进行局部麻醉有利于减少苏醒期躁动.
作者:孙婧;孙艳美;刘慧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患者,男,70岁,主因头晕伴恶心、呕吐10d,全身不能活动8d入院.患者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恶心、呕吐;头颅CT示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
作者:王彦新;郑义;张永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肾脏纤维化以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 ECM)在肾间质的异常积聚和肾脏结构渐进性病理改变导致肾功能持续下降为特征,是肾脏固有细胞和浸润细胞共同参与和相互作用的结果.肾脏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病进展到终末期衰竭的共同通路,故早期抑制肾脏纤维化是治疗此类疾病的关键.近年实验表明,肾脏固有细胞及胞外基质具有可塑性,某个特定时期,肾脏纤维化是可逆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抑制肾间质纤维化进程.此外,HGF对肾单位的重塑作用已较明确,这为肾脏纤维化的逆转提供了可能.本文就HGF对防治肾脏纤维化的机制及其潜在的治疗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梁明;陈卫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an prostatic hyperplasia)简称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其生发生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40~49岁占20%,50~59岁占40%,>60岁占50%,至80岁可达80%以上.50岁以上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如尿频、夜尿增多、进行性排尿困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并发泌尿系感染、尿路结石、血尿、膀胱结石、痔疮、腹股沟斜疝、肾功能衰竭.我院自2004年5月以来,应用经尿路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具有排尿梗阻症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8例,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任学红;强永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激励是指通过外部刺激达到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一个持续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的基本模式为:需要-动机-行为-目标-需要满足.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激发人们发挥高水平的主观能动性,向预期目标奋斗.
作者:刘晓玲;陈开杰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症状之一.30%以上癌症患者伴有疼痛,晚期癌症患者70%以上伴有疼痛[1],疼痛干扰了患者接受治疗的心态,也严重影响其的生活质量.药物镇痛是控制疼痛的主要手段,麻醉止痛药物被广泛应用在癌症疼痛患者的治疗中,引导患者对麻醉止痛药物的正确认识、让患者充分掌握麻醉止痛药物的相关知识是临床护士必须完成的工作内容之一.为更好的完成这一工作,我院对92例癌痛患者对麻醉止痛药物的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文茹;方亚群;刘颖;崔凤梅;陈亚静;陈璐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气管、支气管曲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转归.方法 对36例阻塞性气管、支气管曲菌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进行性呼吸困难、刺激性咳嗽,胸部CT无特异性,病变部位主要累及主支气管以上的大气道,抗真菌、气管镜介入治疗后治愈好转率58.3%.结论 阻塞性气管、支气管曲菌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诊疗方法有待提高.
作者:尹艮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364例VBI患者作为观察组,198例正常人作对照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TCD)经颅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经枕窗检测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小脑后动脉(PICA),比较2组血流速度.结果 观察组VA、BA、PCA、PICA血流速度明显较对照组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CA、ACA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采用TCD检测可了解其供血状态,能够为临床及时、准确地提供诊疗依据.
作者:蔡忠凤;贾雪莉;陈凤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用药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2组均采用基础护肝治疗、调节免疫、活跃微循环、对症及防止并发症治疗.治疗组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160mg、还原型谷胱甘肽1.2g,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天1次静脉滴注,乳果糖起始量为每次20g,每天3次,然后个体化调整至排解软便每天2~3次,避免腹泻,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2周时患者消化道症状(纳差、腹胀、便秘)改善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TBiL、Alb、PT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治疗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4.2%和92.3%高于对照组的15.4和6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促肝细胞生长素、还原型谷胱肝肽与乳果糖联用为临床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提供了较好选择方案,同时提示三者联合治疗可能有助于阻断慢性乙型肝炎向重型肝炎的发展.
作者:鲁美武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单侧腹股沟疝患儿5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25例.A组采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B组采用丙泊酚、氟哌啶、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复合全麻.观察2组围麻醉期HR、MAP(平均动脉压)、SpO2变化及患者苏醒时间.结果 本组50例患儿麻醉效果均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气腹后MAP、HR都略有升高,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气后10min MAP、HR都恢复至基础值,SpO2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苏醒时间为(10.2±7.8)min,B组苏醒时间为(48.0±12.4)min,A组显著短于B组(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苏醒快、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钱劲松 刊期: 2009年第14期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如对医疗废物管理不当,造成医疗废物流失,将可能对整个社会形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医疗废物的安全、规范管理已成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主要内容.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和<医疗废物分类条目>要求,我院对医疗废物的处理按照分类收集、集中处置、防止损伤的原则进行流程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作者:王素敬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前在部分基层医院还沿用盐水配血,鉴定血型时只作正定型的方法.但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以引起血型抗原的减弱,血型发生变异.笔者报道的1例白血病患者的血型变异即属B抗原减弱的情况,因此,建议临床受血者血型鉴定须做ABO正、反定型(必要时用凝聚胺作介质),保证合理的血型、血液输注,做到安全输血.
作者:陈学英;张海定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沐舒坦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应用沐舒坦30mg*kg-1*d-1,分2次静脉滴注,连用3d,对照组50例按常规治疗,观察2组NRDS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NRDS发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0%、0、36.0%;对照组NRDS发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4.0%、31.2%、9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沐舒坦可降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赵鹏 刊期: 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