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ivin和FHIT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李日恒

关键词:结直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Livin, FHIT
摘要: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大肠组织、30例大肠腺瘤、息肉组织和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Livin蛋白和FHIT蛋白的表达.结果 FHIT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大肠组织、大肠腺瘤、息肉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in蛋白在正常大肠组织及结肠腺瘤、息肉中无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随组织病理分级的增加,FHIT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L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in蛋白和FHIT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FHIT、Livin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联合检测可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治疗及预后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西黄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西黄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给予西黄丸口服治疗30d后,观察其疗效.实验研究采用混合细菌造模法制备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测定大鼠血清IL-2,局部组织VEGF表达水平.结果 患者总有效率为98.8%,其中盆腔包块73例,治疗后明显缩小(P<0.05).治疗组大鼠血清IL-2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局部组织VEGF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西黄丸可有效消除或改善临床症状,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和抗血管生成来实现的.

    作者:叶伟青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泌尿外科护理临床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书本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桥梁.临床带教老师是护生接触专业实践的启蒙者,担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双重任务.泌尿外科具有解剖位置及住院患者年龄段的特殊性,临床护理有其专业性,因此给临床实习带教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永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循证医学与病案首页信息化管理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一个遵循临床研究证据的医学实践过程和理念.循证医学作为一种新的医学模式成为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和研究热点.循证医学为如何提高医疗技术,减少医疗事故,节约医疗开支等问题寻找科学合理的依据开辟了新的途径[1],其发展也促进了病案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作者:李亚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急性脑血管病所致偏侧舞蹈症21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的偏侧舞蹈症是发生在脑血管病急性期的一组症状,临床较少见,现将我院1998~2008年收治的21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毕连祝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川穹嗪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川穹嗪与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60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与川穹嗪注射液;对照组30例按西药抗炎、解痉、平喘、吸氧等常规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用川穹嗪、黄芪注射液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马峰;李成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胃十二指肠穿孔误诊3例

    1 病例介绍例1.女,66岁.因上腹持续性疼痛,伴有恶心呕吐12d入院,因吃凉饭菜后,自感上腹部突然剧痛,曾恶心、呕吐1次,为刚入食的食物残渣,继之全腹痛.即按胃肠炎治疗.因腹痛加重,曾多次肌内注射止痛针及阿托品.腹痛有一时好转,但不能完全缓解.继之发热、腹胀、呕吐.多为酸臭液体,近5d无大便.查体腹胀明显,无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叩诊中上腹部呈浊鼓音.肠鸣音消失.X线腹部透视,见上腹部右膈下有一巨大气液平面,中腹部及左下腹部有较大气液平面.

    作者:黄正友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肝硬化并发糖尿病44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肝硬化患者464例,其中并发糖尿病44例,现就腹水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1]及治疗后腹水吸收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李克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基层对糖尿病诊治误区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而引起,久病可引多脏器功能衰竭.近年来糖尿病发病呈增高趋势,提高对糖尿病正确认识很有必要.目前基层医护人员,包括患者对糖尿病均有一些误解,具体如下.

    作者:李秋芬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手术治疗胰腺外伤及其并发症8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胰腺外伤的治疗方法及对其并发症防治.方法 将86例胰腺外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 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胰腺修补术,而观察组则采用部分切除术,对2组患者的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的治疗预防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在胰腺外伤的治疗术式中,部分切除术优于胰腺修补术,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覃熙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治疗中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疗是肿瘤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由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常承受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的痛苦,而血管的破坏,往往会影响患者后期的治疗.

    作者:熊淑霖;程薇;张丽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前列腺电切术后慎防心肌梗死

    2006~2009年,我院收治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施行前列腺电切术(TUR).年龄57~82岁,38例痊愈出院,2例术后5d拔管后下床排便诱发心肌梗死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杜玉芝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基本防护在手术室护理人员中的应用

    护士作为从事医疗服务的特殊职业,承担着解除患者病痛,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手术室护士作为其中的一支专业队伍,决定了她们在从事高尚职业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医疗环境、职业工作性质等各方面对医护人员的不良影响.为了消除工作中的诸多不利因素,保持身心健康,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要求每位医护人员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作者:胡春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住院期间孕产妇母乳喂养的健康宣教

    健康教育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健康教育是妇幼保健工作的先导,尤其在创建爱婴医院工作中,健康宣教是母乳喂养成功的手段之一.

    作者:李翊;韩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埃索美拉唑、铝碳酸镁和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0例分析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铝碳酸镁和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 60例GERD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每天2次,铝碳酸镁1.0g,每天3次,莫沙必利5mg每天3次口服.治疗后2、4、6周观察胃烧灼感、反流、泛酸、非心源性胸痛等症状的缓解情况,并于6周后复查胃镜,观察食管炎治愈率.结果 治疗2、4、6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8.33%、85.00%、93.33%,治疗6周后内镜下A、B、C-D级食管炎治愈率分别达89.28%、80.76%、66.67%,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铝碳酸镁和莫沙必利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案.

    作者:文毅;曾连招;魏碧花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Livin和FHIT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大肠组织、30例大肠腺瘤、息肉组织和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Livin蛋白和FHIT蛋白的表达.结果 FHIT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大肠组织、大肠腺瘤、息肉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in蛋白在正常大肠组织及结肠腺瘤、息肉中无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随组织病理分级的增加,FHIT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L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in蛋白和FHIT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FHIT、Livin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联合检测可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治疗及预后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李日恒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广州军地中年健康体检人群冠心病危险因素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部队与地方中年人群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分布及个体集聚的差异.方法 选取符合要求的2006~2007年在我部行健康体检的35~60岁的1 121名部队人员为部队组,同期在我部体检的地方同年龄段人群1 578人为地方组,比较2组人群在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异常、超质量、肥胖、高尿酸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分布差异,并对2组危险因素个体集聚的差异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部队组的吸烟、高胆固醇、高尿酸、超质量、高三酰甘油、肥胖的比例高于地方组(P<0.05或P<0.01).0、2项危险因素的个体集聚部队组的比例低于地方组,1项、3~5项危险因素的个体集聚部队组的比例高于地方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部队中年人群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分布及个体的集聚状况需在临床防治工作中加以重视.

    作者:牛玥;宋丹丹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简易配伍禁忌表的设计、制作与应用

    随着药学的发展,各种新药大量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在我院使用的2004年出版的配伍禁忌表中未收录这些药物,使其配伍变化无从查证.为了方便临床工作,我科自制了简易的配伍禁忌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仓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过敏性紫癜的药物治疗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产生皮肤紫癜,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在冬季多见,以儿童发病为主.该病被认为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主要表现为抑制T淋巴细胞数量及其功能下降,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降低,体液免疫处于高反应状态,异常免疫球蛋白分泌增加,抗自身抗体出现,从而导致全身毛细血管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和组织器官损害.但本病的发病原因往往很难确定,可能与感染、食物、药物、花粉、寒冷、虫咬、疫苗接种等有关.在治疗上无统一意见,现列举几种常见、经济的治疗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作者:孙琼华;吕亚青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山莨菪碱对脑复苏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对脑复苏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5mg*kg-1*d-1的山莨菪碱静脉滴注,观察2组早期格拉斯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及脑脊液内谷氨酸(Glu)、天门冬(Asp)的含量.结果 治疗组GS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NF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内Glu、Asp含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山莨菪碱可抑制兴奋性氨基酸释放,改善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

    作者:吴定;马和平;李汉军;李小林;尹雪彬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肾脏纤维化的逆转

    肾脏纤维化以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 ECM)在肾间质的异常积聚和肾脏结构渐进性病理改变导致肾功能持续下降为特征,是肾脏固有细胞和浸润细胞共同参与和相互作用的结果.肾脏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病进展到终末期衰竭的共同通路,故早期抑制肾脏纤维化是治疗此类疾病的关键.近年实验表明,肾脏固有细胞及胞外基质具有可塑性,某个特定时期,肾脏纤维化是可逆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抑制肾间质纤维化进程.此外,HGF对肾单位的重塑作用已较明确,这为肾脏纤维化的逆转提供了可能.本文就HGF对防治肾脏纤维化的机制及其潜在的治疗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梁明;陈卫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