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洛酮辅治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游古立

关键词:纳洛酮, 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评价纳洛酮辅治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2例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纳洛酮.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意识状态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分析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3%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意识状态及PaO2等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治疗加用纳洛酮对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厌食伴消瘦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研究儿童厌食伴消瘦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血清Hp-IgG检测56例厌食伴消瘦小儿与40例健康厌食小儿中Hp的阳性感染率,厌食伴消瘦小儿中阳性感染者应用抗Hp药物治疗.结果 56例厌食伴消瘦小儿中Hp阳性感染率为53.6%,应用抗Hp药物治疗后,厌食缓解率为85.0%;40例正常小儿中Hp阳性感染率为20.0%,2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儿厌食伴消瘦与Hp感染有密切关系.

    作者:何永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流速度变化的探讨

    目的 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364例VBI患者作为观察组,198例正常人作对照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TCD)经颅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经枕窗检测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小脑后动脉(PICA),比较2组血流速度.结果 观察组VA、BA、PCA、PICA血流速度明显较对照组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CA、ACA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采用TCD检测可了解其供血状态,能够为临床及时、准确地提供诊疗依据.

    作者:蔡忠凤;贾雪莉;陈凤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的体会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病,以急性脑功能损害为临床特征[1],起病急、病死率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2].近年来,健康教育已受到各国护理界的普遍重视.但我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内容简单,缺乏个体化教育.针对我科特点,对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俊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肠病研究概况

    近10多年来,随着小肠疾病诊断手段的不断进展,尤其是内窥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病例报告和病例对照研究表明NSAIDs可引起十二指肠远小肠黏膜的损伤,长期使用NSAIDs可致空肠、回肠黏膜的炎性病变,临床表现包括出血、蛋白丢失、吸收障碍、黏膜炎症、通透性改变等.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on steroide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s)者中60%~70%是无症状的黏膜通透性增加和炎症,部分发展到出现并发症时才被发现[1].

    作者:梁冬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丙泊酚、地西泮、芬太尼联合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地西泮(安定)和芬太尼联合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孕40~70d无阴道分娩史的孕妇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安定、芬太尼联合镇痛,对照组只用丙泊酚、芬太尼镇痛.结果 观察组控制镇痛效果及宫颈松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丙泊酚、安定、芬太尼联合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武兴意;陈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珍菊降压片早、中二次投药的降压效果

    目的 以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价珍菊降压片早、中二次投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方法 8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口服珍菊降压片早晨2片,中午1片;对照组口服珍菊降压片1片,每天3次.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行24h ABPM. 结果 2组24h ABPM参数均较用药前显著下降(P<0.01);降压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0.0%,对照组87.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夜间血压低值均出现在对照组. 结论珍菊降压片降压效果良好.早、中2次投药,可防止夜间靶器官缺血.

    作者:孙锦贤;余静珠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羊水过少羊膜腔内灌注治疗的临床分析

    羊水量<300ml者称为羊水过少,羊水过少严重影响围生儿的预后.羊水过少的围生儿死亡率较正常妊娠时高5倍[1].它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发生在妊娠任何时期.若已达妊娠足月,尽快终止妊娠,大多以剖宫产结束分娩,可明显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但若妊娠不足月,如何增加羊水量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既往的大量饮水、输液等常难以奏效[2].羊膜腔灌注术(amnioInfusion,AI)是将导管经腹或阴道插入羊膜腔,再经导管注入生理盐水(NS)或林格液补充羊水量的方法.本院对83例孕中晚期羊水过少病例进行经腹羊膜腔输液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跃武;王秀华;潘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宫颈妊娠介入治疗术1例的护理

    宫颈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在宫颈管内,是一种极罕见的异位妊娠,发病率约为1:18 000.由于受精卵着床于以纤维组织为主的宫颈部,故妊娠一般很少维持至20周.患者有停经及早孕反应,主要症状为无痛性阴道流血或血性分泌物,流血量一般由少到多,也可为间歇性阴道大出血[1].本病易与流产混淆,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我院2007年11月9日收治1例宫颈妊娠介入治疗术后21d持续阴道出血的患者,采用口服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局部注射,抗感染治疗,术后无阴道出血,患者病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方海琴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手术治疗胰腺外伤及其并发症8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胰腺外伤的治疗方法及对其并发症防治.方法 将86例胰腺外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 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胰腺修补术,而观察组则采用部分切除术,对2组患者的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的治疗预防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在胰腺外伤的治疗术式中,部分切除术优于胰腺修补术,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覃熙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单纤维聚丙烯补片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使用单纤维聚丙烯补片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 选择腹股沟斜疝患者12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疝修补术,治疗组采用单纤维聚丙烯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局部异物感染、疼痛、术后复发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疝并发症未见明显差异(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单纤维聚丙烯补片治疗腹股沟斜疝克服了传统修补术的诸多缺点,且效果显著.

    作者:肖应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鲍温样丘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局部注射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鲍温样丘疹的疗效.方法 将56例患者按门诊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局部注射干扰素联合微波疗法,对照组单用5-氟尿嘧啶软膏外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高于对照组的67.9%,复发率为3.5%低于对照组的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局部注射干扰素联合微波疗法治疗鲍温样丘疹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作者:汤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肺撕裂伤的CT诊断

    肺撕裂伤在胸部外伤中经常遇到,对其表现认识不足可造成误诊,延误治疗.笔者通过对13例肺撕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进一步探讨肺撕裂伤的CT表现,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福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痛点封闭结合推拿旋转法治疗急性腰扭伤73例

    急性腰扭伤是由于工作中外力作用超过腰部软组织的生理负荷或自身软组织(腰肌、筋膜、深部韧带、骶髂关节、椎间小关节)功能控制失调时,造成的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临床以突然性急性腰部疼痛为常见症状,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腰部功能受限.如何快速消除疼痛、恢复功能是治疗该病的关键.笔者多年来采取痛点封闭结合推拿旋转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温添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一家系报道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属母系遗传(maternal inheritance)或称线粒体遗传,由线粒体DNA11778、14484或3460 等位点突变引起.2008年7月17日我院收治1例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并对该家系4代28名成员进行筛查,发现3例类似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郭永杰;李良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沐舒坦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沐舒坦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应用沐舒坦30mg*kg-1*d-1,分2次静脉滴注,连用3d,对照组50例按常规治疗,观察2组NRDS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NRDS发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0%、0、36.0%;对照组NRDS发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4.0%、31.2%、9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沐舒坦可降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赵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医院控制院内感染管理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是各级医院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控制和检测医院感染工作,能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效果,减少医院感染病例发生,切实保证了患者就诊安全.

    作者:冯道秀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论医疗卫生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医疗卫生监督执法是我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和改革的新课题,较系统的监督执法工作仅开展几年时间,暨卫生行政执法执行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建立以后,随着我国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基本完成和进一步深入,以及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成功,医疗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已成为整个卫生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关系到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根本利益,已引起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现就医疗卫生监督执法中的有关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

    作者:张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前列腺电切术后慎防心肌梗死

    2006~2009年,我院收治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施行前列腺电切术(TUR).年龄57~82岁,38例痊愈出院,2例术后5d拔管后下床排便诱发心肌梗死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杜玉芝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西黄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西黄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给予西黄丸口服治疗30d后,观察其疗效.实验研究采用混合细菌造模法制备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测定大鼠血清IL-2,局部组织VEGF表达水平.结果 患者总有效率为98.8%,其中盆腔包块73例,治疗后明显缩小(P<0.05).治疗组大鼠血清IL-2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局部组织VEGF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西黄丸可有效消除或改善临床症状,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和抗血管生成来实现的.

    作者:叶伟青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分病房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病房管理,主要目的是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利于康复的环境,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如病房规范化管理、患者住院管理、健康教育、病历书写质量、患者满意度等.为了保证护理安全、稳定护理质量,我科在工作中摸索,于2008年10月实行分病房管理,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患者满意度较以前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秀琴;张惠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