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杰;李良毛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而引起,久病可引多脏器功能衰竭.近年来糖尿病发病呈增高趋势,提高对糖尿病正确认识很有必要.目前基层医护人员,包括患者对糖尿病均有一些误解,具体如下.
作者:李秋芬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近10多年来,随着小肠疾病诊断手段的不断进展,尤其是内窥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病例报告和病例对照研究表明NSAIDs可引起十二指肠远小肠黏膜的损伤,长期使用NSAIDs可致空肠、回肠黏膜的炎性病变,临床表现包括出血、蛋白丢失、吸收障碍、黏膜炎症、通透性改变等.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on steroide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s)者中60%~70%是无症状的黏膜通透性增加和炎症,部分发展到出现并发症时才被发现[1].
作者:梁冬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肝硬化患者464例,其中并发糖尿病44例,现就腹水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1]及治疗后腹水吸收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李克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地西泮(安定)和芬太尼联合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孕40~70d无阴道分娩史的孕妇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安定、芬太尼联合镇痛,对照组只用丙泊酚、芬太尼镇痛.结果 观察组控制镇痛效果及宫颈松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丙泊酚、安定、芬太尼联合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武兴意;陈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评价纳洛酮辅治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2例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纳洛酮.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意识状态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分析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3%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意识状态及PaO2等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治疗加用纳洛酮对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游古立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直丝弓矫治器结合活动牙合垫与单纯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前牙反牙合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前牙反牙合病例2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1例与对照组11例,分别以直丝弓矫治器结合活动牙合垫和单纯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对比2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矫治时间短于对照组,矫治过程时前牙松动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活动牙合垫结合直丝弓矫治器可有效治疗前牙反牙合.
作者:李俊慧;刘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护士作为从事医疗服务的特殊职业,承担着解除患者病痛,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手术室护士作为其中的一支专业队伍,决定了她们在从事高尚职业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医疗环境、职业工作性质等各方面对医护人员的不良影响.为了消除工作中的诸多不利因素,保持身心健康,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要求每位医护人员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作者:胡春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病,尤以中老年多见,近年来青年发病率有增高[1]之势.教师和部分科研人员由于工作性质、职业习惯等因素该病发生率很高.教师和某些科研人员工作性质,生活方式、心理压力、生产方式及生存环境都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他们的身体、生活、和精神承受着很大的负担,颈椎同时也变得更为脆弱,致使颈椎的椎体、椎间盘、椎间关节和附近的软组织以及血管逐渐老化,产生病理变化,终形成颈椎病.
作者:周恒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评价电子胎心监护对认识妊娠结局的监护意义,熟练识别胎心监护图形,正确处理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方法 对我院1 200例足月单胎妊娠按入院诊断分高危组(560例)和正常组(640例),临产后常规胎心监护CST监测,追踪正常胎心监护与异常胎心监护的结局.结果 高危妊娠组异常胎心监护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CST阳性亚组新生儿窒息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羊水浑浊发生率明显高于CST阴性亚组(P<0.05).结论 产妇临产后常规行胎心电子监测是检测宫内胎儿安危的较好指标,加强产时监护,尤其是对高危妊娠的监护,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陶孝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母乳营养丰富是婴儿的佳食品.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措施.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指征放宽,各种社会因素使得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术后产妇由于疼痛、禁食、活动受限等因素影响,乳汁分泌较顺产少,导致婴儿哭闹甚至可引起新生儿低血糖,所以临床上常有剖宫产术后新生儿添加代乳品的现象,有的产妇及家属对母乳喂养失去信心,为了提高我院的纯母乳喂养率,我科根据剖宫产术后产妇的生理、心理情况,采取了及时合理的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云凤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长托宁(盐酸戊乙喹醚注射液)对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22例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患者,动静脉联合应用长托宁14d,经脑血管造影、血液动力学及神经行为学评价长托宁疗效.结果 动脉内应用长托宁使血管扩张达(53±37)% (P<0.01),有轻度心率增快,但对全身动脉压未产生明显影响.22例患者中2例死亡,2例失访,余18例在1年内恢复较好[改良等级评分:(0.8±1.0)分; 巴塞尔指数: 100(95~100)].5例患者在动脉注射长托宁后48h内脑血管痉挛复发(23%),其中2例再次动脉给予长托宁后好转,另3例行腔内气囊血管成形术.结论 长托宁能安全有效治疗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的脑血管痉挛.
作者:李仕谦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病房管理,主要目的是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利于康复的环境,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如病房规范化管理、患者住院管理、健康教育、病历书写质量、患者满意度等.为了保证护理安全、稳定护理质量,我科在工作中摸索,于2008年10月实行分病房管理,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患者满意度较以前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秀琴;张惠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1 病例介绍例1.女,66岁.因上腹持续性疼痛,伴有恶心呕吐12d入院,因吃凉饭菜后,自感上腹部突然剧痛,曾恶心、呕吐1次,为刚入食的食物残渣,继之全腹痛.即按胃肠炎治疗.因腹痛加重,曾多次肌内注射止痛针及阿托品.腹痛有一时好转,但不能完全缓解.继之发热、腹胀、呕吐.多为酸臭液体,近5d无大便.查体腹胀明显,无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叩诊中上腹部呈浊鼓音.肠鸣音消失.X线腹部透视,见上腹部右膈下有一巨大气液平面,中腹部及左下腹部有较大气液平面.
作者:黄正友 刊期: 2009年第14期
2006~2009年,我院收治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施行前列腺电切术(TUR).年龄57~82岁,38例痊愈出院,2例术后5d拔管后下床排便诱发心肌梗死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杜玉芝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多种生理功能逐渐减退,但适宜的有氧运动不仅能够延缓这种减退,而且还能改善各种生理功能,对各器官各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拟就有氧运动对老年人肾脏的影响略作综述.
作者:李古强;高宏伟;王召友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患者,男,70岁,主因头晕伴恶心、呕吐10d,全身不能活动8d入院.患者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恶心、呕吐;头颅CT示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
作者:王彦新;郑义;张永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364例VBI患者作为观察组,198例正常人作对照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TCD)经颅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经枕窗检测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小脑后动脉(PICA),比较2组血流速度.结果 观察组VA、BA、PCA、PICA血流速度明显较对照组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CA、ACA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采用TCD检测可了解其供血状态,能够为临床及时、准确地提供诊疗依据.
作者:蔡忠凤;贾雪莉;陈凤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胃肠镜检查是一项侵入性的操作,患者在检查的时候存在着一些恐惧或焦虑的心理,导致其在检查前后出现一些机体应激反应.
作者:魏雪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苦参素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慢性丙型肝炎患者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甘利欣胶囊每次0.15g,每天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苦参素600mg,每天1次静脉滴注.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后肝功能变化情况及检测血清HCV RNA.结果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ALT复常率94.9%,HCV RNA转阴55.0%,均高于对照组的94.9%和5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苦参素对丙型肝炎肝硬化伴合并症患者有一定疗效.
作者:李山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我院消毒供应室对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行了严格的科学管理,对购进、验收、储存、发放、使用、回收等环节制定了一套科学管理程序,以确保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安全性,杜绝了不良后果,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赵莉莉;朱红波;孟鹃 刊期: 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