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霞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一项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新技术.我院通过对42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取得配合,术后对其讲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针对护理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减少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桂花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长托宁(盐酸戊乙喹醚注射液)对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22例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患者,动静脉联合应用长托宁14d,经脑血管造影、血液动力学及神经行为学评价长托宁疗效.结果 动脉内应用长托宁使血管扩张达(53±37)% (P<0.01),有轻度心率增快,但对全身动脉压未产生明显影响.22例患者中2例死亡,2例失访,余18例在1年内恢复较好[改良等级评分:(0.8±1.0)分; 巴塞尔指数: 100(95~100)].5例患者在动脉注射长托宁后48h内脑血管痉挛复发(23%),其中2例再次动脉给予长托宁后好转,另3例行腔内气囊血管成形术.结论 长托宁能安全有效治疗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的脑血管痉挛.
作者:李仕谦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病,它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等三大特点,重症患者在数小时内死亡.微创碎吸清除术是近年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新方法,与传统的开颅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省时、不易感染、治疗效果好的优点.我院2002年12月-2009年4月采用微创碎吸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5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梁凤娟;朱桂兰;吴翠诗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病,以急性脑功能损害为临床特征[1],起病急、病死率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2].近年来,健康教育已受到各国护理界的普遍重视.但我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内容简单,缺乏个体化教育.针对我科特点,对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俊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气管、支气管曲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转归.方法 对36例阻塞性气管、支气管曲菌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进行性呼吸困难、刺激性咳嗽,胸部CT无特异性,病变部位主要累及主支气管以上的大气道,抗真菌、气管镜介入治疗后治愈好转率58.3%.结论 阻塞性气管、支气管曲菌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诊疗方法有待提高.
作者:尹艮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药氧疗法是传统中医辨证论治规律、药物配伍理论与氧疗技术相结合形成的新的医疗方法和技术.近年来医务工作者与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现总结概述如下.
作者:邝慧玲;黄桃园 刊期: 2009年第14期
健康教育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健康教育是妇幼保健工作的先导,尤其在创建爱婴医院工作中,健康宣教是母乳喂养成功的手段之一.
作者:李翊;韩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急性腰扭伤是由于工作中外力作用超过腰部软组织的生理负荷或自身软组织(腰肌、筋膜、深部韧带、骶髂关节、椎间小关节)功能控制失调时,造成的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临床以突然性急性腰部疼痛为常见症状,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腰部功能受限.如何快速消除疼痛、恢复功能是治疗该病的关键.笔者多年来采取痛点封闭结合推拿旋转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温添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激励是指通过外部刺激达到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一个持续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的基本模式为:需要-动机-行为-目标-需要满足.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激发人们发挥高水平的主观能动性,向预期目标奋斗.
作者:刘晓玲;陈开杰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评价电子胎心监护对认识妊娠结局的监护意义,熟练识别胎心监护图形,正确处理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方法 对我院1 200例足月单胎妊娠按入院诊断分高危组(560例)和正常组(640例),临产后常规胎心监护CST监测,追踪正常胎心监护与异常胎心监护的结局.结果 高危妊娠组异常胎心监护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CST阳性亚组新生儿窒息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羊水浑浊发生率明显高于CST阴性亚组(P<0.05).结论 产妇临产后常规行胎心电子监测是检测宫内胎儿安危的较好指标,加强产时监护,尤其是对高危妊娠的监护,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陶孝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卵巢恶性肿瘤治疗中,术后腹腔化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保证,恶性程度较高的妇科恶性肿瘤,术中辅助化疗可改善其预后.笔者回顾分析3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毕,即刻腹腔化疗及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术后恢复情况,探讨其可行性.
作者:张红朵;刘巧凤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在病程不同时期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78例(81眼)RVO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1眼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21眼,经药物治疗17眼,激光治疗4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58眼,经药物治疗45眼,激光治疗13眼;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MBRVO)2眼,采用药物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单纯药物治疗64眼,有效56眼(87.5%);激光治疗17眼,有效14眼(82.4%).结论 RVO应定期随访观察,在病程中的不同时期,需分别采取药物治疗、激光光凝疗法.
作者:袁宏志 刊期: 2009年第14期
1 病例介绍例1.女,66岁.因上腹持续性疼痛,伴有恶心呕吐12d入院,因吃凉饭菜后,自感上腹部突然剧痛,曾恶心、呕吐1次,为刚入食的食物残渣,继之全腹痛.即按胃肠炎治疗.因腹痛加重,曾多次肌内注射止痛针及阿托品.腹痛有一时好转,但不能完全缓解.继之发热、腹胀、呕吐.多为酸臭液体,近5d无大便.查体腹胀明显,无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叩诊中上腹部呈浊鼓音.肠鸣音消失.X线腹部透视,见上腹部右膈下有一巨大气液平面,中腹部及左下腹部有较大气液平面.
作者:黄正友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胰腺外伤的治疗方法及对其并发症防治.方法 将86例胰腺外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 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胰腺修补术,而观察组则采用部分切除术,对2组患者的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的治疗预防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在胰腺外伤的治疗术式中,部分切除术优于胰腺修补术,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覃熙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使用单纤维聚丙烯补片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 选择腹股沟斜疝患者12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疝修补术,治疗组采用单纤维聚丙烯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局部异物感染、疼痛、术后复发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疝并发症未见明显差异(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单纤维聚丙烯补片治疗腹股沟斜疝克服了传统修补术的诸多缺点,且效果显著.
作者:肖应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对脑复苏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5mg*kg-1*d-1的山莨菪碱静脉滴注,观察2组早期格拉斯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及脑脊液内谷氨酸(Glu)、天门冬(Asp)的含量.结果 治疗组GS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NF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内Glu、Asp含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山莨菪碱可抑制兴奋性氨基酸释放,改善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
作者:吴定;马和平;李汉军;李小林;尹雪彬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肺撕裂伤在胸部外伤中经常遇到,对其表现认识不足可造成误诊,延误治疗.笔者通过对13例肺撕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进一步探讨肺撕裂伤的CT表现,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福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铝碳酸镁和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 60例GERD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每天2次,铝碳酸镁1.0g,每天3次,莫沙必利5mg每天3次口服.治疗后2、4、6周观察胃烧灼感、反流、泛酸、非心源性胸痛等症状的缓解情况,并于6周后复查胃镜,观察食管炎治愈率.结果 治疗2、4、6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8.33%、85.00%、93.33%,治疗6周后内镜下A、B、C-D级食管炎治愈率分别达89.28%、80.76%、66.67%,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铝碳酸镁和莫沙必利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案.
作者:文毅;曾连招;魏碧花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死亡[1].我院于2009年5月21日收住1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该例患儿合并病毒性脑炎,病情凶险,进展快.为救治该患儿,我院要求临床药师参加全院会诊,并实施药学监护.患儿终救治成功,并于5月28日治愈出院.现将该例患儿药学监护过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松;何日东;周甘平;蔡静月;李琼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部队与地方中年人群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分布及个体集聚的差异.方法 选取符合要求的2006~2007年在我部行健康体检的35~60岁的1 121名部队人员为部队组,同期在我部体检的地方同年龄段人群1 578人为地方组,比较2组人群在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异常、超质量、肥胖、高尿酸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分布差异,并对2组危险因素个体集聚的差异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部队组的吸烟、高胆固醇、高尿酸、超质量、高三酰甘油、肥胖的比例高于地方组(P<0.05或P<0.01).0、2项危险因素的个体集聚部队组的比例低于地方组,1项、3~5项危险因素的个体集聚部队组的比例高于地方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部队中年人群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分布及个体的集聚状况需在临床防治工作中加以重视.
作者:牛玥;宋丹丹 刊期: 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