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溶血、脂血、黄疸对HBsAg胶体金法检测的影响

张孔志;顾猛;吴海燕;王拥军

关键词:溶血, 脂血, 黄疸, HBsAg, 胶体金法
摘要:目的 测试溶血、脂血、黄疸对HBsAg胶体金法检测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程度溶血、脂血、黄疸HBsAg含量为5ng/ml的标本用HBsAg胶体金法进行检测,同时将HBsAg含量为5ng/ml、2.5ng/ml溶血、脂血、黄疸三项指标正常的标本作为对照,通过仪器检测OD值来比较三者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TBiL为80mmol/L、TBiL为160mmol/L和TG为2.56mmol/L,HBsAg含量为5ng/ml的标本对HBsAg胶体金法检测影响不明显(P>0.05);TG为3.68mmol/L,HBsAg含量为5ng/ml的标本对HBsAg胶体金法检测影响较明显(P<0.05);Hb为5g/L、10g/L和20g/L HBsAg含量为5ng/ml的标本对HBsAg胶体金法检测影响显著(P<0.01).结论 溶血和严重脂血对HBsAg胶体金法检测的影响较大.黄疸对HBsAg胶体金法检测的影响不明显.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肾脏纤维化的逆转

    肾脏纤维化以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 ECM)在肾间质的异常积聚和肾脏结构渐进性病理改变导致肾功能持续下降为特征,是肾脏固有细胞和浸润细胞共同参与和相互作用的结果.肾脏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病进展到终末期衰竭的共同通路,故早期抑制肾脏纤维化是治疗此类疾病的关键.近年实验表明,肾脏固有细胞及胞外基质具有可塑性,某个特定时期,肾脏纤维化是可逆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抑制肾间质纤维化进程.此外,HGF对肾单位的重塑作用已较明确,这为肾脏纤维化的逆转提供了可能.本文就HGF对防治肾脏纤维化的机制及其潜在的治疗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梁明;陈卫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1例的药学监护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死亡[1].我院于2009年5月21日收住1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该例患儿合并病毒性脑炎,病情凶险,进展快.为救治该患儿,我院要求临床药师参加全院会诊,并实施药学监护.患儿终救治成功,并于5月28日治愈出院.现将该例患儿药学监护过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松;何日东;周甘平;蔡静月;李琼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10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在全麻后留置尿管,观察组于术前1d及麻醉前分别对患者进行2次护理干预,置尿管前以利多卡因胶浆进行尿道表面麻醉.对照组按常规导尿.观察2组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 观察组苏醒期躁动评分为0分患者44例(88%)多于对照组的29例(58%),且评分为1分、2分、3分的患者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全麻后留置导尿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进行局部麻醉有利于减少苏醒期躁动.

    作者:孙婧;孙艳美;刘慧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住院期间孕产妇母乳喂养的健康宣教

    健康教育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健康教育是妇幼保健工作的先导,尤其在创建爱婴医院工作中,健康宣教是母乳喂养成功的手段之一.

    作者:李翊;韩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山莨菪碱对脑复苏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对脑复苏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5mg*kg-1*d-1的山莨菪碱静脉滴注,观察2组早期格拉斯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及脑脊液内谷氨酸(Glu)、天门冬(Asp)的含量.结果 治疗组GS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NF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内Glu、Asp含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山莨菪碱可抑制兴奋性氨基酸释放,改善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

    作者:吴定;马和平;李汉军;李小林;尹雪彬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药氧针刺疗法治疗中风临床研究进展

    药氧疗法是传统中医辨证论治规律、药物配伍理论与氧疗技术相结合形成的新的医疗方法和技术.近年来医务工作者与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现总结概述如下.

    作者:邝慧玲;黄桃园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简易配伍禁忌表的设计、制作与应用

    随着药学的发展,各种新药大量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在我院使用的2004年出版的配伍禁忌表中未收录这些药物,使其配伍变化无从查证.为了方便临床工作,我科自制了简易的配伍禁忌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仓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单纤维聚丙烯补片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使用单纤维聚丙烯补片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 选择腹股沟斜疝患者12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疝修补术,治疗组采用单纤维聚丙烯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局部异物感染、疼痛、术后复发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疝并发症未见明显差异(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单纤维聚丙烯补片治疗腹股沟斜疝克服了传统修补术的诸多缺点,且效果显著.

    作者:肖应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肝硬化并发糖尿病44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肝硬化患者464例,其中并发糖尿病44例,现就腹水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1]及治疗后腹水吸收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李克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丙泊酚、地西泮、芬太尼联合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地西泮(安定)和芬太尼联合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孕40~70d无阴道分娩史的孕妇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安定、芬太尼联合镇痛,对照组只用丙泊酚、芬太尼镇痛.结果 观察组控制镇痛效果及宫颈松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丙泊酚、安定、芬太尼联合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武兴意;陈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胸腰椎骨折保守治疗的护理

    老年人多患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可导致骨质进行性脱钙和骨结构异常,因此,老年人的脊椎在轻微外伤作用下即可发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针对老年人的特点,临床多采用保守治疗,方法主要是绝对卧床休息、垫枕疗法、合理的饮食、正确指导功能锻炼、做好临床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以下.

    作者:叶周金;何兰英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正定县女性乳腺疾病普查结果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分析正定县妇女乳腺疾病发病现状.方法 采用手法排检辅以红外乳腺诊断仪扫描诊断.结果 乳腺增生检出率为20.75%,乳腺纤维瘤检出率为1.05%,乳腺癌0.05%.其中农村妇女患各类乳腺疾病率均高于城镇职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加强对妇女病普查及乳腺疾病的健康教育,注重各年龄段乳腺病的防治重点,做到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妇女生存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关键.

    作者:王会玲;冯美玲;赵志宇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血糖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血糖与脑梗死的关系及改善脑梗死预后措施.方法 将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糖尿病组(A)组18例、单纯应激性高血糖组(B组)22例和血糖正常组(C组)25例.均采用常规脑梗死治疗方案,同时控制血糖.比较3组患者病情及预后.结果 A组、B组大面积脑梗死和多发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及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C组(P<0.01),且A组亦高于B组(P<0.05);A组、B组总有效率均低于C组(P<0.01或P<0.05),且A组低于B组(P<0.01).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应严密监测血糖变化,积极控制血糖,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乔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分病房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病房管理,主要目的是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利于康复的环境,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如病房规范化管理、患者住院管理、健康教育、病历书写质量、患者满意度等.为了保证护理安全、稳定护理质量,我科在工作中摸索,于2008年10月实行分病房管理,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患者满意度较以前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秀琴;张惠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西黄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西黄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给予西黄丸口服治疗30d后,观察其疗效.实验研究采用混合细菌造模法制备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测定大鼠血清IL-2,局部组织VEGF表达水平.结果 患者总有效率为98.8%,其中盆腔包块73例,治疗后明显缩小(P<0.05).治疗组大鼠血清IL-2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局部组织VEGF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西黄丸可有效消除或改善临床症状,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和抗血管生成来实现的.

    作者:叶伟青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妇科电视腹腔镜手术63例体会

    妇科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在妇科疾病的诊治中的应用日渐广泛.我院自2005年3月-2008年10月应用电视腹腔镜行妇科手术6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包斯琴;其木格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用药研究进展

    输卵管炎在不孕妇女中较为常见,其病因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引起,病原体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淋球菌、变形杆菌、肺炎球菌、厌氧菌、衣原体等.容易发生感染的时间是产后、流产后或月经后.输卵管炎性阻塞已成为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占女性不孕的30%~40%.采用介入方法导入药物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已取得较好的疗效,但由输卵管本身存在炎性反应粘连, 导致术后再粘连发生影响复通术疗效[9].

    作者:杨辉;周伟生;陈汉威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泌尿外科护理临床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书本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桥梁.临床带教老师是护生接触专业实践的启蒙者,担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双重任务.泌尿外科具有解剖位置及住院患者年龄段的特殊性,临床护理有其专业性,因此给临床实习带教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永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促进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的护理体会

    母乳营养丰富是婴儿的佳食品.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措施.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指征放宽,各种社会因素使得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术后产妇由于疼痛、禁食、活动受限等因素影响,乳汁分泌较顺产少,导致婴儿哭闹甚至可引起新生儿低血糖,所以临床上常有剖宫产术后新生儿添加代乳品的现象,有的产妇及家属对母乳喂养失去信心,为了提高我院的纯母乳喂养率,我科根据剖宫产术后产妇的生理、心理情况,采取了及时合理的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云凤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的几点建议

    我院消毒供应室对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行了严格的科学管理,对购进、验收、储存、发放、使用、回收等环节制定了一套科学管理程序,以确保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安全性,杜绝了不良后果,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赵莉莉;朱红波;孟鹃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