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浓度异氟醚对胎鼠海马区Caspase-3表达及血浆S100β水平的影响

王寿平;陈晓彤;苗利萍;彭书崚

关键词:异氟醚, 胎儿, 凋亡, 脑发育
摘要:目的 本研究探讨不同浓度的异氟醚对胎鼠海马区Caspase-3表达及血浆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 18只健康清洁级SD孕21 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C组)、1.3%异氟醚组(1.3% ISO组)、3%异氟醚组(3%ISO组).C组不给予任何药物,1.3%ISO、3%ISO组分别吸入1.3%、3%异氟醚1 h,术中呼吸机控制呼吸,持续动态监测动脉血压,在模型建立完毕时(基础值)、30min后、1 h时抽取股动脉血检测血糖、血气.6h后3组孕鼠开腹随机取两只胎鼠,抽取胎鼠血液行S100β检测、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胎鼠海马CA1区Caspase-3阳性标记神经元的方法判断凋亡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胎鼠血浆S100β[(1.48±0.08)μg/L]比较,1.3%ISO组胎鼠[(1.53±0.12)μg/L]稍有升高,但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ISO组胎鼠[(3.12±0.15)μg/L,P<0.05]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Con组胎鼠海马CA1区Caspase-3阳性标记的神经元数量比较[(33±4)个/mm2],1.3%ISO组胎鼠无明显改变[(31±5)爪/mm2],3%ISO组胎鼠明显增多[(75±7)个/mm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异氟醚对胎鼠脑发育的影响存在浓度依赖性,宫内暴露于3%异氟醚1h可诱发脑损伤,导致胎鼠血浆S100β浓度升高、诱发海马CA1区神经元发生凋亡;暴露于低浓度1.3%异氟醚1h不足以诱发脑损伤.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剑桥神经心理自动化成套测试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与双相躁狂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使用剑桥神经心理自动化成套测试(CANTAB)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与双相躁狂患者认知功能进行比较研究,为寻找认知内表型指标提供线索.方法 采用韦氏智力测试7项简版和CANTAB中的6项分测验对35例未服药、急性期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35例双相躁狂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进行测试,通过控制或不控制IQ对认知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3组被试在CANTAB 6个分测验中的15个指标中有13个指标差异有显著性(F=4.71~26.71,P=0.011~0.001),两两比较显示精神分裂症和双相躁狂组13个指标皆显著差于正常组(P<0.05),而两患者组之间无差异(P>0.05).控制IQ后,精神分裂症组、双相躁狂组、正常对照组空间工作记忆(SWM)分测验中的策略分[(36.8±3.56)分、(37.24±4.21)分、(30.33±6.24)分]、组间搜索错误数[(4|D.86±19.97)次、(40.24±18.92)次、(15.4±17.22)次];快速视觉信息处理(RVP)测验中的正确率(0.54±0.18、0.56±0.15、0.78±0.17);内外纬度转换(IED)测验中的外维转换期错误数[(12.43±9.96)次、(13.18±8.98)次、(4.97±6.09)次]、总错误数(已校正)[(45.26±36.36)次、(46.61±33.32)次、(14 ± 11.7)次]共5项指标3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两两比较显示精神分裂症和双相躁狂组5项指标皆显著差于正常组(P<0.05),而两患者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7项指标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YMRS评分与SWM测试的组间错误呈正相关(r=0.38,P=0.039).结论 无论控制IQ与否,两组患者CANTAB认知功能测试的损害模式相似.患者组独立于IQ的受损认知指标可作为认知内表型的候选.

    作者:崔立谦;陈壮飞;蒋莉君;邓伟;黄朝华;李名立;王强;马小红;李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缺损评定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目的 检测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缺损评定量表(SSFD-MD)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对1003例精神残疾鉴定患者施测,其中100例患者相隔1个月进行重测,并由2名熟悉SSFD-MD评分细则的评定人背对背测评.对其中300例同时实测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精神功能大体评定昔表(GAF)、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Ⅱ(WHO-DASⅡ)、成人智残评定量表(ARSMD)及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结果 ①信度:全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90;各分量表及总分重测一致性在0.67~0.83之间;评分者信度在0.87~0.97之间.②效度:各分量表间的相关系数在0.46~0.74之间,各分量表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73~0.87之间,均具有显著性(P<0.01);经方差大化正交旋转后全量表提取5个主成分,累计解释的总变异为82.25%.SSFD-MD与SDSS、SSPI及GAF呈高度相关,分别为0.71,0.72和0.78;与BPRS、WHO-DASⅡ及成人智残评定量表呈中度相关,r分别为0.62,0.50与0.46;与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呈低度相关(0.22),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SSFD-MD编制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李毅;胡拾妮;高欢;黄志彪;吴冬凌;李学武;王轶;邓先华;高北陵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首发抑郁症患者重复神经心理测查系统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用重复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BANS)和Stroop色词测验探讨首发抑郁症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方法 采用重复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BANS)和Stroop色词测验分别对23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和178例健康对照进行检测.结果 在Stroop色词测验中,抑郁症患者完成单字、单色、双字、双色所需要的时间[(14.37±6.65)s,(21.58±8.70)s,(16.56±8.23)s,(37.88±13.67)s]均长于对照组[(12.38±3.34)s,(18.01±5.51)s,(14.17±4.37)s,(32.87±10.28)s],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颜色干扰、字义干扰两组的结果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BANS测查中,抑郁症患者5个因子所得的分数[(72.19 ± 17.22)分,(80.89 ± 15.29)分,(82.00±16.37)分,(98.74±17.01)分,(82.09±14.62)分]均差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RBANS总分及5因子与HAMD总分及各因子相关无统计学意义;与教育程度正相关(P<0.05),与性别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RBANS总分及5因子中的即刻记忆、言语功能、延时记忆分别与年龄、病程呈负相关(P<0.05).而视觉广度、注意与年龄、病程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发抑郁症患者存在比较严重的记忆、注意、执行功能等全面认知功能的损害.

    作者:刘霞;任燕;李素萍;杜巧荣;梁毅平;孟婧;杨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攻击行为儿童与普通儿童自我延迟满足的比较

    目的 比较攻击行为儿童与普通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差异及延迟策略的使用特点,以期为攻击行为儿童的发展教育和行为矫正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经典的自我延迟满足实验比较24名攻击性儿童及24名班次、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普通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并采用时间取样观察法,记录儿童延迟行为编码,比较两组儿童延迟策略水平的差异.用χ2检验分析攻击组儿童与对照组儿童延迟满足的目的性差异,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儿童延迟策略的差异.结果 两组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差异有显著性(χ2=13.50,P<0.01),对照组儿童比攻击组儿童在等待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的目的性,攻击组儿童的等待多是茫然无目的的或者干脆放弃;攻击组儿童[(22.38 ± 11.29)分]与对照组儿童[(28.21 ±3.05)分]延迟策略的使用都突出表现为问题解决策略;对照组儿童在等待过程中更多地使用问题解决策略[(28.21±3.05)分]及自我控制策略[(0.71±1.08)分],延迟策略水平高于攻击组[分别为(22.38±11.29)分,(0.13±0.45)分](P<0.05).结论 攻击行为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较差,行为目的性较弱,延迟策略水平低于普通儿童.

    作者:王婷;刘新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苯丙胺类物质滥用者大脑结构改变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苯丙胺类物质主要是指于上世纪末开始出现的甲基苯丙胺(冰毒)、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同海洛因、可卡因等传统毒品相比,新型毒品具有精神依赖性强、认知功能损害明显等特点[1].

    作者:杜江;王振;江海峰;赵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全程一体化健康教育改善抑郁障碍患者抑郁情绪及心理障碍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全程一体化健康教育对抑郁障碍患者抑郁情绪、自我概念矫治效果,为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60例住院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研究组(32例),2组均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和一般性健康教育指导,研究组则给予临床全程一体化健康教育.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自我概念量表(TSCS)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两组干预前后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HAMD、TSCS和SCL-90总分分别为(24.8±4.3)分、(249.68±16.23)分、(136.39±34.26);对照组分别为(24.9±4.2)分、(248.74±17.32)分、(136.52±35.04)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值分别为0.09,0.22,0.01,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HAMD、TSCS和SCL-90总分分别为(19.7±2.8)分、(263.55±19.53)分、(114.22±18.75)分;对照组分别为(22.4±3.3)分、(253.66±18.37)分、(134.56±32.64)分,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3.43,3.11,3.01,均P<0.01,TSCS评定中,研究组除自我批评[(40.16±4.96)分]低于对照组[(45.77±5.25)]外(t=7.29,P<0.01),其余10个因子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临床全程一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抑郁障碍患者抑郁情绪,塑造积极的自我概念,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杜芳;李遵清;于青;阮玖琼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脑深部电刺激双侧伏核对吗啡成瘾大鼠复吸行为的影响

    目的 研究脑深部电刺激双侧伏核核心部对吗啡成瘾大鼠复吸行为的影响.方法 手术前筛选大鼠,筛选后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白电刺激组、吗啡组、吗啡假手术组、吗啡电刺激组.电极植入7d后采用隔日递增原则皮下注射吗啡(5mg/kg起始,每次递增5mg/kg,至20mg/kg稳定)建立大鼠吗啡成瘾模型.通过改进后的DBS电路进行电刺激,刺激参数为130Hz、150A、60s、1 h/d、14d.干预前后变化由条件位置偏爱实验检测.复吸行为采用小剂量吗啡(3 mg/kg)诱导,24h后再次检测CPP.数据统计采用two-way ANOVA,组间比较用Bonferroni方法.结果 ①完成CPP训练后,吗啡组、吗啡假手术组、吗啡电刺激组三个组的CPP评分为(155.87±20.45)s、(107.33 ± 18.10)s、(135.45±22.09)s,与前两组均有明显差异[与空白组(-70.34±15.40)s比较t值和P值分别为:t=9.45,P<0.01;t=6.94,P<0.01;t=8.04,P<0.01].②7天DBS后,吗啡电刺激组大鼠CPP评分与吗啡组(t=4.21,P<0.01)、吗啡假手术组(t=1.10,P<0.05)差异明显.14d DBS后差异更加明显(t=5.15,P<0.01;t=3.92,P<0.01).③给予小剂量吗啡诱导复吸后,吗啡电刺激组CPP评分小于吗啡组(t=4.04,P<0.01)和吗啡假手术组(t=4.13,P<0.01)组,且与空白组(-53.50 ± 11.10)s(t=2.60,P>0.05)差异无显著性,但与空白电刺激组(t=3.70,P<0.01)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DBS双侧伏核核心部不仅可以干预吗啡成瘾大鼠的CPP行为,而且能抑制小剂量吗啡诱导的复吸行为.

    作者:王宝锋;金义超;章彬佳;刘旭光;王桂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白介素-17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白介素-17(IL-17)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135例脑胶质瘤、15例正常脑组织中IL-17与TGF-β1的表达.结果 IL-17在正常脑组织中未见表达,在高、低级别胶质瘤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胶质瘤组织中TGF-131高表达77例,低表达58例,高表达率57.03%.高级别胶质瘤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明显高于低级别(P<0.05),正常脑组织中未见表达.胶质瘤组织中IL-17与TGF-β1表达呈正相关(r=0.285,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IL-17、TGF-β1高表达组生存时间与低表达组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KPS评分、IL-17是影响胶质瘤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结论 人脑胶质瘤组织中IL-17的表达可能与TGF-β1有关.IL-17、TGF-β1的表达与人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相关.

    作者:张冠华;牟永告;张湘衡;蒋小兵;陈忠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前列腺凋亡反应蛋白-4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精神疾病中的作用

    前列腺凋亡反应蛋白-4(Par-4),由Sells等从前列腺癌细胞中分离出来[1].人类par-4基因位于染色体12q21上,蛋白质分子量约为38KDa.含442个氨基酸残基.有三个重要的功能区:羧基末端的亮氨酸拉链区(LZ),及氨基末端的核定位序列(NLS)NLS1和NLS2.

    作者:彭素芳;朱熊兆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索影响大学生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的因素,为制定适合大学生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横断面研究方法,应用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调查5400名大学生,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影响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水平的主要因素有气质、院校性质、与不同人群居住、出生地域、性别、自感健康、自感成绩、是否学过健康教育方面课程、年级、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对健康生活方式总分及各维度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3202,0.4173,0.2104,0.2247,0.1936,0.0922,0.2013,0.2181,0.162.结论 学校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激发不同学生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的兴趣,促使大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作者:王冬;吴娴波;陈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抽动症儿童在绘人测验上的反应特征研究

    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神经精神障碍疾病,大多由应激或压力引发,亦不排除遗传或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有关[1].目前国内有关抽动障碍的研究较少,且多局限于量表的流行病学调查[2-6],缺乏使用其他工具探讨抽动症儿童自我认知、情绪特征等的研究.

    作者:徐桂凤;静进;麦坚凝;黄赛君;杨文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噻萘普汀与碳酸锂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pCREB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噻萘普汀与碳酸锂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排列法分为抑郁模型组、噻萘普汀组、碳酸锂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噻萘普汀组和碳酸锂组给予21 d的应激刺激,此期间对照组正常饲养,刺激期间噻萘普汀组每天灌胃噻萘普汀(50mg/kg),碳酸锂组每天灌胄碳酸锂(60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每天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行为学检测应用open-field法和液体消耗实验.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Pcreb的表达情况.结果 应激后模型组水平穿越格数[(23.2±23.0)格]、竖立次数[(8.1±7.2)次]、修饰次数[(3.6±3.5)次]、糖水消耗百分比[(55.4±11.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6.0±18.9)格、(20.3±11.3)次、(8.4±2.7)次、(68.5±8.2)%;均P<0.01].应激后噻萘普汀组水平穿越格数[(28.1±23.0)格]、竖立次数[(12.1±9.4)次]和修饰次数[(5.5±3.2)次]低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差异无显著性;糖水消耗百分比[(62.7±10.6)%]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但高于模型组(P<0.05).应激后碳酸锂组水平穿越格数和糖水消耗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竖立次数和修饰次数低于对照组(P<0.01),各项数值均高于模型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中,模型组大鼠海马Pcreb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噻萘普汀组大鼠海马Pcreb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碳酸锂组大鼠海马Pcreb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噻萘普汀可以逆转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Pcreb表达的降低;碳酸锂可以部分逆转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Pcreb表达的降低.

    作者:吴枫;汤艳清;孔令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本科护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本科护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状况及三者问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调查量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506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情感承诺、理想承诺、规范承诺、继续承诺、总承诺得分分别是(28.229±5.327)分、(20.348±4.507)分、(19.405±3.730)分、(18.148±2.954)分、(86.130±13.421)分;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总倦怠得分分别是(21.733±5.338)分、(18.459±3.918)分、(17.083 ± 3.596)分、(57.275±9.766)分;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总效能感得分分别是(35.765±5.835)分、(35.247±4.840)分、(71.012±9.659)分;专业承诺中的情感承诺、理想承诺、规范承诺与学习倦怠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继续承诺与成就感低呈显著负相关,专业承诺各维度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与学习倦怠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本科护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有密切关系,专业承诺、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学习倦怠程度越低.

    作者:赵莉;沈军;谭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海马NF-κB及TNF-α表达水平的变化

    目的 观察慢性坐骨神经挤压性损伤(CCI)模型大鼠海马核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76只,随机分为手术组(CCI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n=38),于CCI术前1天,术后1,4,7,14,21,28d各时间点测定机械痛阈及热痛阈后立即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NF-κB及TNF-α mRNA含量的变化,并与术后第7天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测定两种因子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CCI组大鼠手术侧机械痛阈及热痛阈明显降低.TNF-α及NF-κBmRNA表达水平于CCI术后1d和4 d开始增加,为术前的(2.079±0.104)倍,(1.640±0.064)倍,7 d达到高峰,为术前的(2.748±0.147)倍,(2.010 ± 0.096)倍,随后TNF-αmRNA表达水平迅速下降,而NF-κB mRNA于CCI后28 d仍为术前的(1.439±0.121)倍,维持于较高水平(P<0.05).术后第7天免疫荧光结果显示NF-κB及TNF-α在海马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CCI致大鼠海马上调NF-κB及TNF-α的表达,可能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控过程.

    作者:于灵芝;谭海波;孙涛;傅志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对海马神经细胞H19-7增殖和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对海马神经细胞的活性和增殖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H19-7/IGF-IR神经细胞在无酚红无血清DMEM培养液中培养72h后,分别加入一定浓度的染料木素、大豆黄素和雌二醇,用MTT和BrdU法分别检测细胞的活性和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细胞周期,ELISA和RT-PCR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 处理细胞72h后,与对照组相比,20nM、200 Nm雌激素组H19-7细胞增殖分别提高了33%、36%;20 Nm、200 Nm染料木素组H19-7细胞增殖分别提高了15%、13%;200nM大豆黄素组H19-7细胞增殖分别提高了11%,差异有显著性(P<0.05).200nM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的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17.64±0.43)%,(19.48±1.01)%]显著高于对照组(14.21 ± 1.7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显著增加海马神经细胞成熟型BDNF水平及其Mrna的表达(P<0.05).酪氨酸激酶受体阻断剂K252a能阻断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的促海马神经细胞增殖作用.结论 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改善海马神经细胞的增殖和活性能力,其作用与促进海马细胞BDNF的表达有关.

    作者:潘妹霞;YEUNG Victor;韩宏裕;耿庆山;许若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大鼠主动回避行为与脑电图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对大鼠认知功能和脑电生理活动的影响是否存在相关性及可能的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10).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模型组大鼠,用主动回避行为实验检测两组大鼠脑功能,用脑电图检测大鼠脑电活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主动回避行为测试的学习阶段学会躲避电击前的失败率明显减少[(42±36)%,982±30)%,P<0.05],且脑电图频谱分析显示δ波(0.5~3Hz)的功率值增加[(47.09±22.86)μv2,(22.55±11.57) μv3,P<0.05].模型组大鼠的主动回避行为学习阶段学会前的失败率与脑电δ波功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17,P<0.05);结论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导致大鼠的主动回避行为增强,同时脑电图δ波的功率值增加,脑认知功能与脑电活动之间存在正相关.

    作者:朱庆春;黄宏平;王峰;王邦安;张环环;汪萌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前牙修复后患者满意度与述情障碍的关系

    目的 在控制前牙美学修复效果良好的前提下,通过分析牙科修复患者述情障碍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临床医生正确理解述情障碍的患者在修复后的满意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单颗前牙全瓷修复并且达到美学评价优良标准的患者211名.进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和直观模拟评价修复体满意度量表(VAS)的调查.通过卡方检验、相关分析和一般线性模型分析述情障碍总分和其3个因子(因子1:缺乏识别情感的能力;因子2:缺乏描述情感的能力;因子3:外向性思维)的评分与满意度的关系.结果 85.3%的患者对修复体比较满意(VAS≥80);述情障碍发生率(TAS总分≥61)为7.1%.其中修复后满意度和述情障碍在性别上差异无显著性(P>0.001);年龄与述情障碍总分呈正相关(r=0.629),与满意度呈负相关(r=-0.429).根据VAS评分将修复后患者满意度分为高、低两类,TAS总分、因子1和因子2在满意度高低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控制年龄效应下述情障碍总分与满意度呈负相关(r=-0.68).结论 患者的述情障碍程度影响修复后前牙的满意程度.

    作者:石慧;孙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的反应抑制能力研究

    目的 考察对立违抗性障碍症状儿童的反应抑制能力.方法 被试为54名小学生,对立违抗性障碍症状组儿童和正常儿童各27名.试验采用停止信号任务、反应/不反应任务和西蒙任务.结果 对立违抗性障碍症状组儿童的停止信号延迟时间(SOA)、Go试验的平均反应时[分别为(260.27±69.12)ms,(554.31±55.81)ms],短于对照组[分别为(301.78±61.05)ms,(292.89±45.41)ms],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被试在反应/不反应任务和西蒙任务的表现,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 对立违抗性障碍症状组儿童的优势反应抑制能力较差,是其特征行为具有冲动性的内在加工机制.

    作者:肖力玮;周治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农民工子女中学生自我意识与个性特征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农民工子女中学生与本地中学生自我意识与个性特征的差异.方法 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与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定在津农民工子女中学生(n=206)和天津本地中学生(n=166)的自我意识与个性特征.结果 1.对自我意识的评定:除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和躯体外貌分量表外,农民工子女中学生焦虑[(9.1±2.6)分]、合群[(7.8±2.0)分]、幸福与满足[(7.5±1.8)分]3个分量表及总分[(55.7±10.1)分]均低于本地中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0.01).女生比较结果与总体比较结果一致;从男生比较来看,农民工子女中学生焦虑[(9.4±2.4)分]、幸福与满足[(7.5±1.9)分]2个分量表及总分[(55.8±9.9)分]低于本地中学生(P<0.05或P<0.01),而合群及其他分量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个性特征方面,从总体和男、女生分别比较来看,除掩饰维度外,其余3个维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农民工子女的自我意识水平明显低于本地学生,个性多偏内向、神经质和精神质,建议根据其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进行干预.

    作者:孙凌;王建玲;张嫦;雷彤;李宁宁;毛富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全国常模的制定及相关研究

    目的 研制我国护士工作应激常模.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地域共21家医院的3091名护士,对其进行工作应激的测试.结果 ①制定了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粗分全量表及各因素的总体常模.②分别制定了不同地理区域、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婚姻状态、不同职称、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不同工作性质护士工作应激源原始粗分常模.结论 制定的常模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基本能反映我国护士的工作应激现状.

    作者:张静平;姚树桥;张侠;唐莹;李小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