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临床应用分析

张素姣

关键词:白内障, 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 临床应用
摘要:目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临床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法,但是超声乳化由于需要的设备价格昂贵,手术费用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手术技术要求高,硬核的处理[1]等问题,大大限制临床广泛使用.为了探讨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维生素K1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45例分析

    目的 了解维生素K1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有关数据库,下载原始病例报告,然后对这些病例报告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 维生素K1注射液所致的过敏性休克45例,涉及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3个给药途径,其中以静脉滴注给药,60岁以下的成年人多见,30min以内发生者较多,有6例是重复用药发生的过敏性休克.1例死亡.结论 建议临床医务人员尽量使用肌内注射给药途径,重视与维生素K1注射液有关的不良反应.

    作者:杨国辉;雷招宝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奥美拉唑在应激性溃疡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在应激性溃疡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38例应激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治疗溃疡及其出血,观察组则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均以7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用于应激性溃疡的治疗,其效果较为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邓旭康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应用体会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Merrill等发现肾脏能产生一种迅速升压的物质,将之命名为血管紧张素;1957年Schwyxer人工合成AngⅠ及AngⅡ.在心脏和大血管中约80%的AngⅡ是通过胃促胰酶产生的.

    作者:侯立志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癌症患者疲乏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癌性疲乏(CRF)是与癌症和癌症治疗有关的一个高发生率结果事件,是癌症患者中一种极普通的常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随着癌症发病率的升高,癌症晚期患者数目不断增多,而癌症晚期患者大多是经历了临床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后,身体状况日益衰退,癌性疲乏成为癌症晚期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

    作者:陈璐;康琳;朱红卫;刘志敏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抗酵母样真菌药物耐药分析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应用抗生素治疗.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很多传染病的病死率有了大幅度下降,以往无法挽救的疾病预后亦有改观.但在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过程中,由于选药不当和使用方法不合理造成病原微生物耐药菌株的增多,使许多抗生素失效,给人类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

    作者:张东;吕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氟哌啶、甲氧氯普胺和东莨菪碱硬膜外注射预防术后吗啡并发症体会

    恶心呕吐和尿潴留是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常见的不良反应,本文将氟哌啶、甲氧氯普胺和东莨菪碱,分别与吗啡混合后注入硬膜外腔进行术后镇痛,观察3种药物对镇痛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和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肖加旺;徐兴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的护理体会

    慢性肺心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急性发病时,如不及时抢救或护理不当,可增加病死率.在护理上有以下体会.1 及时解决缺氧问题随时观察病情,及时解决缺氧问题,根据医嘱采取不同的流量吸氧,一般用鼻导管低流量间断吸氧.危重患者采取低流量持续吸氧,给氧前测定氧流量.

    作者:张书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3种止血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创面采用单极电凝、双极电凝和缝合3种止血方法对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有手术适应证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90例,对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创面采用单极电凝,双极电凝和缝合3种止血方法.单极电凝组(A组)30例,双极电凝组(B组)30例,缝合组(C组)30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第2次月经)及6个月分别抽血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阴道超声探测窦状卵泡数(Fo)以判断卵巢储备功能.结果 3组病例在术后1月及6个月均出现E2下降及FSH、LH增高,阴道超声探测Fo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2组电凝止血组分别与镜下缝合组术后6个月E2、FSH、LH、阴道超声探测Fo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极电凝组术后6个月的E2、FSH、LH、阴道超声探测Fo较单极电凝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单极电凝止血较双极电凝止血及缝合止血易造成卵巢储备功能降低,而这2种电凝止血方法均较缝合止血方法加重对卵巢功能的损伤.

    作者:王丽娜;段丽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衡水市2001~2005年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

    目的 调查衡水市2001~2005年孕产妇死亡率及其原因.方法 参照<河北省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对全市5年孕产妇的死亡率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调查.结果 全市活产数为170 355例,死亡49例,死亡率28.76/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城市死亡率下降较快,但农村呈上升趋势.死亡原因以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为主.结论 在加强产科建设的同时,需注重对全全市产科人员有机急救能力的培训,强化医疗保健机构的协作.

    作者:支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手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38例的体会

    股骨干骨折在儿童骨折中较常见,以往多采用牵引、小夹板外固定等保守治疗,近年来随着创伤外科的发展及骨折治疗观念的更新,手术治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自1998年以来,笔者共收治儿童股骨干骨折38例,分别采用髓内针、钢板螺钉及多枚螺钉3种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陆征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转移癌1例

    患者,男,42岁,因腰部双髋关节疼痛,6周前曾在当地卫生院服中药、抗感染治疗无好转,于2008年4月4日入我院骨外科.入院查体:体温36.3℃,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80mm Hg(1mm Hg=0.133kPa),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表情痛苦,自动体位,检查欠合作,其心律整齐,无杂音,肺部呼吸音无异常,有慢性咳嗽,肝、脾、肾脏无异常,腰椎脊突有轻度压痛,腰椎及双髋关节区活动明显受限,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作者:李红橙;胡如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长期卧床患者的心理疏导

    长期卧床的患者多见于脑梗死后遗症、重症肌无力、中枢神经损伤、晚期癌症等患者,由于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从而导致患者产生自卑抑郁、悲观厌世等多方面心理不良反应.对于这些患者,应该给予良好的护理和及时的心理干预疏导,让患者建立一个积极而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的配合治疗和面对今后的人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及其家庭的痛苦,也顺应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作者:王静;王彤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乳头状瘤的疗效分析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鼻腔外侧壁、上颌窦及筛窦,具有局部侵袭性及复发和恶变的特点,彻底手术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是降低肿瘤复发率的关键.传统治疗采取鼻侧切开术或经鼻内进路切除肿瘤,鼻内镜手术是一种具有手术创伤小,肿瘤范围清楚,切除彻底的微创手术方式.

    作者:何福春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早期妊娠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对于10周以上的妊娠,单纯的人工流产难以吸出妊娠组织,必须在充分扩张宫颈后行钳刮术,而遇上宫颈坚韧、瘢痕或糜烂时则损伤较大,宫颈裂伤、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明显高于早孕吸宫术,在过去采用宫颈上导尿管,水囊引产则增加感染的机会.

    作者:孙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有关提高护理教育质量的思考

    护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需要护生有较强的理论和很强的护理实践能力,要保证护生在踏上临床前,有较好的理论和操作能力,同时保证学校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教学必须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采用较灵活、较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及客观评价方法.

    作者:须蒙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VA)的疗效.方法 将62例冠心病伴V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对照组单用胺碘酮.使用ESVEM标准评定2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前后心电图PR间期、QRS时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VA患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晓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脂肪肝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我市城镇成年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同时对脂肪肝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探求防治措施.方法 通过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检测血脂、血糖、血尿酸、肝功能、肝脏B型超声等,收集2007~2008年来我科健康普查3 000例成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医学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 我市城镇成年人群脂肪肝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脂肪肝患者中肝功能异常率为20%,饮酒、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血压病均为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其中脂肪肝各危险因素按危险风险大小顺序排列如下:饮酒>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血压.结论 我市城镇成年人群近2年来脂肪肝患病呈上升趋势,并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有呈年轻化的趋势.

    作者:刘亚丽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护士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角色功能

    药物在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护士是给药的直接执行者[1].在临床合理用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探讨和分析其所扮演的角色,有利于强化护士在药物治疗中的角色功能,从而为进一步做好临床药疗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计惠民;李娜;孙富国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碘伏换药治疗糖尿病足临床护理观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足部病变是指大、中、小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发生肢体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坏疽或感染的一种病变,是慢性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杨帆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巧用小儿肢体静脉输液

    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对患儿高度负责的态度,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对小儿穿刺成功的前提,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的解剖特点并根据血管特点,因人而异选择合适的针头,灵活掌握不同的静脉穿刺技巧,是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王淑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