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房工作的现状及思考

叶志莉

关键词:药房管理, 药学服务, 药师
摘要: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药房作为医院的药品经营单位,在医院的经济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药房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药品的疗效与医院的形象.同时,对门诊用药状况的调查表明,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及时发现并解决我院药房存在的问题非常关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水平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全天不同时间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 检测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三餐前30min、餐后2h及晚上睡前共7次血糖水平,并计算平均血糖水平(MBG),同时测定HbA1C.直线回归相关分析总体及各组HbA1C与MBG、全天7次血糖及餐后血糖漂移幅度(PPGE)的相关性.结果 MBG非空腹与HbA1C呈显著正相关(P<0.01) ;HbA1C与全天7次血糖水平除空腹外,其余时间点以及时间段血糖与HbA1C均呈正相关,其中中餐前、MBG餐前、MBG餐后、MBG5 、MBG非空腹、及MBG7与HbA1C均显著正相关,且随着血糖监测次数增加,平均血糖与HbA1C的相关性越密切.结论 T2DM患者HbA1C与MBG非空腹水平的关系密切,而日内血糖的漂移变化主要归因于餐后及夜间血糖的漂移,尤其早餐后2h和中餐前血糖的检测.因此,T2DM的血糖监测及干预治疗应针对全天血糖谱.早餐后2h和中餐前血糖及睡前血糖在预测血糖控制方面优于其他时间点的血糖,在评价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时,可作为HbA1C的一个补充指标.

    作者:杨孟雪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糖尿病患儿的预防及保健

    随着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增加,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儿童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10%~15%,国际糖尿病联盟预计未来15年内,全球儿童2型糖尿病发病增长将超过50%.并且其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儿童糖尿病多见于肥胖或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少年儿童.

    作者:刘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巧用小儿肢体静脉输液

    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对患儿高度负责的态度,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对小儿穿刺成功的前提,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的解剖特点并根据血管特点,因人而异选择合适的针头,灵活掌握不同的静脉穿刺技巧,是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王淑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颈动脉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颈动脉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与高血压、低高密度脂蛋白、高三酰甘油及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寻找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76例脑梗死住院患者经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大小、特征;并对其中32例不稳定斑块患者查相关的血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血糖、血压等临床资料,分析颈动脉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与相关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 76例脑缺血住院患者中超声检出不稳定斑块32例.32例中高血压29例,高密度脂蛋白降低14例,三酰甘油增高9例,糖尿病8例.32例中23例有硬斑及不稳定斑块形成,9例单纯有不稳定斑块形成.结论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以斑块居多,其中不稳定斑块为重要的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及高三酰甘油是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病在斑块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陆继强;吕静云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刺五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患者,男,58岁.因反复发作胸闷3个月,发作2h伴心前区阵发性疼痛,于2009年1月25日急诊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胆囊炎病史8年,有阿司匹林过敏史.体检:血压159/95mm Hg(1mm Hg=0.133kPa),心率89次/min.律齐,无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肌缺血.临床诊断:心绞痛.

    作者:寻玉君;单鹏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3种止血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创面采用单极电凝、双极电凝和缝合3种止血方法对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有手术适应证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90例,对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创面采用单极电凝,双极电凝和缝合3种止血方法.单极电凝组(A组)30例,双极电凝组(B组)30例,缝合组(C组)30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第2次月经)及6个月分别抽血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阴道超声探测窦状卵泡数(Fo)以判断卵巢储备功能.结果 3组病例在术后1月及6个月均出现E2下降及FSH、LH增高,阴道超声探测Fo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2组电凝止血组分别与镜下缝合组术后6个月E2、FSH、LH、阴道超声探测Fo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极电凝组术后6个月的E2、FSH、LH、阴道超声探测Fo较单极电凝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单极电凝止血较双极电凝止血及缝合止血易造成卵巢储备功能降低,而这2种电凝止血方法均较缝合止血方法加重对卵巢功能的损伤.

    作者:王丽娜;段丽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经皮气管切开在ICU中的应用及护理

    经皮气管切开术(PDT)是近年来才开始的新的气管切开方法.我科自2006年1月-2008年1月间对20例患者采用了经皮气管切开方法,由于其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作者:曹金凤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颅脑外伤致脑积水15例临床分析

    脑外伤后脑积水是颅脑外伤、特别是严重颅脑外伤后常见的继发性病变,它是影响脑外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颅脑创伤后常见的并发症,并且也是使病情加重、病残和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现将2005年10月-2009年4月收治的颅脑外伤致脑积水患者15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陈少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1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2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2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等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UA疗效好、且安全可靠.

    作者:王桂荣;程艳杰;尹丽萍;郭明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应用体会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Merrill等发现肾脏能产生一种迅速升压的物质,将之命名为血管紧张素;1957年Schwyxer人工合成AngⅠ及AngⅡ.在心脏和大血管中约80%的AngⅡ是通过胃促胰酶产生的.

    作者:侯立志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乳头状瘤的疗效分析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鼻腔外侧壁、上颌窦及筛窦,具有局部侵袭性及复发和恶变的特点,彻底手术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是降低肿瘤复发率的关键.传统治疗采取鼻侧切开术或经鼻内进路切除肿瘤,鼻内镜手术是一种具有手术创伤小,肿瘤范围清楚,切除彻底的微创手术方式.

    作者:何福春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囊黏膜病变分析

    目的 探讨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胆石形成的关系.方法 对56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血清及胆汁Hp IgG阳性的26 例手术切除胆囊标本,采用Giemsa 染色及特殊H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观察.结果 26例血清及胆汁Hp IgG 阳性胆囊黏膜标本中Giemas 检出19例(73.08%),7 例为阴性;Hp免疫酶标记5例为阳性(19.23%),21 例为阴性.Giemsa染包阳性率高于Hp免疫酶标记阳性率(P<0.05).Giemsa 染色阳性切片中,在黏膜表面上皮、腺体上皮表面及腺腔的黏液中,可发现染成蓝色细菌.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切片中,在同样部位发现呈阳性反应的着棕黄色菌体.细菌球形菌多呈现于杆状菌.结论 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石形成过程中Hp感染起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

    我院近几年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10例,能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现就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手术前后护理的相关问题总结如下.

    作者:朱月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9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中医辨证施治结合匹维溴胺治疗,疗程1个月;对照组给予匹维溴胺50mg,每天3次,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33例(73.3%),有效8例(17.8%),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显效25例(55.6%),有效9例(20.0%),总有效率80.0%.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结合匹维溴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颜廷彦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是一种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的胰腺肿瘤.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本文对我院9例SPT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卢冰;薛焕洲;李德宇;张晓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支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支原体是一群无细胞壁的真细菌,是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小的原核细胞微生物,支原体呈高度多型性,且能通过滤菌器.属于缺壁菌门,柔膜体纲,有6个属,其中支原体属和脲原体属与人体有关;目前人类能检测到的支原体有15种,对人致病的主要有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道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1].

    作者:陈永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哺乳期乳头皲裂和凹陷的处理

    母乳是婴儿天然的食物,是人类生命早期的佳营养食物和天然免疫制剂,尤其是初乳,含有乳清蛋白较多,约占蛋白质总量的2/3,并含有较多的脂肪酸,易于婴儿的消化吸收.因此哺乳早期能使婴儿充分吸到母乳是很重要的.其中乳头凹陷和皲裂直接影响婴儿对母乳的获取,并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率.通过临床实践,本文总结了一些处理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林春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抗酵母样真菌药物耐药分析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应用抗生素治疗.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很多传染病的病死率有了大幅度下降,以往无法挽救的疾病预后亦有改观.但在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过程中,由于选药不当和使用方法不合理造成病原微生物耐药菌株的增多,使许多抗生素失效,给人类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

    作者:张东;吕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

    髋臼骨折为常见的严重创伤,随着高速、高能量致伤因素的增多,其发生率日渐增高.髋臼骨折多累及关节面,移位形式复杂、合并伤多,髋臼部位解剖深而且特殊,故治疗难度大.对移位的髋臼骨折保守治疗无法恢复股骨头与髋臼的匹配关系,终发展成骨关节炎,疗效不佳.

    作者:曾宜贵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长期卧床患者的心理疏导

    长期卧床的患者多见于脑梗死后遗症、重症肌无力、中枢神经损伤、晚期癌症等患者,由于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从而导致患者产生自卑抑郁、悲观厌世等多方面心理不良反应.对于这些患者,应该给予良好的护理和及时的心理干预疏导,让患者建立一个积极而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的配合治疗和面对今后的人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及其家庭的痛苦,也顺应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作者:王静;王彤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