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荣;程艳杰;尹丽萍;郭明霞
医院药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药学分支学科,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医院药学也出现了全新的学科,如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社会药学等[1].笔者根据医院医学工作、管理现状,探讨适合医院药学工作的管理模式.
作者:周兴全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994~2008年对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病例,对其年龄、性别、过敏史、原患疾病、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结果 在检索时间内国内公开报道的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病例118例,死亡病例3例.男性占54.24%,女性占45.76%,13.46%患者有过敏史;发生过敏性休克42例(35.59%)泌尿系统不良反应29例(24.58%);克林霉素的使用以静脉给药为主(96.60%).结论 使用克林霉素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原患疾病,控制好药物的用量、滴注速度,并做好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准备.
作者:何玉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射频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方法 138例消化道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射频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显效134例(97.1%),有效4例(2.9%).138例患者中3例治疗2次,1例治疗3次,其余病例全部1次治疗成功.无1例穿孔及大出血,随访4周,残留溃疡均为S2期.结论 内镜下射频治疗消化道息肉安全、可靠、费用低、恢复快,适宜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宋福生;冯永军;王开民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母乳是婴儿天然的食物,是人类生命早期的佳营养食物和天然免疫制剂,尤其是初乳,含有乳清蛋白较多,约占蛋白质总量的2/3,并含有较多的脂肪酸,易于婴儿的消化吸收.因此哺乳早期能使婴儿充分吸到母乳是很重要的.其中乳头凹陷和皲裂直接影响婴儿对母乳的获取,并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率.通过临床实践,本文总结了一些处理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林春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维生素K1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有关数据库,下载原始病例报告,然后对这些病例报告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 维生素K1注射液所致的过敏性休克45例,涉及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3个给药途径,其中以静脉滴注给药,60岁以下的成年人多见,30min以内发生者较多,有6例是重复用药发生的过敏性休克.1例死亡.结论 建议临床医务人员尽量使用肌内注射给药途径,重视与维生素K1注射液有关的不良反应.
作者:杨国辉;雷招宝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72例复治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以左氧氟沙星为主,另根据药敏试验选用3种以上敏感药物或以前未用过的抗结核药物.对照组不用左氧氟沙星,其他药物同治疗组.观察2组患者痰菌阴转情况及病灶吸收情况,观察空洞缩小及闭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6%高于对照组的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阴转率为86.1%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在复治结核病患者治疗中,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是治疗复治性肺结核较为有效的药物.
作者:漆忠国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护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需要护生有较强的理论和很强的护理实践能力,要保证护生在踏上临床前,有较好的理论和操作能力,同时保证学校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教学必须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采用较灵活、较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及客观评价方法.
作者:须蒙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胃肠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但术后极易复发或转移,术后如何进一步治疗是目前的难点[1,2].伊马替尼(Imatinib)的商品名是格列卫(Gleevec),是对GIST有效的分子靶向药物,为术后复发、转移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侯晓茹;付泽娴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历来对餐饮食品的卫生安全非常重视,并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食品安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但这些管理方法的特点是重于事前或事后的监督检查,以及对发生问题后的处理,而忽略了对食品整个生产加工过程的监督控制,因而有关食品卫生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作者:张卫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硫普罗宁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给予硫普罗宁、复方丹参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给予强力宁、复方丹参等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观察2组效果.结果 2组均有良好的改善肝功能及退黄作用,但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普罗宁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慢性肝炎疗效肯定.
作者:汤先团;姚慧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病毒变异株蛋白(YMDD)变异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32例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的YMDD变异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2组均给予护肝降酶等治疗,观察组在使用拉米夫定片治疗的同时,全程联合阿德福韦酯.对照组先使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12周后单用阿德福韦酯.疗程均在48周以上,观察2组肝功能和Child-Pugh评分.结果 治疗48周时显示,观察组丙氨做氨基转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Child-Pugh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ALT、TBiL、Child-Pugh评分也显著改善(P<0.05),但AST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LT、AST和Child-Pugh评分等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阿德福韦酯对YMDD变异型慢性乙型肝炎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联合拉米夫定疗效更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刘晓兰;吴南珍;宋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女性常见病,分布范围广,但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少见,多发生于中期妊娠剖宫取胎或足月剖宫产术后.因此剖宫产术后引起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关注.现对我院自1998年1月-2008年8月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余刚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股骨干骨折在儿童骨折中较常见,以往多采用牵引、小夹板外固定等保守治疗,近年来随着创伤外科的发展及骨折治疗观念的更新,手术治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自1998年以来,笔者共收治儿童股骨干骨折38例,分别采用髓内针、钢板螺钉及多枚螺钉3种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陆征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疾病防范意识不断增强,定期查体已成为健康保健的重要内容.我院自2004年成立查体中心以来,共为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完成20多万人查体工作,广得好评,现将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孙素红;马燕;陈永庆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中药饮片市场整体上呈现出供大于求的态势.而社会上的中药房又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这对三甲中医院的中药房来说,既是很大的挑战,又是良好的发展机遇. 中药房工作又是一个工种繁杂,劳动量大,技术性强的专业,既要有系统的中医中药理论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更要有苦干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
作者:相聪坤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是一种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的胰腺肿瘤.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本文对我院9例SPT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卢冰;薛焕洲;李德宇;张晓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硫酸镁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BA)的疗效.方法 85例重度B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治疗,口服茶碱缓释片0.1g,每天2次;氨茶碱0.25g+地塞米松5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1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硫酸镁用至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后1~2d停药.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7%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2例患者出现颜面潮红,降低滴速后恢复,余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可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
作者:韩健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糖尿病合并溃疡者部分创面较大,破坏深层组织,终导致截肢,致残率高,是临床经常遇到的疑难问题.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组织营养和代谢障碍,引起神经和血管病变、免疫性异常等改变,造成皮肤软组织缺损,周围组织结构及细胞功能出现异常,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临床治疗周期长,溃疡创面经久不愈,患者痛苦大.
作者:马玉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恶心呕吐和尿潴留是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常见的不良反应,本文将氟哌啶、甲氧氯普胺和东莨菪碱,分别与吗啡混合后注入硬膜外腔进行术后镇痛,观察3种药物对镇痛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和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肖加旺;徐兴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各40例.2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观察2组NYNA分级、血压改善情况(LVEP)、血压、心率及病死率.结果 2组治疗后NYHA分级、心率、血压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且卡维地洛组优于美托洛尔组(P<0.05);美托洛尔组病死率高于卡维地洛组(P<0.05).结论 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均显著改善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但卡维地洛可更有效地改善左室功能和降压效果.
作者:姜俊峰 刊期: 2009年第18期